路14:28-35(和修版)
14:28 你们哪一个要盖一座楼,不先坐下来计算费用,看能不能盖成?
14:29 免得安了地基,不能盖成,看见的人都笑话他,说:
14:30 ‘这个人开了工,却不能完工。’
14:31 或是一个王出去和别的王打仗,岂不先坐下来酌量,他能不能用一万兵去抵抗那领二万兵来攻打他的吗?
14:32 若是不能,他就趁敌人还远的时候,派使者去谈和平的条件。
14:33 这样,你们无论什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14:34 “盐本是好的;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
14:35 或用在田里,或堆在粪里,都不合适,只好丢在外面。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耶稣在谈论付上代价时,耶稣大概用了修辞技巧(rhetorical approach)去表达犹太人怎样要求外邦人去归向自己的宗教,也要这样的要求自己去追求真正的弥赛亚,不要只是一味期望别人要怎样怎样,那知自己的生命却没有一点的付出和摆上,没有付代价的信徒配不上称为上主的门徒。
今天的经文,耶稣继续就付上代价的主题,讲了两个比喻──盖房子和打仗求和的论述。
这两个比喻,骤眼看下去,是要叫人计算好自己的胜算在哪里。若果没有仔细计划好的话,那就只会惹人嘲笑,并会一尝败仗的滋味,后果不堪。
然而,我们需要知道耶稣为什么要这样说,是为了敦促那些没有认清楚代价的信徒要回头,并向自己所要迈向的目标宣告放弃吗?这说法岂非与耶稣要求门徒背上十字架跟随主的要求,互相矛盾吗?
其实,耶稣所说的这两个比喻也是运用了反讽的修辞的技巧,就好像大筵席的比喻一般,最终被邀请赴会的人,就是那些骨子里没有想过可以进入神国筵席的一群人。换句话说,靠这一群人去建房子,是没有可能建成的,他们若是能建好地基,已经可说是神迹了。所以,他们身边的人只会嘲笑、戏弄他们,说他们没有可能做得到什么事情来,更何况是建起一座楼!
其实在大筵席的比喻中,那些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人,岂非没有盼望自己也可以入席?最终,不是因着别的什么,只是家主的恩典、怜悯,他们就进入了丰盛的筵席中。可见在上主的救恩历史中,人的没把握才是救恩展开的起始点,也是上主工作的彰显。挪亚兴建方舟,岂非给人冷嘲热讽了多年吗?结果却是神救恩的彰显。
同一道理,在打仗的比喻中,我们好容易会放弃和敌人对垒:明明只有一万人,怎么可能打得赢二万人的军队呢?但是,根据旧约圣经所记载的战争,一场仗的得胜,从来都不是因为兵多、装备多,乃是在乎耶和华的介入和保守。进入迦南地的各战争、士师记内所录得的每一场胜仗,都是以少胜多。这就证明,原来跟随主、背十字架就是这样的经历和体会。明知是没有出路的,明知是无可能的,我们得胜的主却要在沙漠中开江河,在旷野中辟道路;我们的主耶稣被人钉在十字架上,众门徒岂非是以为打输了、投资失误了吗?
思想:
“盐失去了味”,就是那些没有坚持召命的生命。明明只需单纯地求主的恩典,就能为主作该作的事。但是,若遇到什么难处就想放下召命、忘却自己的身分,以为会“输了”、“建不起来了”,急急跑去乞求别王(撒但?)的议和。这种盐“或用在田里,或堆在粪里,都不合适,只好丢在外面”。
我们期望可保存剩下的,到底是什么?这些真的是重要吗?
良友电台、建道神学院合作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