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读经:诗篇126:4-6(和修本)
126:4 耶和华啊,求你使我们这些被掳的人归回,好像尼革夫的河水复流。
126:5 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
126:6 那带种流泪出去的,必欢呼地带禾捆回来!

信息
诗篇126:4-6中的动词是未来式的,因此估计,当时的以色列大致处于一个确定能够回归,但是还未能够正式回归,或者正在陆续回归的状态。在第4节,《和合本修订版》的注释指出“尼革夫”是音译,它的意思是“旷野干旱的地方”,是指“南方之地”。《吕振中译本》把这句话翻译为“像南地的溪河复流一样”。在当地,南方有干旱的旷野,但是雨季会注满雨水,甚至像河水泛滥一般。诗人借着这个生动的描述,来形容他期盼着以色列人踊跃地回归的情况。

另外,不知大家会不会否感到奇怪,如果第4-6节是有关未来的状态,“流泪”似乎并不是最恰当的描述;被掳为奴时流泪是合情合理的,为什么回归后也要流泪呢?事实上,以色列人的回归一点都不容易,当我们翻开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可以看到回归的过程中充满挑战,起初,是连城墙都没有、而且被外族侵扰和诬蔑、重建工程也一度停工、还有,回归初期也不容易找到工作养家糊口。尼希米记第11章记载,百姓要以抽签的方法来决定谁先住进耶路撒冷,一方面反映了民生生活有待重整,一时之间并不能够让那么多人回流,另一方面,也多少反映了,他们并不像南地复流那么踊跃参与。

但是“带着流泪出去的,必欢呼地带禾捆回来”,以色列既然已经“如梦初醒”,重新肯定耶和华是他们的上帝,只要凭着信心,踏出艰辛、流泪的第一步,日后必定能够再次经历上帝里的丰富和满足。

思考与实践
1. 今天,“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常常用来描述传福音的心情和努力,但是抚心自问,我真的曾经为福音和跨文化宣教工作流泪和付出吗?求神帮助我们,为了回应上帝的信实和恩典,进一步为祂的工作付上更多的代价。

金句:诗篇126:5(和修本)
“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