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希伯来书11:29-31,12:1-2(和修版)
11:29 因着信,他们过红海如行干地;埃及人试着要过去就被淹没了。
11:30 因着信,以色列人围绕耶利哥城七日,城墙就倒塌了。
11:31 因着信,妓女喇合曾友善地接待探子,就没有跟那些不顺从的人一同灭亡。
12:1 所以,既然我们有这许多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绕着我们,就该卸下各样重担和紧紧缠累的罪,以坚忍的心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
12:2 仰望我们信心的创始成终者耶稣,他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如今已坐在神宝座的右边。
信息
今天经课编排由11:29节开始,而11:30-31也是与约书亚有关的事件,但是与之前的经文比较,整章11章并未有出现约书亚。理论上,如果跟随之前的结构,经文应该是“因着信,约书亚……”,但是现在的表达似乎指“有信心的”是以色列人和喇合,那为什么没有提到约书亚呢?
事实上,约书亚在领以色列人进迦南的过程中,也有信心不足的时候,例如,在约书亚记2章,他曾经派探子窥探耶利哥城,比较民数记13:1-2,那里表明摩西派人窥探迦南地是因为神的吩咐,但是我们看到约书亚的这个行动并不是耶和华吩咐的。按照约书亚记的记载,两个探子什么也没有做,反而差点害死喇合一家。后来以色列人攻占耶利哥城,根据约书亚记6章和希伯来书11:30的记载,以色列只是需要围绕耶利哥城七日,与窥探耶利哥的行动完全没有关系。
其实中文圣经的翻译有两个要留意的地方。“因着信”的表达,在整卷希伯来书11章里面是没有“因着”这个字词的,例如:“信!亚伯拉罕被考验的时候把以撒献上……”会更加准确,但加上“因着”,文理上会比较清晰,也可以说是无可厚非。
然而,按着这个模式,11:30就变得很古怪,原文的意思与《吕振中译本》的翻译更为接近:“因着信,耶利哥的墙被围了七天,城就陷了”,当中并没有提及以色列人,那么,有信心的是城墙吗?这个情况其实在11:29也有出现,“因着信,他们过红海如行干地……”,这句话的原文是没有“他们”的,只是说“因着信,过红海如行干地……”
如果把“因着”也删去,可以这样翻译:“信!过红海如行干地……”,“信……城墙……就陷了”。整段经文“信”的重点,并不是谁有信心,而是“信心”本身,因为所信的对象是上帝。不论谁“信”,甚至像约书亚那样信心不足,对信实的上帝要做的事情也没有影响,上帝依然会按着自己心意成就祂要成就的事。
“信!”历史中很多人对未知的事、未见的神有把握,希伯来书12:1说,这些见证人多得有如云彩围着我们。如果单单靠我们的“信”,其实并不可靠,12:2说,真正可靠的是仰望我们信心的“创始成终者”耶稣基督,这就是11章“信心”与“盼望”的论题的总结。
思考与实践
1. 为什么希伯来书11章在回顾与约书亚有关的历史事件的时候,并没有提及他的名字呢?
2. “如果靠我们的“信”,并不可靠,真正可靠的是仰望我们信心的“创始成终者”耶稣基督。这给我们哪方面的提醒呢?请为着正在面对的某个挑战,学习完全仰望和交托上帝。
3. 如果“仰望上帝”就足够了,那么,是否代表我们完全没有责任呢?“信就是对所盼望之事有把握,对未见之事有确据”对我又有什么启迪呢?
金句:希伯来书12:2(和修版)
“仰望我们信心的创始成终者耶稣,他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如今已坐在神宝座的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