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所说的希律王,是亚基帕一世,他是大希律的孙子,也是将施洗约翰斩首的希律安提帕的侄子。大希律死后,希律家所管辖的地区已经大大削减,但是到了亚基帕一世在任期间,他又从罗马政府手中取回原来的管辖区。到了主后41年,亚基帕一世所得到的土地,比起大希律时代更多。
在政策上,亚基帕一世一方面保持对罗马政府的效忠,另一方面则十分尊重犹太教,并遵守传统犹太教的教训和律法上的规条,所以深得犹太人的敬重。根据徒12章的记载,亚基帕为了讨好犹太人的领袖,热心地迫害初成形的基督教会。使徒雅各被杀,很可能是亚基帕纵容公会的结果,这件事应验了主耶稣的预言(参可10:39)。
希律亚基帕杀害雅各除了打击教会之外,也可以开始捉拿彼得,并且把他下在监里。他做这些事都是为了讨好犹太人。
12:3交待正确时间是“那时正是除酵的日子”。按照犹太人律法,除酵节之后便是逾越节,由于这两个节日相近,所以经常被视为是一个节日。既然是节日,当然不能够立即采取行动审讯彼得。不过,他们采取了最高的戒备,以防囚犯逃走(四班士兵看守彼得,每班有四个人)。彼得被视为重犯,他被两条铁链锁着,铁链的一边锁着彼得,另一边则锁连接着狱卒的手镣,除此之外,监狱门外也有士兵看守。
12:5是整个故事的中心教训:“于是彼得被囚在监里,教会却为他切切的祷告神。”教会的祷告当然是求神释放彼得,这种祷告流露出教会对彼得深切的关怀。就在彼得被囚的那天晚上,当他正在熟睡,教会为他切切祷告的时候,有天使神奇地把他带走,天使一共向彼得发出了三个命令:
1. 第一个命令:“快快起来!”彼得那时候睡意正浓,需要天使拍他肋旁才醒过来,他睁开惺忪的睡眼站起来的那一霎那,和兵丁连接着的铁链立刻断开了。
2. 第二个命令:“束上带子,穿上鞋”。“束上带子”是指把腰带绑好。
3. 第三个命令:“披上外衣,跟着我来”。
他们一共穿过三道门才离开监狱,得到自由,他立刻想离开那里躲避一下,以免再次陷入险境。在离开之前,他前往和信徒见面(12:12-17)。
彼得抵达“称呼马可的约翰他母亲马利亚”家里。这个“称呼马可的约翰”其实是巴拿巴的表弟,后来又成为巴拿巴和保罗出外传道的同伴(参徒12:25;西4:10)。
虽然那时候已经是深夜,却仍然有很多人聚集在在房子里祷告,这是早期信徒在夜间祷告的一个例子。当时,彼得叩门,一个使女应门时认出是彼得的声音,惊喜得忘记开门,就跑进去报喜。房子里的人不信她的话,先是说她疯了,后来又认为她是遇见了天使。
这是一个奇特的说法,是指一个人的“属天形像”与肉身的外形相同。犹太人相信每一个人都有保卫的天使,并且认为保卫天使有那个人的样貌。
信徒的讨论既然没有结果,门外又不断传来叩门声,他们便一起去应门,果然是彼得站在那里,12:16用“就甚惊奇”来描写信徒的反应,这种反应是可以理解的,信徒们知道彼得在第二天要接受审讯,他们为彼得祷告,可能是求神像上次被捉的时候一样,在审讯之后就释放彼得(参第4章)。
彼得向房子里的信徒解释完他获得释放的经过之后,便连夜到别的地方躲藏去了,他临走前,吩咐在场的信徒要把这个消息传出去,并且要告诉雅各(耶稣的兄弟,后来成为耶路撒冷教会的领袖,保罗在加拉太书2:9,把这位雅各、彼得和约翰称为教会的柱石)。
12:19的下半节至12:23讲到希律亚基帕一世的死。根据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的研究,希律为了博取罗马皇帝的欢心,在该撒利亚举行竞技大赛,国家所有的贵族、官员都出席了那次的竞赛。当时,亚基帕一世穿着银光闪闪的衣服进场,奉承他的人便称他为神,说:“愿你大发慈悲,我们以往敬你为人,从此以后则尊你为神。”亚基帕一世接受了他们的奉承,接着,他抬头看见一只猫头鹰,站在一根绳子上,他认为这是不详的兆头,就在那时候,他突然身体里面开始疼痛,被别人抬进宫里,五天后,希律亚基帕一世便死了。徒12章的故事显然就是在讲同一件事。不过,路加补充了一些新的资料,就是希律和沿海城市推罗、西顿的人争执的情况(参12:20)。
当时,推罗和西顿是自由贸易港,在经济上给犹大地很多供给。经文说,这两个城市的人想借着王的内侍臣向希律求和,结果希律接受了。这件事很可能是在奉罗马皇帝召开的大典中进行,若不是的话,作者路加没有需要编造这样的情节。
此大典就是“竞技大赛”,希律在大典中被虫所咬,气绝身亡。“被虫所咬”似乎是形容暴君死亡的惯用语,最贴切的症状应该是指由盲肠炎引致的腹膜炎,由于以前的医疗不发达,这种病已可以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