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本周金句:

“亲爱的兄弟啊,不要效法恶,只要效法善。行善的属乎神;行恶的未曾见过神。”(约叁11节)

背景:

1. 本书主题
约翰三书主要探讨教会信徒接待客旅的问题,当时教会一位领袖丢特腓毁谤使徒,拒绝接待使徒的代表,甚至逼迫接待客旅的弟兄,所以老约翰就运用使徒的权柄责备他。并勉励收信者该犹继续用爱心接待做客旅的传道人。

2. 初代教会背景
a. 在教会时代初期,使徒们和自由传道人受圣灵和教会的差遣,出外巡行传道并建立新教会,又在所建立的教会中,选立长老们,以监督各地教会的牧养和治理,并在众教会间维持交通来往。
b. 不久,众教会即面临两种危机,一种是由外部而来的异端假教师(参徒20:29;约壹2:18-19;约贰7-11节),另一种是从内部窜起的野心领袖(参徒20:30;约叁9节),造成初期教会的重大问题。
c. 如果要对付外来异端假教师所造成的问题,就必须拒绝接纳他们,也就是必须对他们关闭教会的门;但如果完全关闭教会的门,又会招来另一种问题,就是会造成教会内有野心的领袖,不受节制。
d. 所以教会之门的开或关,必须拿捏得准。约翰三书就是针对约翰二书的“不接待”而有所调整,亦即只要动机纯正的信徒,应给予“接待”(但要注意的是接待他们,不一定须提供讲坛给他们)。

3. 约叁11节的主题
约叁11节约翰以底米丢的善行和美好见证与丢特腓的恶行作强烈的对比(参约壹3:4-10),并勉励该犹效法善。
a. 鼓励该犹不要效法恶,要效法善。
b. 行善的属乎神,行恶的不曾见过神。
i. “行善的”:继续不断的行善,而不单是指偶然的一些善行。
ii. “行恶的”:继续不断的行恶,而不单是指偶然的一些恶行。

思考:对比初代教会和现今内地教会的情况,有哪些相同之处?我们可以从其中学到什么功课?

不同译本之参考:

新译本:“亲爱的,不要效法恶,应该效法善。行善的属于神,作恶的没有见过神。”
吕振中译本:“亲爱的,别效法恶了,要效法善。行善的属于神;行恶的没有见过神。”
现代中文译本:“亲爱的朋友,不要学坏,要学好。谁有好行为,谁就是属神;谁作恶,谁就是没有见过神。”
当代圣经译本:“亲爱的,千万不要效法恶事,只要学习行善。要知道行善的人,才是真正属于神的,而行恶的人,根本不认识神。”

经文解释:

约叁11节使徒约翰劝勉圣徒要远离恶,效法善,而善行的榜样就是底米丢,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底米丢的善行,约翰也提出反面的例子丢特腓,究竟约翰要信徒行什么善行?远离什么恶行?

1. 词汇字义解释
“效法”模仿,跟随;指以一个人或一件事作为理想的模型,而加以模仿。
“恶”无益的,邪恶的,败坏的;指丢特腓所行的事(参10节)。
“行善”作好事,善待;指底米丢的善行见证(参12节)。
“行善的”指行善的人,这些人是继续不断的行善,而不单是指偶然间的一些善行。
“见过/看见”凝视,辨明的看,不是肉眼的看见,而是在耶稣里看见神(参约14:6)。
“未曾见过神”指不认识神(参约壹3:6);而“看见神”就是指与神有亲密的关系和团契。

2. 要效法和不要效法的
a. 约翰对该犹的鼓励──亲爱的兄弟啊
约翰刚指责丢特腓(约叁9-10节)拒绝接待的恶行后,就回到约翰三书主题,鼓励信徒要在主爱中接待客旅,他对收信者该犹展开温暖的笑容,称呼该犹为“亲爱的兄弟”,这也强调主内一家的关系。
b. 约翰强调不要效法恶,只要效法善,效法是带有命令语气的动词,在新约共出现四次(参帖后3:7、9;来13:7),这里是约翰著作中唯一使用这个字的地方,可想而知约翰对所说的事相当看重。
c. 约翰要该犹“不要效法”与“要效法”的对象,分别是“恶与善”,而恶的代表人物是底米丢,善的代表人物是丢特腓。

思考:你有想效法的爱心人士吗?他的爱心善行是怎样的?为何触动你想向他学习?

3. 恶行的代表人物──丢特腓(9-11节)
a. 当时教会情况
当时教会中有几种不同的人物,他们的言论、主张与作风,都会影响教会,这些人物乃是:使徒、游行传道人(他们称之为先知)和长老。使徒们是主耶稣圣工的承继人,所以人人对他们十分尊敬。至于先知们,因为已有真假之分,所以有些先知受人尊敬和接待,有些则被人怀疑、考验和拒绝。那些当长老的,是当地教会的人物,所以在当地教会中有相当势力。
丢特腓可能是地方教会的长老,但这位长老天性自大,好为首领,甚至横行霸道,竟然不接待使徒约翰和约翰的同工(9节用我们二字)。
b. 丢特腓的恶行共有五项:
i. 好为首──出风头
ii. 不接待使徒
iii. 用恶言妄论使徒
iv. 禁止别人行善
v. 在教会中专横独断、逼迫好弟兄

思考:丢特腓的主要恶行有几项?这些恶行对教会和弟兄姊妹有什么影响?

4. 善的效法人物──底米丢
底米丢名字的意思是“得胜的”,可能是以弗所城内的人,他以行善闻名,因有众人为他见证,又有圣经真理为他作见证,可见他是为主发光,内外一致,言行合一的良善信徒。
使徒约翰在该犹面前称赞他,以他和丢特腓作强烈的对比,为的是要勉励慷慨好客的该犹,不要受丢特腓的恶行影响而灰心,也借此特别提醒该犹,不要效法恶,只要效法善,希望激发该犹的爱心,继续行善,接待为主名出外传道客旅的弟兄。

总结:

1. 神是一切善的源头(参太19:17),任何恒常行善的人,是出于神给他的爱,所以他是出于神而属乎神。
2. 凡是见过神的人,必然知道神的心意不喜欢人行恶,因此行恶的人未曾见过神,也不属于神。
3. 惯常行善的人,证明他和神的关系良好;反之,惯常行恶的人,证明他乃是卧在那恶者的手下(参约壹5:19)。

思考:你认为什么是行善?行善与基督信仰有什么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