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金句:
“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出埃及记20:6)
背景:
出埃及记19-24章(连同创世记3章),被认为是旧约圣经中最重要的篇章,这几章经文记载了神与以色列人在西奈山所立的约,这约就是要求以色列人遵守神在西奈山所颁赐的十诫,而出埃及记20章就是十诫的内容。
经文解释:
1. 十诫是神亲自颁布
a. 出埃及记20:1-26记载神颁布十诫,使以色列人清楚知道如何遵守神的盟约。
i. 出埃及记20:1:“神吩咐这一切的话说:”,“这一切的话”就是出埃及记20:2-17十条诫命的话(出埃及记34:28;申命记4:13,10:4)。
ii. “神吩咐”这些话是大声晓谕会众的(申命记5:22、26),甚至当场的众百姓都发颤(出埃及记20:18),而天使也在传律法上有分(诗篇68:17;使徒行传7:53;加拉太书3:19;希伯来书2:2)。
iii. 之后,神也亲自写了这些话在两块石版上(出埃及记31:18;申命记4:13)。
b. 所以,十诫:
i. 惟独这些诫命,是神亲自从西奈山晓谕百姓的;
ii. 惟独这些诫命,是神亲自写在石版上的;
iii. 惟独这些诫命,是被存在至圣所约柜内的。
2. “十诫”是以色列人与神立约须接受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a. 希伯来人称“十诫”为“十句话”,是耶和华首次吩咐以色列人的“这一切的话”。
b. “十诫”是神颁授的律法的基石,但不是法典。“十诫”所着重的是总的原则,而非法律的细则;只暗示犯诫命的人会受责罚,但没有象法律订出处罚的细目。
c. “十诫”的宣布出于耶和华神的恩典,而以色列人因着感谢神拯救他们脱离埃及为奴之地,所以自愿接受这“十句话”(出埃及记19:8)。
3. “十诫”与世人的关系
十诫所含道德律本来就存在人的良知中(罗马书2:15),也是神鉴核人的行为的准则。十诫要求人尊敬神,确立人神间的正当关系,不可拜别的神,同时应敬重他人,不可损害他人的生命、财产、名誉以及婚姻关系。
思考:为什么神要颁布十诫?十诫为何如此重要?
4. 出埃及记20:6是十诫中的第二诫,而十诫是所有诫命、律例、典章的基础,先看看颁布十诫的背景。
5. 以色列民出了埃及约第五十天,神在西奈山向他们显现,祂借仆人摩西向以色列民颁下十诫和一连串诫命(即“妥拉”)。
6. 十诫可分为两部分:第一至第四诫是人对神的尊祟和忠爱,第五至第十诫是人际关系的尊重和平衡。
a. 出埃及记20:3为十诫第一条,出埃及记20:4-6为第二条,出埃及记20:7为第三条,出埃及记20:8-11为第四条,出埃及记20:12、13、14、15、16、17各为第五、六、七、八、九及十条。
b. 耶稣也提到诫命里最大的一条就是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其次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参马太福音22:37-40),这与十诫两部分所反映出的两大原则是一致的。
7. 出埃及记20:6:“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出自十诫的第二诫:
出埃及记20:4-6:“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的、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a. 出埃及记20:4:“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
i. 以色列的邻邦,就是古代近东各国普遍都有神像,不论是各种文献或是浮雕、壁画、碑铭都可以看到各种神像,这些神像穿戴华丽衣服,配上各样金银珠宝,在各种公开场所宴会出巡,甚至还会代表国家出访。
ii. 神禁止以色列民造偶像、拜偶像,不仅包括异教的神像,也不可为耶和华造像,因为神不允许用任何偶像代替耶和华,以色列民敬拜的神是灵,敬拜的方式也应该不同。
b. 出埃及记20:4:“不可做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的、水中的百物。”
“上天的”指日月星或鸟类等;“下地的”指各种走兽和各种爬行的动物;“地底下的水中的百物”指水里各样的鱼类。当然更禁止把任何人,不论是男像或女像,当作神来敬拜。
思考:为什么神严禁以色列民雕刻偶像、拜偶像?
8. 出埃及记20:5:“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
“跪拜”是外表的动作,“事奉”是内心真正的意义。
上帝未曾用任何形象来显示祂自己,也不准以色列民用任何像来代表祂,更不容许人拜这些像,因为上帝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
9. 忌邪的神
a. “忌邪”这词汇本源是“面色转红”的意思,可指“对某些人或物品的强烈爱好、激情而产生的行动”,正面可指‘热心’维护某人权益,负面可翻译为‘嫉妒’。
i. 负面的例子
(1) 创世记30:1:拉结嫉妒姐姐利亚生孩子。
(2) 创世记37:11:约瑟的哥哥嫉妒他受父亲宠爱。
ii. 正面的例子
(1) 民数记25:11:非尼哈为耶和华发大热心,除灭罪恶,耶和华因此夸赞他以耶和华“忌邪的心”为心。
(2) 列王纪上19:10:先知以利亚为神大发热心,勇敢对抗假先知,就是这种激情强烈似火,甚至有毁灭的力量(约伯记5:2)。
b. 圣经有七次称呼耶和华是“忌邪的神”,学者认为这是旧约有关上帝的基本观念之一,耶和华的忌邪也是祂最重要的属性之一,因为耶和华是完全公义和圣洁的神,所以祂忌邪,祂也名为“忌邪者”。
c. 旧约中称呼耶和华是忌邪的神,多用在上帝对以色列拜偶像的事情上,因为以色列民背约,惹动耶和华忌邪的怒火。
以色列是耶和华的人民,耶和华是他们的神,任何其他神明都是“非神”(申命记32:21),耶和华不允许这些“非神”来代替祂。
10. “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爱”与“恨”在此分别指“信守”和“不守”与神所立的约,带来的结果也不同:
“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思考:你如何理解“耶和华是忌邪的神”?为何耶和华是忌邪的神?
11. “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a. 指不遵守诫命的,会遭受实际的刑罚,并且这刑罚会影响所有活着的家庭成员。
i. 古代近东每一个人的自我认同,都是由宗族或家庭等团体所界定,而团体也是借由每个成员紧密联合、互相倚赖而成的,因此个人的行为是不能在团体以外独立看待的。家中有人犯罪,全家都要分担责任。这概念称为团体观念(corporate identity)。
ii. 以色列是以儿子为第一代,孙子女为第二代,曾孙子女为第三代,玄孙子女为第四代,也就是犯罪时活着的每一代都受到刑罚,甚至使犯罪者绝后。
b. “直到三四代”指所有活着的子孙都会受到离弃神的家长的不良影响,承受拜偶像的属灵恶果。但神不允许拜偶像的属灵恶果永远传递下去,只允许“三四代”。
c. 圣经禁止株连,申命记24:16:“不可因子杀父,也不可因父杀子;凡被杀的都为本身的罪。”以色列王约哈斯处死暗杀他父亲的凶手,但根据申命记24:16,约哈斯没有处死凶手们的儿子(列王纪下14:6)。
12. “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a. 依照闪族语法,这句才是重点:
i. “慈爱”原文含有“立约的爱”,意思是确定而无可改变的。
ii. “发”字的原文,是“做”的分词而当作动词用的,以英文来说,就是doing,就是“继续不断的在做”。
iii. “发慈爱”按原文含有“继续不断地倾倒神那绝对的爱”的意思。
b. “直到千代”是强烈的对比修辞,表明神实在乐意施恩给人,祂“发慈爱”的心意远远超过“追讨”的心意。
结论:
出埃及记20:5-6提醒我们,爱神所引起正面积极的影响,远超过恨神所引起负面消极的影响,而能遵守诫命的真正目的和动力在于对“神的爱”,因为爱产生顺从,甘心遵守神的诫命,而恨产生悖逆,自然不愿意遵守神的诫命。
思考:对比神追讨三四代和神施慈爱到千代,你怎么理解这句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