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


Loading Player...

粤语


Loading Player...

听众朋友,你好。欢迎收听《穿越圣经》这个节目。很高兴我们又在空中见面。《穿越圣经》这个节目希望帮助每位听众能更加明白神的话语,成为遵行并传扬神话语的人。

在上一次节目,我们查考与分享了哥林多后书1:23-2:17的内容,让我们先来重温一下。

保罗再回头处理哥林多信徒说他善变的指控,并解释他不如期造访哥林多的原因。

由于一些信徒不能分辨保罗内心直正的动机,保罗只能呼吁神在这事上给他作见证。若保罗按他计划的时间探访哥林多,他可能要以强硬的态度来处理哥林多教会的问题。保罗可能因圣徒容忍教会中的罪而要责备他们。保罗延迟了哥林多的行程是要宽容他们,免得他们痛苦忧伤。

根据保罗自己的解释,他没有再回到哥林多,“是要宽容”他们,因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再回到他们那里,必然只会增加悲伤。换句话说,保罗实际的行程是直接从以弗所到哥林多,再回到以弗所。所以,保罗决定先写信给他们,为的是修复与他们之间的关系。之后,保罗可能差派提多把信送到哥林多教会,这也可以解释保罗写这封信的缘由。有关这是哪一封信,我们不能确定。学者推测,保罗在写了哥林多前书之后,又给哥林多教会写了一封书信,并且可能是在哥林多后书之前写成的。

保罗先前写这封信时,“心里难过痛苦,多多地流泪”,因此有学者称之为悲伤或泪眼书信。保罗写这封信目的不是要增加信徒的悲伤,而是让他们知道保罗的爱。所以,这引发保罗暂时中断了对他行程的解释,开始谈下饶恕犯错的那个人。

哥林多教会中有一个成员给保罗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我们无法确定这个人是谁。为着这件事,保罗特意给哥林多教会写了一封书信。

保罗的这封悲伤信函似乎见效了。至少让“许多人”责备那个使人忧愁的人。但保罗只怕大家的责备过重,使那个人忧伤过度。因此,保罗强调,他写信只是考验他们是否顺服神,而不是要打倒任何人,以免中了撒但的诡计。在这里,我们需要指出,那个使人忧愁的人肯定不是惟一的肇事者,但他的悔改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保罗处理“使人忧愁的人”的原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保罗是带着爱心处理教会中有问题的信徒。保罗告诉教会要为那人自身的益处而对他进行惩戒。虽然要惩戒那个犯罪的人,但保罗还提醒信徒要接纳他,因为他受到惩戒,心里可能自责,“忧愁太过”。因为痛悔自己的过犯,他很可能会绝望。所以保罗提醒信徒要接纳那个犯罪的人,向他显出爱心,叫他重新站起来。

最后,保罗再次解释他的行程,让哥林多教会的信徒有更多的时间消化他所写的信。保罗北上特罗亚,神也开了福音的门。只是保罗心中非常挂念哥林多教会,而提多又还没有到特罗亚跟保罗会面。于是保罗就过到马其顿,保罗很可能在马其顿见到了提多,并且得知哥林多教会已经真心悔改。保罗感到欣慰,于是再写了哥林多后书。

保罗不知疲倦地四处奔走传扬福音。从腓立比经海路到特罗亚,又从那里去马其顿,以致他不能像预期那样经过哥林多。虽然保罗改变了行程,但是保罗所到之处都有许多工作,也有很好的果效,因为神借着他“在各处显扬那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保罗有机会自由地开口,神也打开听众的心听保罗的教导。

保罗用“香气”来比喻福音在不同人身上会产生不同的果效。对于不接受耶稣的人来说,福音“作了死的香气叫他死”。这些人甘愿无知,故意顽梗,不接受福音,以致沉沦于属灵的死亡之中。对接受耶稣的人来说,福音“作了活的香气叫他活”。

“这事谁能当得起呢?”是指“谁能胜任基督馨香的工作呢?”保罗提出这个问题,可能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保罗的宣教可能引起了犹太人的强烈反对,还有哥林多教会因着保罗改变行程,而对保罗产生了误解。因此有一批人会尖锐地质疑保罗,是否适合作为基督的香气。第二、有些人可能为了利益向哥林多信徒推销神的福音,暗示他们才有资格成为基督的使徒和仆人。

针对上述的问题,保罗在下一章给出了答案:“我们所能承担的,乃是出于神。”使徒保罗的良心,见证自己的忠心。

接下来,我们继续研读与查考哥林多后书3:1-18的内容。

哥林多后书3:1-3记载:“我们岂是又举荐自己吗?岂像别人用人的荐信给你们或用你们的荐信给人吗?你们就是我们的荐信,写在我们的心里,被众人所知道所念诵的。你们明显是基督的信,借着我们修成的。不是用墨写的,乃是用永生神的灵写的;不是写在石版上,乃是写在心版上。”

在2:17的下半部,保罗提出他的传道是靠着基督且是出于真诚的态度。因为保罗知道有些人,尤其是批评他的人,会觉得他是在自夸。因此,保罗以一个问句开始本章,他说:“我们岂是又举荐自己吗?”因为有一些人带着推荐信来到了哥林多,他们质疑保罗的使徒权柄。他们否定保罗是基督真正的仆人。

这就可能导致一些信徒要求保罗下次来访时,要带一封推荐信。所以保罗认为有必要说明自己的诚意。虽然有些哥林多人试图破坏他的声誉,但是保罗并不贪图虚名。保罗解释他不需要也不希望别人举荐自己,也不要任何人为自己写任何举荐信。哥林多信徒本身就是保罗的推荐信,因为哥林多信徒就是保罗所结的果子,有些信徒接受了保罗所传的福音,他们从偶像崇拜转至敬拜神,现在正过着分别为圣的生活。在他们生命中作工的是主耶稣基督,而基督是借着保罗的工作去成就他们的信心。这些信徒就是保罗最好的证明和推荐信。

保罗继续解释基督的信并不是写在石版上,乃是写在心版上。到哥林多来的人并不能看见“基督的信”刻在纪念碑上,因为信是写在当地基督徒的心里、在他们的生命中。

哥林多后书3:4-6记载:“我们因基督,所以在神面前才有这样的信心。并不是我们凭自己能承担什么事;我们所能承担的,乃是出于神。他叫我们能承当这新约的执事,不是凭着字句,乃是凭着精意;因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或译:圣灵)是叫人活。”

保罗解释他的服事是出于神,是靠着神的能力,若不是神使他有能力承担这些事工,他就不能成就任何事情。

保罗谈论完自己作工的资格后,又接着详细地解释了他的服事。在哥林多对保罗作出严厉批评的,是犹太派基督徒,所以保罗首先把旧约律法与新约福音作了对比,指出那些人意图把律法与恩典混淆。他们教导基督徒要遵守某部分的摩西律法,好完全地被神接纳。保罗在这里要显明新约是超乎旧约的。

神使保罗做新约的执事,他有资格解释新旧约的对比。旧约是神向摩西颁布的法律制度。在旧约下,人要顺服才能得到祝福。旧约是神与人之间立的合约。人若履行义务,神也会守约。新约是福音,在新约下,神借耶稣基督代赎的恩典,立约要无条件地赐福与人。新约下每一件事都在乎神而不在乎人。因此,新约能成就旧约所不能达到的。

保罗指出几样有关律法与福音的对比。比如“不是凭着字句,乃是凭着精意;因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这里的“字句”是指摩西的律法,而“精意”则是指神恩惠的福音。保罗说字句是叫人死的时候,所指的是律法的功用。不能遵守诫命的人都会受到律法的责备。“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神从没有意图要用律法叫人活。相反地,律法的目的是叫人知罪和判定人的罪。这里提的“精意”,那是旧约之预表和影像的应验。律法所要求但不能达到的,现在都由福音来成就。

哥林多后书3:7-13记载:“那用字刻在石头上属死的职事尚且有荣光,甚至以色列人因摩西面上的荣光,不能定睛看他的脸;这荣光原是渐渐退去的,何况那属灵的职事岂不更有荣光吗?若是定罪的职事有荣光,那称义的职事荣光就越发大了。那从前有荣光的,因这极大的荣光就算不得有荣光了;若那废掉的有荣光,这长存的就更有荣光了。我们既有这样的盼望,就大胆讲说,不像摩西将帕子蒙在脸上,叫以色列人不能定睛看到那将废者的结局。”

本段继续两约的对照。使徒保罗在这里详细地对比,那伴随律法颁布的荣光和福音的荣光。“荣光”一词在3-4章出现了十七次。“用字刻在石头上属死的职事”是指十诫。凡不能守诫的人都有被处死的可能。

保罗没有说律法的颁布并不带有荣光。神在西奈山上向摩西颁布十诫的时候,神的同在和能力是清楚可见的。摩西站在山上与神相交后,他的脸也开始发光,反照神的荣光。因而,以色列人因摩西脸上的荣光,不能定睛看他的脸。他们定睛看摩西时便感到刺眼。但保罗加上一句很重要的话,“这荣光原是渐渐退去的”。意思是摩西脸上耀眼的光芒,并不是永久的。那只是暂时的荣光,旧约的荣光只是表面和暂时的。律法有一个很明确的功用,就是让人知罪。律法表明神那圣洁的要求,在这意义上律法是荣耀的。但神的荣耀要等到基督的时代才赐给人。因为基督成全律法,使凡信祂的都得义。律法是影儿,基督是实体。律法显明那将来更美的事,而那些事要在世人的救主身上得到实现。

跟旧约职事的荣光不同,新约职事的荣光是更大的,大到一个地步,让旧的荣光相形见绌,甚至算不得是荣光。旧约职事的荣光不是永恒的,而是渐渐褪去的;新约职事的荣光却是永不衰减,永远发出耀眼的光芒。

当摩西在西奈山下来时,他的脸上充满了荣光,使百姓不敢直视他。保罗推论说,连属死的职事也有这样的荣光,那赐人生命的职事,自然应有更大的荣光了。

总结来看,旧约和新约之间的对比是:旧约是短暂的,新约才是长存的;旧约以文字写在石版上,新约借圣灵写在人心里;旧约是定罪的职事,目的在揭露人的罪,新约是称义的职事,目的在帮助人得救;旧约是使人死的职事,无法带领人得着永生,新约是使人活的职事,让人靠着耶稣得着永生。

保罗进一步指出,正因新约的职事是让人得着永生,并且其果效是永不被废弃的,保罗便不计较眼前的困难,不顾念要付的代价,放胆宣讲。这里的放胆,指的不仅是胆量,也是坦率直接。保罗继续拿摩西下山时以帕子蒙脸为比喻,指出摩西为了迁就以色列人对光的有限领受能力,而将帕子蒙在自己的脸上,就是减弱了他的荣光。但保罗却不会这样做,不管人们是否喜欢或接受,他都会照直宣讲,特别是坦诚指出拒绝福音将会引来的悲惨结局。

正如保罗在前面所谈论的,福音是关乎人永生与永死的问题,传道者的责任非常重大。现在很多信徒因着一些原因不愿意遵守神的话,作为传道人,我们不仅要聆听他们的难处,更要指出他们的罪恶,告诉他们必须悔改。

正因新约的职事是关乎人的生与死,保罗说他不会为迁就信徒的口味,蒙上帕子,过滤所要说的福音内容。保罗坚持坦率地宣讲神的福音。听众朋友,你会为了讨别人的喜欢而过滤一些福音信息吗?你会为了迎合别人的需要,而放弃一些基督教的原则吗?

哥林多后书3:14-18记载:“但他们的心地刚硬,直到今日诵读旧约的时候,这帕子还没有揭去。这帕子在基督里已经废去了。然而直到今日,每逢诵读摩西书的时候,帕子还在他们心上。但他们的心几时归向主,帕子就几时除去了。主就是那灵;主的灵在哪里,那里就得以自由。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

“主的灵在哪里,那里就得以自由。”意思是有耶稣基督在的地方,那里就会得到自由,就能从律法的辖制中得到释放。以色列人在云里看见神的荣光,那是昏暗可怕的;现今,基督徒脸上的帕子已经揭开,我们可以看见神的荣光。

保罗提到摩西脸上的帕子虽然已经不存在了,但至今以色列人心中却仍有一张帕子,蒙蔽着他们的心眼,使他们看却看不见。他们诵读旧约圣经,因心中有帕子蒙蔽,便看不出旧约所指向的是耶稣基督。外面的帕子没有了,心中的帕子依旧存在。这心中的帕子正是他们的心地刚硬的象征。

接受福音之人的特权和好处,远超过律法之下的人。因为,律法时代的人心地刚硬,帕子还在他们心上。当时是这样,而那些在弥赛亚到来且福音传开之后仍信奉犹太教的人也继续是这样。

作为“外邦人”的我们,不会像一些犹太人一样依然受“帕子”的影响,但是我们可能会受我们本地一些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有些信徒“心中的帕子”依然没有除去。可能我们曾经把名利、地位、金钱等,看作是我们人生的第一大追求,现在还是;我们之前的旧人有自私、骄傲等特征,现在还是这样;我们先前只会靠自己旧有的经验、知识和人脉,现在仍是这样不依靠神;甚至有些信徒认为,信仰只是他们生活里的补充和调味剂,帮助他们寄托心灵、稳定情绪、平衡生活,而不是人生的至宝等。

是什么原因拦阻我们不能揭开“心中的帕子”呢?可能是我们没有真正地相信神的应许,不愿意踏出实践真理的第一步,我们害怕改变。

在我过去跟弟兄姊妹的接触里,我看到人心里的帕子主要有两种形式,除了有前面讲过的旧有知识和经验外,更主要的是过去一些失败的经验。我们常被自己的失败经验所困,教会也被群体的失败经验所困。我们不肯给自己一条生路,尝试开创新的局面,尝试去改变。我们总是告诉自己,今天的景况是命中注定的,再无转折的余地,再努力也是徒然的。为避免增加失败的经验,我们愿意一切照旧。

多少次我努力帮助婚姻濒临破裂的夫妇,对他们作出这个或那个建议,最终都落得个失败的下场。究其原因,未必在于我所提的建议不切实际,却在于当事的两个人都没有积极挽救婚姻的想法。他们经历多年的痛苦怨恨,互相折磨,对他们的婚姻已感到绝望,不相信对方真的愿意或能够改变,不相信对方及婚姻本身还能带给他们幸福快乐。他们只想尽快摆脱婚姻的羁绊,重获自由和新生。哀莫大于心死,当事人若有放弃的心态,宁死毋生,拒绝用药,再对症下药的处方都不会有效。他们将帕子蒙在心里,看不到婚姻有任何生机和出路。

这样的现象奇怪吗?不奇怪,因为约翰早已宣告:“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保罗也说:“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这个世界不是没有光,而是人们不喜欢接受光,他们有眼却不能看。神并非没有对人说话,神的话没有能力吗?不是的,只是人们听不进去神所说的话,不愿意去实践神所说的话。

听众朋友,你心中有上述或其他不同形式的帕子吗?你觉得拦阻你追求信仰的最大因素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反思,把拦阻我们追求信仰的东西,都交在神手中,让神的话来改变我们。我们什么时候真的愿意接受耶稣基督,什么时候这张帕子便会被除去,因为帕子原本已被基督废掉了。耶稣基督已经从律法、罪和死亡中释放了我们出来。我们可以自由地领受基督的荣光,并且生命被基督所转化,得着基督的荣耀形象。

总结来看,领受真光,明白真理是重要的。但被真光所转化,生命得着改变才是更重要的。长成基督的形象,才是我们生命里最大的盼望,也是我们最完全的自由。

听众朋友,今天的节目时间到了,我们先停在这里。如果你对节目中所分享的内容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你来信询问,我们很乐意为你再做说明;若是你生活中有什么难处,也请让我们知道,我们可以彼此记念代祷。

我们下次节目再见。愿神赐福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