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
粤语
听众朋友,你好。欢迎收听《穿越圣经》这个节目。很高兴我们又在空中见面。《穿越圣经》这个节目希望帮助每位听众能更加明白神的话语,成为遵行并传扬神话语的人。
上一次节目,我们查考与分享了启示录19:9-12,让我们在重温的基础上稍作补充,然后再继续查考与研读这卷书19:13-18的内容。
读罢启示录19:9-12,或许有人忍不住会发出疑问说:“被目前景象所震慑、欲向天使下拜,为什么不可以呢?我会不会这样做呢?”天使不肯接受约翰俯伏敬拜,因为只有神才配受敬拜。我们也容易像约翰一样,被这些预言性的壮观情景所慑服,但耶稣才是神的启示和救赎计划的中心。当你阅读启示录的时候,不要只顾沉迷于那些奇观异象的细节中;要记住所有的异象都是指着一个主题:耶稣要胜过罪恶,得到最终的胜利!
或许有人不禁会感慨地说:“‘诚信真实’这个名字,与18章所描述的虚伪不义的巴比伦形成强烈的对比!约翰的异象有了新的变化。”根据19:11-21的记载,约翰看见的异象又再次转移。天开了,耶稣出现了,这一次祂并不是羔羊,而是骑在白马上的战士。白马象征胜利。耶稣第一次来到世上是作为赎罪祭的羔羊,但祂再来的时候,就是要执行审判的征服者与君王。祂第一次降临带来赦罪,第二次降临却带来审判。神与邪恶之间的战阵已经摆好,这世界正等待君王踏上战场。
或许还有人会有疑惑说:“除了耶稣自己,还有谁可以真正知道祂?又还有谁可以正确到表达祂呢?”虽然耶稣被称为“诚信真实”、“神的道”和“万王之王、万主之主”,但这里说,没有单独一个名字能够正确地表达祂。祂实在比任何人所能描述和想像的更加伟大。
上一次节目结束前,我讲到,当我认识地上的人之后,我发现他们都不怎么样,但我越认识主耶稣,就越知道基督是何等美善。约翰福音14:7和14:9说:“你们若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从今以后,你们认识他,并且已经看见他。”“耶稣对他说:‘腓力,我与你们同在这样长久,你还不认识我吗?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你怎么说“将父显给我们看”呢?”约翰福音17:3记载大祭司主耶稣的祷告,耶稣基督祈求说:“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当我们来到基督面前,接受祂作我们的救主,我们就开始受教认识祂。我们刚认识主时好像在上幼儿园。有位老牧师曾这样见证说:“当我从牧师的职分退休之后,我为自己订了一个目标:我要比现在更认识基督。每天早晨,我起床望着窗外,我说:‘主啊,感谢你又给我新的一天。我爱你,主耶稣,可是有时你看起来好像很遥远。我要更认识你。求圣灵帮助我更真实地认识你。’”
耶稣这个名字所代表的意义何等深远、何等奇妙啊!关于这个主题,我还要说一件事:在永恒里,我们不但能更认识主耶稣,也能更认识彼此。我认为我们对人的了解并不够深刻,有时还会认错人。将来在天国,不再有误解,大家都能心意相通。这种境况真好。此外,我们该认识自己、认识我们的亲人。有一年夏天我在养病,这让我有机会与我的妻子彼此更认识。这是非常好的回忆,我这才发现,这些年来她为我做了很多牺牲,以及她很诚信。我相信到了天家,我会更认识她。天家是个何等荣耀的地方!这一生,当我们在基督的爱里增长,我们就能够彼此相爱。
最后,我们来到整卷书所期待的事件,那就是基督荣耀地降临地上,要消灭祂的敌人,建立祂的国度。这不是指教会被提;教会被提时,基督是来到空中接祂的圣徒。这次乃是祂与圣徒一起来到地上。请留意这里对主的描述。祂坐在一匹白马上;很明显,这里所见的是一匹战马,因为祂来是要击打祂的仇敌。祂的名字是诚信真实。祂对自己的应许是诚信的,祂又忠于自己,祂是真实的。他审判、争战都按着公义。在祂所统治的国度,子民必须愿意在公义的管治权下生活。因此,祂必须先清除一切对抗的势力。他的眼晴如火焰,这表示祂的审判是锐利深入的。祂能够洞识一切背叛和不信。他头上戴着许多冠冕。其他人戴的可能是得胜的冠冕,但圣经形容为“戴上王者冠冕”的,就只有主耶稣。有一些关于基督位格的奥秘,是一切被造之物所不能明白的。
“我观看,见天开了。”这句话预告基督作为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再次降临在地上的开始。基督从天而降,他既是勇士又是弥赛亚,他要建立公义,审判万民,并与邪恶展开争战。这是历世历代的忠心圣徒所共同等候和期盼的。
名为“神之道”的骑士以全副辉煌武装出现,叫我们清楚知道我们已踏入了复活之主已作王的境界。约翰见天开了,有一匹白马出现。白是胜利的颜色。以下有关基督的各种描写,几乎通通在别处已经出现过。这里最瞩目的特点是这匹白马,意味着基督正在走向最后的胜利。有人认为这里的骑士和6章的骑士是同一个人,因为大家都骑白马,但光这一点是不足够立论的。
下面接着是细节的叙述。先是名称,这恰当不过,因为名如其人。他名称为“诚信真实”,名符其实,他审判争战都按着公义。这里所使用的现在式文法,并非指某件事实,而是指一贯作风。公义是不含有报仇和幸灾乐祸的恶毒,也没有征服的欲望。“审判”和“争战”是两个重要的动词。对于约翰的读者来说,神是审判之神,其意义重大,因为他们之前讨不到公道;神又是“争战”之神,强权不会永远夺去公理,他们不会永远任人宰割,他们的帮助者是大有能力的。
神的眼睛如火焰。祂监察万物,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向祂隐藏。祂又是尊荣的,头上戴着许多冠冕,统治万方。又有写着的名字(这里没有明言写在哪里),除了祂自己没有人知道。启示录19:11和19:13告诉我们神可知晓的特性,这里却提醒我们,神还有隐秘的一面,受造之人永远不能完全了解创造者,还有一个可能的意义:行魔术的人认为知道其人的名字,便可以制服其人。那么,约翰的意思就是说,神是高于一切,祂的名字只有祂自己知道,永远没有任何人可以制服祂。
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看看基督再来时的情况。
启示录19:13-16说:“他穿着溅了血的衣服;他的名称为神之道。在天上的众军骑着白马,穿着细麻衣,又白又洁,跟随他。有利剑从他口中出来,可以击杀列国。他必用铁杖辖管(辖管:原文是牧)他们,并要踹全能神烈怒的酒榨。在他衣服和大腿上有名写着说:‘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请注意,祂的衣服溅上血迹,祂踹着神烈怒的酒榨。这幅景象将我们带到以赛亚书63:1-6,我们以前引用过这段经文。显然这里描述的不是基督第一次降临,而是祂的再来。“他必用铁杖辖管他们,”这句话引自诗篇2:6-9,经文说:“我已经立我的君在锡安─我的圣山上了。受膏者说:我要传圣旨。耶和华曾对我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你求我,我就将列国赐你为基业,将地极赐你为田产。你必用铁杖打破他们;你必将他们如同窑匠的瓦器摔碎。”主耶稣带着公义的震怒再来,与祂第一次谦卑地临到形成强烈的对比。可是这两者都显明了“羔羊的忿怒”。“在天上的众军”是指执行基督命令的天使们。
有学者认为,“溅了血的衣服”并非指基督自己流的血,而是那些对抗神、逼迫信徒的撒但势力所流的。这里描写了神借着基督的再来、成就最终的审判,表明神用血来报应地上的邪恶势力。“神之道”就是有位格的耶稣基督,这是只有在使徒约翰的书卷中才有的重要特征之一(如约翰福音1:1、1:14,以及约翰一书1:1)。在内容上,约翰福音中的“道”是太初就有或有历史之前就有的道,这道不仅肩负了创造事工,也担当了审判的事工。诚然,创造、护理、审判是基督主权的三大层面。基督穿着溅了血的衣服,这些血似乎并非指祂在各各他山十字架上所流的,而是当祂踹神大怒的酒榨时,敌人所流的血。祂的名称为神之道。道是表达思想的一种途径。神借着基督向人彻底表达自己。随同祂一起到来的,是天上的众军,他们都穿着细麻衣,并骑着白马。很明显,这些军队是由圣徒组成的,但要留意,他们并不用作战。主耶稣不用任何人助祂击败仇敌。有一把利剑从祂口中出来,用以攻击列国。祂来要用铁杖辖管他们,并要踹全能神烈怒的酒榨。在他的衣服和大腿上写着说:“万王之王,万主之主。”我们的主耶稣,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其他一切掌权者,都必须臣服于祂的统治。
但是,也有学者指出,“他穿着溅了血的衣服;”,这句的动词在原文中使用了完成式的时态,表示永远是这样。“血”或许应该是指加略山上基督的流血舍身。但近年来不少解经家认为这血是敌人的血,还有学者甚至说绝不可能是指基督自己的血。上述这两个说法都有可能,但我认为整卷启示录中,基督既是以“被杀羔羊”的身份出战,祂得胜不是因为祂流别人的血,而是因为祂流了自己的血,因此这里的“血”是指十字架上的血似乎更加切题。此外,末日的大战到这里尚未交锋(直至启示录19:19-20才开战),酒榨还未被践踏。另外,有学者说,祂的名称为神的道,约翰的意思或许应该是:“借着受苦之爱的力量,基督无往不利,战无不胜。”
“他的名称为神之道。”是第三次提到祂的名字。“道”对当时的人不论是什么背景都充满意义。希腊哲学家,例如,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及斯多亚派(Stoics)人士,惯用“道”这个名词来代表宇宙中一个理性的原则,有点像宇宙的灵魂。希伯来人则以“道”代表神的名,是一个尊敬的婉曲词。因此不论希腊人、希伯来人,“神的道”都是代表了意义最重最尊的东西。这里是整本圣经惟一一处详称基督为“神的道”。
天上的众军跟随着祂,也骑着白马。众军的衣着是洁白的细麻衣,这与19:8所描述的新妇的衣裳相似。但他们可能是天使而不是圣徒,因为圣徒是19:7中的新妇。有学者也同意这看法。他认为天使之所以穿白衣,而他们的元首基督却穿溅血之衣,说明“只有基督有过肉体的争战。天使是不知流血也不知死亡的。”他们虽称“众军”,但不见他们有任何武器装备,也从未看见提及天使参战交锋。打败魔鬼的战争惟靠元首基督一人。
众军一瞥之后,我们的注意力又重回“道”本身。“有利剑从祂口中出来”这句表明基督是有严厉的一面。祂的“道”是大有能力的,祂击杀列国并非靠众军,而是靠祂的“道”,众军不过是背景衬托而已,不是战力所在。“祂必用铁杖辖管他们”,这句表明祂掌握全权,无人能反抗。“辖管”和“踹踏”的主词原文都是一个加重语气的“祂”,表示这是祂一个人担任的事。“踹踏神烈怒的酒榨”是指敌挡神之人最终彻底覆灭。
在19:16,约翰第四次提到基督的名字,这名写在祂衣服和大腿上。有学者解释说:“当他们声势浩大地奔腾时,衣裳往后飞扬,而领头的大腿因此外露将名字显露出来。”另有些学者认为名字是写在腿部的衣裳上。但希腊原文似乎是说名字是写在两个地方。在衣裳上的名字是人人可见的,在大腿上的就比较难解。诗篇45:3提到腰间佩刀(“腰”字和这里的“大腿”在原文中是同一个字),因此意思可能是指腰间的剑是代表“神的道”(“刀”和“剑”在原文中是同一个字)。“万王之王,万主之主。”是指基督统管万有,与上文的战胜和大能是承上启下,对于谁是最高的主宰,约翰要我们毫无怀疑。
现在,我们来到哈米吉多顿战争的尾声,这场战争要结束了。
启示录19:17-18说:“我又看见一位天使站在日头中,向天空所飞的鸟大声喊着说:‘你们聚集来赴神的大筵席,可以吃君王与将军的肉,壮士与马和骑马者的肉,并一切自主的为奴的,以及大小人民的肉。’”
如果圣经中有哪一段经文会让人作呕的话,那应当就是这一段了。请注意,神把这一段放在圣经的结尾,就是要提醒我们,在神的眼中,靠血气行事的人是多么让神厌恶的。活在血气中的人将要毁在自己的血气里。哈米吉多顿之战结束后,神邀请食腐肉的禽类参加地上的盛筵,席中有上等的鲜肉大餐,就是地上君王和战士的肉。亲爱的听众朋友,悖逆神是很可怕的,因为有一天行这样恶事的人要受到神的审判。这个景象显出人心有多么败坏。
一位天使宣告了兽及其追随者的灭亡。这是最后大审判时人间所发生的大杀戮场面,经文描写了歌革的末世性灭亡,其背景是以西结书39:17。人的尸体被鸟啄食,这表明神审判的彻底性和严厉性。
神的大筵席就是神在国度建立之前,要将剩余下来的仇敌全部消灭。被呼召来赴宴的,是天上的兀鹫!它们要吃那些被主所杀之人的尸体,这些大小人民来自社会各个阶层。
听众朋友,今天的节目时间到了,我们先停在这里。如果你对节目中所分享的内容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你来信询问,我们很乐意为你再作说明;若是你生活中有什么难处,也请让我们知道,我们可以彼此记念代祷。
我们下次节目再见。愿神赐福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