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貌取人”的社会中,很多人都看重和强调外表的包装,过于一切。作为基督徒的我们,是否花在外表装扮的时间,多于我们关心里面那个真正的我呢?我们在意自己的外表,想尽办法把自己的长处表现出来,这并没有错,也是我们应该做的,因为我们所代表的是耶稣基督;然而问题却是在于,我们有没有本末倒置,是否把“外表”看成是最重要的,是否花最多的时间在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外表上,因而忽略那真正最重要的内在呢?
今天我们要来思想的,是那真正能散发出吸引力的内在美,也许你不以为然,并不同意内在的美好能够显明一个人的特质,到底内在有什么特质,可以让人长久的散发出吸引力,并且重要性远大于外表的表现呢?其实,深具内在美的人,不管他们的外貌如何,但是他们总能够散发出与众不同的吸引力。今天我所要分享的,就是那不可忽视的,存在于我们里面的仁爱或者说“仁慈”的这个本质。
我们要看的经文,是箴3:1-4,这段经文我将会重复的引述,因为它很重要。首先我要再三的提醒,如果某人对你的吸引力,只是限于他的外表,你要特别留意;我再说一遍,如果某人对你的吸引力,只是因为他有美好的外表,那你要非常小心。因为外表的美,丝毫不能代表他里面的价值观,他的智慧,以及他对事物的想法和看法。所以,不要被人的外貌所骗,不要只看人的外表,就妄下判断。另外,我们要留意的,就是一个真正仁慈的人,他所作的好事,都不求回报,那就是说,他没有一心想得到什么回报,他只是付出而已;那些对你好,一心只想得到回报的,其实不是真正的仁慈,他乃是要控制你,要求你而已。让我再说,真正的仁慈,是施恩不望回报的,他乃是出自内心的真诚,是内里的一种本质。
好,我们来看箴3:1-4,经文这里说:“我儿,不要忘记我的法则,你心要谨守我的诫命,因为祂必将长久的日子,生命的年数,与平安,加给你。不可使慈爱诚实离开你,要系在你颈项上,刻在你心版上。这样,你必在神和世人眼前蒙恩宠,有聪明。”这里箴言的作者勉励我们说,“不可使慈爱和诚实离开你。”“慈爱”就是“仁慈”,诚实就是真理,真实的事。“不可使慈爱离开你”,那就是说,在你的思想中,要经常想着怎样做好事,怎样对别人好,怎样行善,这应该成为你思想中最重要的一部份。要系在你颈项上,刻在你心版上,什么事情应该整天都记挂在身上和心上呢?那必然是最重要的事,而这最重要的事,箴言的作者说,是慈爱和诚实。
到底慈爱是什么呢?就是有温柔的心,懂得顾及别人的感受,敏感于别人的需要,愿意帮忙,给别人温暖,这就是仁慈了。一个仁慈的人,他所具有的特质,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我们可以环顾四周,那些仁慈的,善待别人的人,最能引起我们对他的注意,不论对方的地位怎样,那怕只是一个服务生,或者是一个售货员,都能博得你的好感,都能引起你对他的注意。一颗温柔细心是顾及别人感受,善解人意又乐于助人的,自然能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箴言的作者说:“不可使慈爱诚实离开你,要系在你颈项上,刻在你心版上。”仁慈在神看来,是很重要的生命质素,是我们要追求和学习的。许多时候,我们遇见一些并不友善,也不仁慈的人,他们是很难相处的,他们对人苛刻,挑剔,苦毒,无礼,自大,而这些正是不仁慈的人的表现。这些人往往很快就可以作出决定,因为不用顾及别人的感受,也不必顾全大局,所以只要自己看怎样做,就那么做。他们善于发命令,和操控别人,是很多人都避之唯恐不及的。
然而,一个仁慈的人,他们不论环境怎样,心中都存有一颗温柔和仁爱的心,并且乐于去帮助别人。只是,对方如果表现友善但却不是他们内里的本质的话,他们的友善行为就是别有动机的,最终其实是想控制对方。因此,为了明白对方的动机,我们就得有分辨的眼光和智慧,要知道对方的善意,到底是他性情的一部份,还是别有企图?
弟兄姐妹,让我们都诚实的问自己:“在我们生活所接触的人群中,像我们的家人,我们的同事,我们的配偶,我们的朋友,他们会怎样描绘我的性情呢?”要是由他们来介绍我,他们会不会形容我是个仁慈的人呢?这是很重要的,因为仁慈不是我们对自己的评定,而是别人对我们所表现出来的性情的感受和肯定。很多自以为很仁慈的人,其实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并不是这样。
我们必须将仁慈系在颈项上,刻在心版上,因为这是生命中极为重要的事。主耶稣是充满慈爱的,即使祂工作很疲累,压力很大,周围的人都拥挤着祂,但是祂依然是充满慈爱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也许你会问:“耶稣对使徒彼得所说的责备的话,岂不是没有仁慈吗?”因为耶稣曾经对西门彼得说:“撒但,退去罢,因为你是绊我脚的。”到底耶稣这么说,有没有顾到彼得的感受呢?是不是语气不够仁慈呢?其实不是,待会儿我们会谈到仁慈的人所具有的表现,以及我们又怎样培养自己有一颗仁慈的心。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对自己仁慈,如果我们有这样的渴望,我们就得先对他们仁慈,用我们的行动,去说明什么叫做仁慈,这样以身作则的做法,才可以让孩子有真正仁慈的表现和气质。圣经说得很好,“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我们想别人对我们仁慈,我们必须先对别人仁慈。你渴望别人对你怎样,你就先得对别人怎样。你是想别人对你苛刻和无礼吗?你想别人难于应付吗?或者你希望你所遇见的人,都对你友善,都充满仁慈,都乐于帮助呢?我们都希望别人对我们仁慈,那我们得先对别人仁慈,要把这重要的事“系在颈项上,刻在心版上”,作为我们每时每刻的提醒和座右铭。
圣经在讲到仁慈的时候,指出仁慈是神的属性,圣经有很多经文都提到神是仁慈的神,是慈爱的天父。我们来看诗145:17,大卫在这里说:“耶和华在祂一切所行的,无不公义;在祂一切所作的,都有慈爱。”这是非常宝贵的一节经文,告诉我们神一切的作为都是公义的和慈爱的。有些时候,我们落入困境中,背负着很多的重担,我们会想,“神阿,你为什么这样待我,你为什么容许这些事临到我的身上?”这个时候,相信大卫这句话可以作为我们的答案,神所作的都是慈爱的。在祂一切所做的,都有慈爱。
神从来不会对祂的儿女们不仁,那么神的“管教”又当怎样看呢?待会儿我们会谈到。然而,我们得相信圣经的话说,“耶和华在祂一切所行的,无不公义,在祂一切所作的,都有慈爱。”这是我们要持守的和相信的。如果我们渴望像耶稣基督,我们就要有仁慈的表现,以恩慈待人,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因为神是仁慈的,耶稣基督也是仁慈的,神同样渴望看见我们在生命中,表现出真正的仁慈。
我们来看西3章,保罗在西3:12-13说:“所以你们既是神的选民,圣洁蒙爱的人,就要存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的心。倘若这人与那人有嫌隙,总要彼此包容,彼此饶恕;主怎样饶恕了你们,你们也要怎样饶恕人。”在这里,保罗劝勉弟兄姐妹要有恩慈,要有温柔,要存这样的心,而这是我们作神儿女该有的品格和责任。要记得,仁慈不是自动有的,不是因为我们信了耶稣,我们就“自动”变得仁慈,这不是自然而有的性情,而是要努力追求,把它养成一种生活的方式和习惯,提醒自己内心要充满仁慈,因为我们的责任,是要对人仁慈和友善,这是我们作基督徒的责任。
保罗说我们要存有这样的心,但在原文圣经中,存这个字是“穿”的意思,那就是说,我们要像穿衣服的那样,把仁慈的心穿在身上。而在此同时,我们又要脱下那些苦毒的,仇恨的,愤怒的心。我们信了耶稣,重生得救之后,有些事情我们要放弃,但有些事情我们要穿上,而要穿上的,其中一样就是仁慈了。我们要对周围的人有责任感,要对他们友善,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仁慈应该成为我们思想的一部份。就像箴言的作者所提议的,“要系在你颈项上,刻在你心版上”,神渴望看见我们多有善行,渴望我们能够有仁爱和诚实的心。
因此我们得经常问自己:“我们该怎样表达内心的仁慈呢?”一颗仁慈的心,不会只埋藏于心底而不表露在行为上的。我们不但要有仁慈的心,更要有仁慈的行为表现。当然,我们必须先有仁慈的心,所谓“有诸于内而形诸于外”,单是外表的模仿是不行的,当然也不能只放在心里。我们可以表现在言语上,这是最简单的,也算是头一步我们可以做的。箴16:24这样说:“良言如同蜂房,使心觉甘甜,使骨得医治。”也许你会以为这太夸张,言过其实,但其实却有其效用。
箴言又说:“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语暴戾,触动怒气。”言语的表达是很重要的,那是一门极高深的学问,同样的词句,同样的内容,但表达的方式和语气不同,就会造成截然不同的效果,我们真的不可不知,我们要努力学习,学习怎样把内心的仁慈流露在我们的言谈间,使听的人得着益处。要是我们常存一颗仁慈的心,那么无论遇到什么恶劣的环境和事情,我们都能以柔制刚,以静制动,而得到美好的果效。很多时候,争端之所以产生,是因为语气和态度有问题而引起的,只要内心存着仁慈,凡事体谅,包容,问题自然能够化解和消除。
“良言如同蜂房,使心觉甘甜,使骨得医治。”其实,内心的柔和仁慈,能够影响一个人的健康,即使是患病,也能够快点痊愈。那些心中存有苦毒和仇恨的人,因为内心充满起伏不定的情绪,不肯饶恕人,不肯放下心中的成见,所以长期处在压力之下,健康其实是不断受损,因为精神一直处在紧张当中。箴言教导我们要有仁慈的言语,我们的口所出的只要是良言,就自然能够让人感到甘甜和愉快的,也能够使骨获得医治。
我们不但可以透过言语将仁慈的心表达,也可以透过行为和生活表达出来。请我们看诗141:5,这里诗人说:“任凭义人击打我,这算为仁慈;任凭他责备我,这算为头上的膏油。我的头不要躲闪。正在他们行恶的时候,我仍要祈祷。”我们怎样去表达一颗仁慈的心呢?刚才我们所提的是言语,现在谈的是行为表现。我们要用仁慈的心,将一些走错路的人挽回过来,重新引导他们走在正路上,这非要有仁慈的心不可。
经文说“任凭义人击打和责备我,这其实是仁慈的表现。”当有人告诉我们和指出我们所犯的错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呢?是不是为自己辩护,不理会对方抱怎样的动机呢?我们不应该这样。要是对方真的是为着我们的好处,好言相劝的时候,我们应该感到欣喜,因为至少对方是我真正的朋友,是真正关心我的人。他们不是要来伤害我们,或者是不顾我们的感受,他们乃是抱着仁爱的心,要纠正我们的错处,这是符合圣经真理的。他们是把膏油倒在我们的头上,使我们得益的,因为我们需要受纠正,我们需要有人的提醒,甚至是督责,其实每个人都需要,因为我们都不是完全的,我们都各有自己的错,所以需要别人提醒。
但是督责人是要有技巧的,我们不是直接责备对方错了,完全不顾对方的尊严,不理对方的感受,我们要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好意,以及我们对他们的爱,这是很重要的。也许我们都喜欢别人阿謏奉承,周围的人都替我们说好话,说些合我们听的话,迎合我们的话,这是最舒服的,但对我们不一定有好处,因为其中有些话不尽真实。
良药虽然苦口,忠言虽然逆耳,但却对我们的生命有实际的好处,使我们能够看见自己的弱点,得以改正。那些本着仁慈的心来劝谏我们的人,我们要懂得珍惜,因为他们不是讨好我们,只说我们好的一面,而是真正关心我们,愿意看见我们行在神旨意之中的人。然而,惟有一颗仁慈的心,才能够收到这样的果效。这也让我们学习怎样先有一颗仁慈的心,然后才去指出别人的错,到底我们在说别人不对的时候,我们是持怎样的动机和心态呢?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吧,有人掉了东西在地上,你可以袖手旁观,等那个人自己把东西拾起来,你也可以上前去,帮助他把东西拾起来,然后交还给他。这其实很容易做到,一点也不难,问题是我们有没有这样的心,或者说有没有养成这种关怀别人的习惯,以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还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不理别人的事。我们愿意对别人仁慈,可以从小事做起。当对方遇到困难想找人倾诉的时候,我们是否愿意做一个耐心的聆听者,不是急着给对方意见或判断,去操纵对方和整件事情,而是用仁慈的心,让对方有倾诉的机会,藉此舒缓他心中的压力。我要指出的是,仁慈的美德,应该由心中养成,先有真实的仁爱,这样就可以自然的流露出来。
生活中我们有许许多多的方式和机会,去表达心中的仁慈,只要我们稍为留意身边的人,就自然发现,到处都需要援手,到处都有求助的人,我们怎样用行为去表达对他人的友善和仁爱呢?我们可以多作主动,先向前一步,去关心别人的需要,对别人的苦况更敏感,这样我们就可以将仁慈的性情流露出来。
最后一点我要分享的,就是到底我们怎样才可以得着一颗仁慈的心呢?要知道“仁爱”是圣灵所结的果子之一,我们怎样才可以拥有这样的性情呢?其实,当我们相信接受耶稣做救主的那一刻,圣灵就已经进入我们心中,我们就已经有领受了属灵的性情,有了这些美好的本质,像“仁爱,和平,喜乐,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等等,这是因为圣灵在我们里面,而这是祂要透过我们结出来的果子。现在问题是:“到底我们要不要给圣灵机会,顺从圣灵把这些果子结出来呢?”我们已经拥有了这个潜质,但问题是我们愿意让它发挥出来吗?
要是我们渴望生活行为中有仁慈的表现,我们就得留心,不让任何拦阻这仁慈表现的心态或行为有任何机会。像保罗所教导的,我们要“脱下一些不好的,而穿上一些合神心意的”,这样的“脱下”和“穿上”,是我们要刻意去做的。圣灵的果子,或者说仁慈的心,不是自动会有的,不是自然而然的就可以活现出来的,乃要我们依着圣 经的指示,愿意对付自我,愿意舍己顺服圣灵,包括我们脱去和穿上,这样,圣灵才能够在我们生命中结出仁爱的果子来。
另一样我们要做的,是要留意周围有需要的人。我们要是只是在自己的需要,自我的缺乏,自己的问题上留心,我们实在不能对别人产生仁慈的心,因为我们觉得自己也有很多的需要,有很多的缺乏和自己的计划。但是如果我们可以把焦点从自己身上,转移到他人身上,学习关怀别人的需要,表达自己内心的仁慈,神能够帮助我们如何将内心的仁慈,透过言语和行为表达出来。我们求神教导我们如何表达仁慈,神必定会帮助我们。
仁慈的人会说:“那些受伤最深,有最大需要的人,我就得为他们付出时间。”仁慈的人能够看见别人内心的需要,而不单是他们表面的缺乏,他们能够透过别人的眼神,别人的言谈,明白到对方的需要,而给予援助。他们能看见人内心所充满的喜乐或忧愁,有信心或是失落,受伤或是痛苦等等。我们可以学习仁慈,求神把这种美德,圣灵的果子赏赐给我们,让我们在祂仁慈的性情上有分,好让我们可以藉此去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但愿我们马上付诸行动,从现在起,在生活和行为上表达出仁慈的心。
弗4章提醒我们一些能反映我们是属基督的人的特征,29-32节说:“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不要叫神的圣灵担忧,你们原是受了祂的印记,等候得赎的日子来到。一切苦毒、恼恨、忿怒、嚷闹、毁谤,并一切的恶毒,都当从你们中间除掉。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