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这样说:“智慧和眼光是真正的财富。一个人有财富而无智慧和眼光,只会越来越穷;一个人有智慧有眼光,就能使他的财富越来越多。”你同意这句话吗?今天要介绍的小人物是跟投资、智慧和眼光有关的。他是巴西莱。
巴西莱运用他拥有的资源帮助落难中的大卫
记载在撒母耳记下17章和19章的巴西莱,是一位有真智慧有眼光的投资者。基列的罗基琳人巴西莱是一个大富户。他的智慧和眼光表现在他懂得花钱,把握时机利用他拥有的资源,去帮助合神心意的人。
撒母耳记下17章记述:押沙龙叛变,大卫逃离耶路撒冷城,奔往东边约但河的方向。当他们来到玛哈念的时候,一干人等又饥又渴又累,就在这个时候,巴西莱和另外两个人,表达了雪中送炭的慷慨和怜悯。撒母耳记下17:28-29记着巴西莱他们当时:“带着被、褥、盆、碗、瓦器、小麦、大麦、麦面、炒谷、豆子、红豆、炒豆、蜂蜜、奶油、绵羊、奶饼,供给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吃;他们说:‘民在旷野,必饥渴困乏了。’”
巴西莱的为人
从巴西莱带的吃的、喝的、饮食器皿、御寒被褥,足见他的细心;从巴西莱说的话,足见他的怜悯仁厚。他们说:“民在旷野,必饥渴困乏了。”背后表达的不单是对大卫和国家的忠心,更是对落难同胞的同理心。
为什么巴西莱选择帮助大卫而不是押沙龙?
实在巴西莱这样帮助大卫和跟随大卫的人,不是没有风险的。当时叛军押沙龙的军力正占上风,万一大卫落败,曾经帮过大卫的人也不会有好下场。实在大卫落难,巴西莱不闻不问,是比他要付出代价去帮助大卫安全得多。但是巴西莱选择救大卫。这是基于巴西莱的见识和价值观。他不是一个见风转舵的人,他知道大卫是一个跟从神的人。他愿意帮助一个行事为人合神心意的人。他知道大卫是上帝的受膏者,既然如此,他行事就配合上帝的旨意。
巴西莱看自己合乎中道,清楚所追求是什么
巴西莱的智慧和眼光不但表现在把握时机,以拥有的资源帮助合神心意的人,也在于他对自己有合乎中道的评估,对晚年也有良好的规划。
撒母耳记下19:31-39记述叛乱平定之后,大卫预备回耶路撒冷,巴西莱陪同他一同过约旦河,要欢送他。那时巴西莱年纪老迈,已经八十岁了。大卫一心想报答曾经救助他的巴西莱,于是邀请他和自己一同回耶路撒冷,好在京城供养他终老。如果你是巴西莱,你会接受大卫的好意吗?
我们来听听巴西莱的回复。撒母耳记下19:34-37记述巴西莱的话说:“我在世的年日还能有多少,使我与王同上耶路撒冷呢?仆人现在八十岁了,还能尝出饮食的滋味、辨别美恶吗?还能听男女歌唱的声音吗?仆人何必累赘我主我王呢?仆人只要送王过约旦河,王何必赐我这样的恩典呢?求你准我回去,好死在我本城,葬在我父母的墓旁。这里有王的仆人金罕,让他同我主我王过去,可以随意待他。”
从这段话,可见巴西莱拒绝了大卫王的邀请,他不为荣华富贵名利权位所动。他满足于大卫王对他的祝福,他更高兴自己参与了上帝对大卫王的拯救。他真诚地跟王分享自己计划中的善终,是能够在自己的家乡,跟自己重要和熟悉的人一起生活。与其在首都皇宫旁繁华的核心市区享乐,他更想在乡郊农村守着父母的墓终老。简朴生活是他的追求。
引荐年青人去跟随大卫
另一方面,从巴西莱这段话,也看见他的智慧和眼光,不但表现在把握时机帮助合神心意的人,在于对自己的当下和将来有合乎中道的评估和务实的规划,更在于他对年青人的提携和引荐。
巴西莱对大卫说:“这里有王的仆人金罕,让他同我主我王过去,可以随意待他。”
巴西莱放弃了去耶路撒冷享福的机会,却把亲属金罕这个年青人引荐给大卫。这样,巴西莱发挥了他的影响力,将可以从王领受的恩惠福气延伸转让给下一代。
巴西莱对大卫的恩情被记念,也为下一代带来祝福
金罕和巴西莱众子因为巴西莱,得蒙王赐的福。在列王纪上2:8记载大卫临终给所罗门的遗训里,就包括恩待基列人巴西莱的众子。大卫要所罗门常与他们同席吃饭,以记念巴西莱的恩情。可以想像:每当两个家庭在上帝的爱里一同用饭,他们想起的就是巴西莱这位老人留下的见证和榜样。
总结
认识神的心意,做对的事和决定,这就是从神有智慧和眼光,就是拥有真正的财富;善用恩赐和资源帮助别人,能为自己的后代积攒福气。
我们一起祷告:“天父,求赐我智慧和眼光,善用你给的恩赐资源,帮助主的仆人完成你的旨意。帮助我,能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有宽广的心不求回报。求让我能发挥影响力,去祝福下一代。祷告奉主耶稣基督圣名祈求,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