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工作的单位,有没有一些特别谈得来的伙伴呢?如果有,你们有什么共同点呢?是什么令你们惺惺相惜呢?你们有没有一起经历过一些难忘的事呢?
好伙伴是神赐的礼物,能够和你同甘共苦的伙伴,就更是难得。今天要一并介绍三位小人物。他们其实是一位大人物的伙伴。有趣的是这三位小人物在圣经里出现的时候,总是一齐出现的。他们是谁?是先知但以理的三个朋友:哈拿尼雅、米沙利、亚撒利雅。
时代背景及他们共同面对的问题
哈拿尼雅、米沙利、亚撒利雅三个人有许多共同的地方。除了他们都认识但以理,还有就是他们都经历了被掳到异国巴比伦的苦难。
公元前606年,巴比伦人攻入耶路撒冷,将犹大一批贵族精英分子掳到巴比伦去。其中就有哈拿尼雅、米沙利、亚撒利雅和他们的朋友但以理。巴比伦王吩咐太监长在这些被掳的贵族精英里挑几个年少没有残疾、相貌俊美、通达各样学问、知识聪明俱备、足能侍立在巴比伦王宫里的,接受再教育,学习巴比伦迦勒底人的典籍、语言,而哈拿尼雅、米沙利、亚撒利雅和但以理,就这样被选上了。
面对异国的文化冲击
1. 被迫更改原来的名字
他们原来的名字被改成巴比伦人的名字了。本来,“哈拿尼雅”在希伯来文里的意思是“耶和华施恩”,但被迦勒底人改名为“沙得拉”,意思是“我害怕玛度神”(玛度神是巴比伦人的偶像);“米沙利”在希伯来文里意思是“谁像神”,但被迦勒底人改名为“米煞”,意思是“我没有任何价值”;“亚撒利雅”在希伯来文里的意思是“耶和华帮助”,但被迦勒底人改名为“亚伯尼歌”,意思是“神明尼波的仆人”。
2. 被要求在饮食上打破犹大人的禁忌
在外国被改个外国名字,他们还能无奈地接受,可是接下来那个要求,对他们来说可算是挑战他们的底线。巴比伦王将自己的大餐日日的分﹑和他自己喝的酒,分派给他们,要求他们吃喝。而这样对他们来说可是很要命的。因为在犹大人来说,吃喝方面的律例是很重要的规条,必须严格遵守,以标示自己是神子民的身分。现在他们却被要求在饮食上破戒,每天去做得罪神的事。
或许你在工作单位上也试过类似的事吧?被迫着陪喝烈酒和吃祭过偶像的食物。而他们是被要求天天吃喝犹太摩西律法列为污秽的食物。
三友和但以理同心合意,对神忠贞
他们怎么办呢?还好神赐但以理智慧,想出建议,请求委办人员容让他和他三个朋友用不一样的餐单,再察看当中的效果。
如果说但以理一开始就表现出神赐他的智慧,那么哈拿尼雅、米沙利、亚撒利雅就是一开始就表现出对神的忠贞,对朋友的全力支持。要知道,但以理的建议他们可以不附和不支持;万一但以理的建议不获委办接纳,他们全都有可能受到惩罚。但他们三个一开始就同心合意,和但以理稳稳地站在神的一边。在生活细节像饮食这样的小事上,将自己“分别”出来。
在但以理书1章,我们发现哈拿尼雅、米沙利、亚撒利雅这三位小人物,以不用王膳来表明对神的忠心、对朋友的支持。
但以理在紧急关头,先去找他三个朋友,为什么呢?
在但以理书2章,我们再次发现哈拿尼雅、米沙利、亚撒利雅这三位小人物,以同心祷告来面对危难、来服事身边的人。
但以理书2章提到,有一天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做了一个梦,弄得自己心里烦乱,不能入睡,于是派人召来占卜家(术士)、法术师、巫师、占星家等等,要求他们把自己的梦给解出来。若果解不出来,就要把他们包括但以理和三友通通处死。然后但以理书2:17记述但以理去找同伴哈拿尼雅、米沙利、亚撒利雅,请他们祈求天上的神施怜悯,指明奥秘的事,免得但以理、同伴和巴比伦其余的哲士一同灭亡。在他们同心合意的祷告下,神奥秘的事果然在夜间异象中向但以理显明了,也就避免了一次通国哲士大屠杀。哈拿尼雅、米沙利、亚撒利雅和但以理同心祷告的团契生活见证实在美好。
我们大概在工作上遇到极大难关的时候,都会去找伙伴倾诉的。那伙伴的反应是什么呢?是替你打抱不平?是分析问题给你出主意?是责备你无能?那些第一时间和你同心合意地祷告求神开路的,就是你受苦环境中的好同伴!
他们有“即或不然”的信心
哈拿尼雅、米沙利、亚撒利雅这三位小人物最为人所知的见证,出现在但以理书3章。那就是著名的“即或不然”的信心。
尼布甲尼撒王造了一座金像,要通国的人俯伏下拜,否则就要被扔进烈火窑里。几个迦勒底人向巴比伦王控告哈拿尼雅、米沙利、亚撒利雅不敬拜金像,当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在冲冲大怒里把他们三个捉来,问他们,3:16-18记着他们坚定的回复:“尼布甲尼撒啊,这件事我们不必回答你,即便如此,我们所事奉的神能将我们从烈火的窑中救出来。王啊,他也必救我们脱离你的手;即或不然,王啊,你当知道我们决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
他们在巴比伦王面前得胜,为神作了见证
结果他们被扔进比平常更热七倍的烈火炉中。但神差遣天使拯救他们,身体及衣着皆毫发无伤,而尼布甲尼撒王看见火窑中有第四个人与他们在火中同行却没有被烧,就称颂行神迹奇事拯救他们的神。
在1-2章,哈拿尼雅、米沙利、亚撒利雅是多多少少得到但以理的帮助,但是在3章,他们得到的是神自己的帮助。因为他们对神那奉献生命、义无反顾的信,使他们在巴比伦王面前大大得胜,为神作了见证。
总结
真正的“灵友”能在弟兄姊妹受苦时,全力支持、同心的祷告,为荣耀主的名甚至甘愿赴汤蹈火。你有这种“即或不然”的信心吗?你相信在异地文化里,你们同心合意、义无反顾的见证,能使你们足以得胜吗?愿主帮助我们。
我们一起祷告:“天父啊,求使我成为别人的好灵友,在我弟兄姊妹受苦时成为他/她的同伴,以帮助他/她,并荣耀见证你。奉主耶稣名求,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