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根据宋代编篡的《太平御览》所载,古时有一段这样的传说:说是某次海上有三位年纪很大的人,见面之下,大家都询问起年龄来。第一位老人说记得少年的时候,还可以见到盘石那时仍有里面和外面的分界。第二位老人说是当沧海变成桑田的时候,每遇到一次,他便放下一枝筹码暗记着。现在那些筹码已充满了十间房子了。第三位老人说,他的老师吃过了蟠桃之后,把桃核扔在昆仑山脚下面,现在那棵桃树已经生长得和昆仑山一般的高了。

这段故事是一个极荒唐的传说,大概是杜撰故事的人,故意夸示一下自己想象力的丰富,搏取读者的一笑罢了。后人就引用这段神话,把“沧海桑田”四字,代表世事的变化。

 

灵训:你要将天地卷起来,像一件外衣,天地就都改变了。惟有你永不改变,你的年数没有穷尽。(来1:12)

今天这世界,瞬息万变,令人触目心惊。可是我们不要忘记:“洪水泛滥之时,耶和华仍坐着为王;耶和华坐着为王,直到永远。”(诗29:10)“他改变时候、日期、废王、立王。”(但2:21)国家的兴亡如此,个人的遭遇也如此。

像但以理这样一个亡国的俘虏,竟然能在尼布甲尼撒的王宫内,被扶养起来,能在王前蒙宠──“王高抬但以理,赏赐他许多上等礼物,派他管理巴比伦全省,又立他为总理,掌管巴比伦的一切哲士。”(但2:48)但好景不常,曾几何时,这位显赫一时的但以理被人遗弃了!尼布甲尼撒死后,他的儿子摄政,让他的孙子伯沙撒掌了权。伯沙撒接位以后,盛气凌人、自大狂傲、目中无神,当然也不把但以理放在眼里;因此,但以理就被罢免。但以理的名,不久也在人的脑海里淡忘了。但以理自从得志高升,到他失意赋闲,都显出他的修养之深。或得或失,总是怡然自得,处之泰然。等大利乌作王时,他立但以理为总长,王又想立他治理通国。这样,但以理以后的地位比以前更高。

由但以理书,我们看到政治舞台之冷酷无情。朝为座上客,夕为阶下囚。一个上台,一个下去。一个升高,一个降卑。政海浮沉,人事变迁。世事真是“沧海桑田”,但主却永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