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了解在耶和华殿中的歌唱者该有的态度
大家赞美的时候,能投入到与神同在的美好之中吗?还是会容易走神,或者把赞美时间当作等人、学习新歌的时间?
2. 赞美的意义
a. 赞美是称赞上帝的属性、感谢祂的救恩,还有祝福祂。
b. 赞美的时候能够被神的爱充满、触摸、修复。
3. 赞美的态度
我们需要专注于神本身,要努力的将自己全部献上;不是着眼于音乐多美好,也不是专注于自己的感受。
4. 大卫选拔三个人,在耶和华殿中管理歌唱的事
历代志上6:31-32:“约柜安设之后,大卫派人在耶和华殿中管理歌唱的事。他们就在会幕前当歌唱的差,及至所罗门在耶路撒冷建造了耶和华的殿,他们便按着班次供职。”
历代志上6章出现了三个人名:希幔、亚萨、以探。这三人在大卫将约柜从俄别·以东的家搬回大卫城里的时候参与赞美事奉的人。16章后“以探”的名字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耶杜顿”。有圣经研究认为“耶杜顿”就是“以探”。
历代志上15:16-17:“大卫吩咐利未人的族长,派他们歌唱的弟兄用琴瑟和钹作乐,欢欢喜喜地大声歌颂。于是利未人派约珥的儿子希幔和他弟兄中比利家的儿子亚萨,并他们族弟兄米拉利子孙里古沙雅的儿子以探。”
5. 三个人的共通点
a. 希幔:谦卑的音乐家。他是约珥的儿子、撒母耳的孙子(历代志上6:33)。撒母耳是最后一位士师和先知,曾膏抹以色列第一、二位王。初期亚萨在希幔的右边供职,以探在左边供职。在历代志下25章开始,亚萨的名字就在前头的位置。希幔没有埋怨,而是继续跟他们一起服事,因为他了解到在圣殿赞美是多么宝贵。
b. 亚萨:诚实的音乐家。他最初在希幔的右边供职,后来成为利未人的带领者。历代志上25:6:“都归他们父亲指教,在耶和华的殿唱歌、敲钹、弹琴、鼓瑟,办神殿的事务。亚萨、耶杜顿、希幔都是王所命定的。”
从他所写的十二个诗篇可以看到他是个诚实人。诗篇50、73-83篇都是他写的。诗篇73:1-3:“神实在恩待以色列那些清心的人!至于我,我的脚几乎失闪;我的脚险些滑跌。我见恶人和狂傲人享平安就心怀不平。”亚萨把自己心怀不平、让自己差点跌倒的事都全部告诉上帝。他没有放弃亲近神,在进到圣所里的时候得到了答案。诗篇73:25-28:“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谁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慕的。我的肉体和我的心肠衰残;但神是我心里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远。远离你的,必要死亡;凡离弃你行邪淫的,你都灭绝了。但我亲近神是与我有益;我以主耶和华为我的避难所,好叫我述说你一切的作为。”
亚萨相信亲近圣所能得到来自神的回应,所以在历代志上16:37提到:“大卫派亚萨和他的弟兄在约柜前常常事奉耶和华,一日尽一日的职分;”相信大卫能看到亚萨的诚实,所以派他和弟兄在约柜前事奉耶和华。
c. 耶杜顿:优秀的音乐家。很多圣经研究者认为以探和耶杜顿是同一人。诗篇39篇的标题是“大卫的诗,交与伶长耶杜顿”。伶长用今天的用词就是指挥、班长。“交与伶长耶杜顿”就是交给耶杜顿带领诗班演唱的意思。
小结:赞美敬拜者的三个应该具备的特质:谦卑、诚实、音乐的专业性。
6. 总结
如何进行亲近神的操练?
a. 每天抽出时间亲近神
i. 赞美
ii. 认罪悔改
iii. 感恩
iv. 祷告
每次祷告时,不要马上把需求说出来,而是先赞美神,比如唱喜欢的诗歌;在祷告中观察自己有没有不合符神心意的地方,或有应该悔改的地方;献上感恩,最后把自己的需求带到上帝面前祷告。因为我们的祷告越符合神的心意,就越能得到神的拯救和回应。
b. 有多种的敬拜体验
例子:今天可以有个人的敬拜,明天参加教会的祷告会,后天有家庭敬拜。
每天有不同的敬拜体验,能长久的做亲近神的操练。
c. 周日敬拜前的准备
例子:周六提前完成作业,准备要穿的衣服、奉献等等,减少周日感到匆忙紧张。
d. 靠耶稣的能力,乐意聚集
圣经箴言说“一根棍子容易折断,三根棍子不容易折断”。如果我们老是一个人,感受到的可能是微弱的力量,如果是两三个人一起聚集互相祷告支持、温暖的交流,分享自己的软弱,就会有一家人温暖的体验。
e. 以感恩的心吸收散漫、不专心的因素
i. 不要被周围的人否定的话语刺激,让自己变得很敏感;以宽广的心来克服挑战和搅扰。
ii. 在各样问题出现的时候,求神给我们感恩的眼光,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感恩的理由,顺利度过艰难的时刻。
f. 熟悉敬拜限制的操练
i. 刚开始操练亲近神的时候可能会比较难,可是不要放弃。积累经验之后就可能比较容易进入到亲近神的状态,赞美时容易集中,可以感受到主的同在。
ii. 难以集中的时候祷告求神帮助我们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