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查考比喻的三大步骤
1.1. 找出比喻的上文下理
在一个比喻的上下文中,我们往往可以找到和这个比喻有关的重要资料,譬如这个比喻的人是谁,对象是谁?为什么要讲这个比喻?它的目的和中心教训又是什么呢?
1.2. 找出比喻的中心教训
一个比喻只有一个中心教训,在解释比喻的时候,是不用过分着重地解释比喻细节的,因为这些细节只是陪衬,没有什么代表性的。
比喻会引用很多当时日常生活的习惯或者风俗,有时候也会引用一些特别的人物譬如撒玛利亚人等等,我们对这些资料就要有充份的了解,如果不是的话,是不可能准确地解释比喻的内容的。
1.3. 找出比喻当中的属灵真理
这是融会贯通后的总结,也是最难的一部分。
2. 查考举例:士9:8-15
这段经文出现很多树木,譬如橄榄树、无花果树、葡萄树、黎巴嫩的香柏树,另外还有荆棘等等。这些树都属于比喻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意思。
2.1. 士9:8-15的上文
这是约坦向示剑人说的一个比喻,当时是士师时期,涉及的士师是耶路巴力,即是基甸,约坦就是基甸的小儿子。
基甸曾经拯救以色列人脱离仇敌的手,所以,以色列人要求基甸和他的子孙,负起管理他们的责任,基甸不同意这个决定,但是基甸死后,他的儿子亚比米勒野心勃勃地想要作以色列人的领袖,于是跑回出生的地方示剑那里收买人心。
士9:1-6详细记载了亚比米勒收买示剑人的经过,当时有不少以色列人归向他,也有人从巴力的庙里拿出银子给他,于是亚比米勒用这些钱雇了一些人来跟随他。
但是亚比米勒却将他七十个亲兄弟杀掉作为自己登基的祭品,只有基甸的小儿子约坦逃脱了。当有人把亚比米勒在示剑自立为王的事告诉约坦后,他就去基利心山顶,向众人说起了这个比喻。讲完了这个比喻之后,约坦因为害怕亚比米勒,便逃到比珥住在那里。
2.2. 比喻的中心思想
9:8说:“有一时树木要膏一树为王”。这种藉植物讲话和行动的寓言,在当时东方民族中是非常普遍的,而橄榄树、无花果树和葡萄树都是巴勒斯坦地常见的树本,所结的果实是他们生活的必须品。至于荆棘,是巴勒斯坦山区经常见的植物,不但不能结果子,更长满了刺,妨碍农作物生长。在这个比喻中,荆棘便能适切地比喻亚比米勒。
约坦所说的这个比喻,是影射示剑人立亚比米勒为王的事情。当橄榄树、无花果树和葡萄树被邀请作王的时候,它们都拒绝了,只愿意在自己本来的岗位上尽它们的本分,就是结出果子使人得益处。
对比之下,荆棘的态度就不同了,荆棘不自量力地要其他树膏他作王,并且威胁说,如果它们拒绝这样做,便要烧灭黎巴嫩的香柏树。黎巴嫩的香柏树是最有价值的树,代表着示剑的领袖们(参士9:20)。
2.3. 士9:8-15的下文──即士9:16-20
这段经文详细地解释了这个比喻,让我们很容易掌握比喻的中心。约坦透过比喻,指出示剑人推举亚比米勒这种行动是愚蠢的、是不理智的,将会带来可悲的后果。如果再往下看经文,就知道示剑人和亚比米勒后来反目成仇了,彼此想得怎样攻击对方。
故事的结果也告诉我们,示剑人协助杀死基甸七十个儿女的行动的确是愚蠢的。因为到了后来,亚比米勒和跟随他的人,把树枝堆在示剑人躲藏的巴力庙中,烧死了大约一千人。
亚比米勒也得到报应,他被一个妇人用磨石打破脑骨,在临死前,为了不让人笑话,吩咐为他拿兵器的少年人把他刺死,以免被人议论,因为一个士兵死在妇人手下,是非常羞辱的事情。
2.4. 中心教训
就是指责示剑人的行动是愚蠢的,会带来可悲的后果。至于比喻中的其他细节,譬如橄榄树、无花果树和葡萄树分别是指什么,这是不需要解释的。
2.5. 找出属灵真理
这个比喻最主要的学习,是求神教导我们怎样像橄榄树、无花果树和葡萄树那样忠心,在神安排自己站的岗位上尽忠,不要像荆棘那样妄自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