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以下经文皆采用《2010和合本修订版》。

第72句:主光照耀,扫罗归主

扫罗不断威吓主的门徒,见大祭司,要求发信给大马士革的各会堂,如果找到信主的,不论男女都让他捆绑带到耶路撒冷。可是,这趟旅程却完全改变了他的生命和人生方向。徒9:3-4、8、17、27:“扫罗在途中,将到大马士革的时候,忽然有一道光从天上下来,四面照射着他,他就仆倒在地,听见有声音对他说:‘扫罗!扫罗!你为什么迫害我?’……扫罗从地上起来,睁开眼睛,竟不能看见什么。有人拉他的手,领他进了大马士革。……亚拿尼亚就去了,进入那家,把手按在扫罗身上,说:‘扫罗弟兄,在你来的路上向你显现的主,就是耶稣,打发我来,叫你能再看得见,又被圣灵充满。’……只有巴拿巴接待他,领他去见使徒,把他在路上怎么看见主,主怎么向他说话,他在大马士革怎么奉耶稣的名放胆传道,都述说出来。”
对犹太人来说,同时遇见强光和听到声音,意味着这是神的启示(路2:9-10)。虽然扫罗没有直接逼迫耶稣,但是,扫罗残害教会,就等于是残害基督的身体,所以耶稣说扫罗迫害他。耶稣把自己跟他的子民完全联结起来。后来,扫罗在亚拿尼亚的帮助下悔改,并在各会堂宣讲耶稣是神的儿子。复活主在往大马士革路上向扫罗显现时,同时呼召他成为外邦人的使徒。我们从加1:17-18知道后来扫罗去了亚拉伯,在那里过了三年,然后回耶路撒冷,得巴拿巴引荐,得以去见使徒们

思考题
从扫罗的改变,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改变,必须圣灵动工、神光照。此外,要投入事奉,还需要其他人,例如亚拿尼亚和巴拿巴的关心、接纳和鼓励。我们每一个都可以成为另一个亚拿尼亚,把人带到主面前;都可以成为另一个巴拿巴,把人带到弟兄姊妹中间。你愿意成为“亚拿尼亚”、“巴拿巴”吗?

第73句:悦纳外邦,神国拓展

初期教会信徒差不多全是犹太人,也没有迹象显示他们会接纳外邦人。因此,神就是用一些个时间教导教会,他愿意让万民得救。
首先,徒8章告诉我们,耶路撒冷教会大遭逼迫,信徒四散,他们于是有机会向非犹太人传福音。他们在撒玛利亚传道;执事腓利更在圣灵的带领下使一个埃塞俄比亚(埃提阿伯)的太监信主。后来腓利又去了有犹太人和外邦人居住的该撒利亚(凯撒利亚)传福音。
在徒10章也记载了神如何让彼得知道,外邦人也可以成为教会的一分子。对犹太人来说,遵守割礼和饮食条例(只吃“洁净”的食物),是遵守律法,尊重神的表现。神也就用一件关于饮食的事,去改变教会领袖彼得的想法。
徒10:11-16、34-35:“看见天开了,有一块好像大布的东西降下,四角吊着缒在地上,里面有地上各样四脚的走兽、爬虫和天上的飞鸟。又有声音对他说:‘彼得,起来!宰了吃。’彼得却说:‘主啊,绝对不可!凡污俗和不洁净的东西,我从来没有吃过。’第二次有声音再对他说:‘神所洁净的,你不可当作污俗的。’这样一连三次,那东西随即收回天上去了。……彼得开口说:‘我真的看出神是不偏待人的。不但如此,在各国中那敬畏他而行义的人都为他所悦纳。’”
在彼得所见的异象里,神吩咐他吃布上的动物。可彼得一看见,就知道这些食物是被利11章、申14章定义为“不洁净”的食物,不敢吃。这对犹太人来说,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于是神为彼得开窍,神所“洁净”的,他不可当作“不洁净”。实在动物只是象征,神所指向的是人。因为在犹太人心里,外邦人就是“不洁净”。但是,现在神定外邦人为“洁净”,告诉彼得:外邦人可以像犹太人那样信主和得着永生。这对彼得和其他犹太人来说,是一个难以接受的事情。但是彼得顺服圣灵的带领,来到哥尼流家,向他们一家讲述福音,当时又看到圣灵降临在听道的人身上。这些奇妙的经历,让彼得确实知道,神悦纳外邦的心意。彼得后来更忠心地在耶路撒冷的信徒面前辩明这事(徒11:1-18)。
可见神通过三件大事令教会认识他悦纳万民:
1. 耶路撒冷教会大遭逼迫,信徒四散,到撒玛利亚和其他地方传福音。
2. 扫罗悔改归主。神拣选扫罗成为专向外邦人传福音的使徒。
3. 神吩咐彼得到哥尼流家中传道。神先改变彼得,也让跟随彼得同去的几个弟兄清楚看见一切,好让彼得能得到其余使徒的祝福和支持。神要教会知道,神也赐恩给外邦人,叫他们也可以悔改得生(徒11:18)。
因人顺服神回应圣灵四散传福音;因神预备训练宣教士;因彼得改变固有的观念和明白神的心意,犹太人以外的外邦人得以听闻福音,建立教会,神的国度得以拓展。在使徒行传的开头,我们读到教会在耶路撒冷发展,在使徒行传最后一章,我们读到教会已经发展到罗马。
福音所及的一个地方,就是安提阿。安提阿后来成了初代教会一个重要的差传基地。

第74句:安提阿城,巴保牧养初信

徒11:19上、21-23、25-26:“那些因司提反的事遭患难而四处分散的门徒,直走到腓尼基、塞浦路斯和安提阿。……主的手与他们同在,信而归主的人数很多。这风声传到耶路撒冷教会的人耳中,他们就打发巴拿巴到安提阿去。他到了那里,看见神所赐的恩就欢喜,劝勉众人要立定心志,恒久靠主。……他又往大数去找扫罗,找着了,就带他到安提阿去。他们足有一年和教会一同聚集,教导了许多人。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开始的。”
1. 安提阿:位于耶路撒冷以北大约五百多公里,是罗马辖区叙利亚名城,罗马帝国的第三大的城市。安提阿一带地区有许多说希腊话的犹太人聚居,是个有不同文化交汇的城市。
2. 福音如何进入安提阿:司提反遭害后,好些门徒来到安提阿传福音,有好些犹太人和希腊人都信了主。一开始门徒只向犹太人讲道,后来有少部分人愿意承担跨文化宣教工作,这样福音进入了希腊人的群体。这时耶路撒冷教会差派巴拿巴去鼓励他们。巴拿巴擅长建立、栽培、劝勉安慰信徒。他不单鼓励安提阿初信者,还专程去大数找扫罗来安提阿,一起教导教会初信者。巴拿巴和保罗用了一年时间牧养,使初信灵命茁壮成长。信基督的人首先被称为基督徒,就是在安提阿这个地方(徒11:26)。
3. 应用:安提阿是由一群没有名望的弟兄姊妹建立起来的。(就是十二使徒,开始也没有半点声望。只是主耶稣拣选他们、以言行身教培育他们、又使用他们。)安提阿教会的初信者有巴拿巴和保罗用心栽培、牧养,灵命就越加健康。如果每个初信肢体都能够恒常祷告,读经,他们跟主的关系就会日渐深厚,就能恒久靠主。但他们需要有成熟的弟兄姊妹去到他们中间,教导他们、陪伴他们读经、祷告,把神的话语教导他们,让他们借着学习和遵守神的话,变得更像主,成为真正跟随基督的人。这都需要花上时间和爱心。你愿意成为一个栽培初信的人,让他们成为一个扎实的基督徒吗?

第75句:圣灵说:为我分派

徒13:1-3:“在安提阿的教会中,有几位先知和教师,就是巴拿巴和称为尼结的西面、古利奈人路求,与希律分封王一起长大的马念,和扫罗。他们在事奉主和禁食的时候,圣灵说:‘要为我分派巴拿巴和扫罗去做我召他们做的工作。’于是他们禁食祷告后,给巴拿巴和扫罗按手,然后派遣他们走了。”
1. 安提阿教会五领袖:巴拿巴显然最重要,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从耶路撒冷教会派去安提阿做牧养工作的重点领导牧者。
称为尼结的西面:尼结的拉丁语是“黑”的意思,但西面是犹太人的名字,所以他很可能是进了犹太教,后来信靠耶稣的非洲裔信徒。
古利奈人路求应该也是黑人,因为古利奈是北非的地方。
马念和希律分封王一起长大,该有不错的社会地位。
扫罗当时还不是闻名的宣教士,他只是被巴拿巴从大数找来一起做牧养工作的传道人。
2. 教会的同心顺服:这样一个由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组成的教会领袖团队,却可以同心事主,一同禁食祷告。最难得的是他们在禁食祷告中,从圣灵领受到分派巴拿巴和扫罗出去宣教,各人都顺服圣灵。扫罗等到神的时候到了,就要行动;巴拿巴纵可能有不舍,也要出发;其他领袖也愿意放手,让教会最优秀的牧者出去。这两位可是一手培育他们教会成长的人啊!当一个教会的核心领袖离开,肯定会为教会带来人手的紧张,情感的不舍,甚至领导的危机。可是,教会就这样顺服圣灵,差派他们出去。
3. 认识神呼召人出去宣教的几个特点:
3.1. 呼召不单是个人的,也有团队印证:圣灵不单对扫罗和巴拿巴说话,也对教会的其他领袖说话。今天,我们希望知道神的心意,其中一个方法就是看圣灵有没有把同样的感动和引导放在不同的人心里,彼此印证。
3.2. 呼召的落实,往往须要装备和等候:虽然保罗在大马士革的路上,已经知道他要在外邦人当中作工(徒26:17-18),但到真正出发,确是十多年之后的事。很多神仆在为神作工之前,神都会先让他有充足装备。或许神呼召你做某项事工,但你还未预备好。因此,现在就要在神的话语上装备自己,让神陶造生命,学习与人相处,并且做好目前的本分。
3.3. 宣教的呼召往往临到那些已经开始事奉,并在教会里作领导的人身上:不要太快把巨大的责任交给初信,他们需要时间成长和预备。教会也要预备,并要好好地照顾培养的工人。

思考题
保罗、亚拿尼亚、巴拿巴,这三个人里,你目前最希望以谁作榜样,靠着圣灵效法他,建立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