钥句:“彼得就开口说:‘我真看出神是不偏待人。原来,各国中那敬畏主、行义的人都为主所悦纳。”(使徒行传10:34-35)
你试过蒙神光照引导,让你看清一些你曾经错误看待,或是看得不透彻的事吗?我们的主耶稣,常常会校正我们一些想法,好让我们更加明白祂的心意,更能够以祂的眼光,正确地看人、看事。今天我们就要从彼得的“看见”,来认识神的心意。
使徒行传10:34-35这样记着彼得的新发现:“彼得就开口说:‘我真看出神是不偏待人。原来,各国中那敬畏主、行义的人都为主所悦纳。”为什么彼得说他是“真看出”?他这样说就代表他过去一直没有看清楚。到底他是怎样真看出来“神不偏待人、各国中敬畏主、行义的人都为主所悦纳”呢?这就要从神的引导说起。
圣灵奇妙地引导彼得
使徒行传10:5-6记录彼得当时在约帕,住在海边一个硝皮匠西门的家里,房子在海边上。地点是“约帕”,又两次提到“海边”,不知道会不会让你想起许多年前,先知约拿曾在这里坐船去他施,逃避神的呼召和命令。这回彼得在约帕的海边,又会遇到什么事呢?
彼得住在海边一个硝皮匠西门的家里。西门的职业是硝皮匠,也就是制造皮革的工匠;由于工作涉及处理动物的尸体,按犹大律法(民数记19:11-13),他们是不洁净的。不洁净的不能在城内居住,加上工作时产生出来的臭味,只得住在城外靠海边的地方。彼得愿意住在硝皮匠家中,说明他不拘小节,心胸开阔。可是作为犹太人他还是有文化上的偏执想法。神就选在约帕这特别的地方,引导彼得明白祂对外邦人的心意。
彼得看见异象,但他并不明白何意
使徒行传10:9-16:“彼得约在午正,上房顶去祷告,觉得饿了,想要吃。那家的人正预备饭的时候,彼得魂游象外,看见天开了,有一物降下,好像一块大布,系着四角,缒在地上,里面有地上各样四足的走兽和昆虫,并天上的飞鸟;又有声音向他说:‘彼得,起来,宰了吃!’彼得却说:‘主啊,这是不可的!凡俗物和不洁净的物,我从来没有吃过。’第二次有声音向他说:‘神所洁净的,你不可当作俗物。’”这样一连三次,那物随即收回天上去了。”
根据犹太律法利未记11:46-47,走兽、昆虫和飞鸟等食物,在信仰规矩上是分为“洁净”和“不洁净”的。这饮食条例,用意在使犹太人和外邦人有所分别,归神为圣。犹太人应该只吃“洁净”的食物,以免沾污自己,不能敬拜神。彼得是犹太人,对律法相当熟悉,不敢做些触犯传统的事。可是在异象里,神却三次说要彼得吃这些食物,表示旧的限制已经被新的恩典取代,犹太人和外邦人之间的分歧和界线,已经被打破了。只要信靠耶稣,外邦人也可以成为神的儿女。
神要彼得吃那些食物的时候,彼得不明白。这样他和神来来回回三番对话,始终不能打破旧的思想框框。
圣灵引导彼得要到哥尼流家中讲解福音
彼得还在思想那异象,从外邦人哥尼流打发来的三个人已经找到门口,要他到哥尼流家中讲述神要藉彼得去说的话。原来就在彼得见异象前不久,敬虔的外邦人哥尼流在祷告中已经蒙主启示,要派人去找彼得,请彼得到他家讲解福音了。
彼得听了从哥尼流派来的使者的请求,开始明白发生什么事,终于顺服圣灵的带领和神的教导,行动了。
他先是请这些外邦人进入犹太人西门的家,和他们同住一天。
第二天,就和几位约帕的弟兄一同离开犹太人西门的家,去到外邦人哥尼流的家。
第三天,彼得他们进入凯撒利亞。这西泽利亚,就是曾向外邦人衣索匹亚太监传福音的腓利执事传福音驻足之地(使徒行传8:40)。
犹太人和外邦人亲近来往是不合律法的
彼得一到哥尼流的家,就看见哥尼流已请了他的亲属密友等候他们要等候听福音。
使徒行传10:28-29记彼得的话说:“你们知道,犹太人和别国的人亲近来往本是不合例的,但神已经指示我,无论什么人都不可看作俗而不洁净的。所以我被请的时候,就不推辞而来。”使徒行传10:34-43,彼得开始布道宣讲耶稣,他的引言正是他的新看见:“我真看出神是不偏待人。原来,各国中那敬畏主、行义的人都为主所悦纳。”然后讲明耶稣这位万有的主所成就的救恩,带出凡信耶稣的人必因耶稣的名得蒙赦罪。
真正清楚神爱世上所有人,不单单是犹太人
正说着,圣灵就临到这些渴慕真理听道的人中,彼得更为哥尼流施洗。后来彼得因哥尼流这事曾受其他门徒攻击,但他也能够在耶路撒冷大会中为他所行的辩护。为什么彼得可以这么坚定地宣告他的领受?那是因为神实实在在一步步开他的眼界,让彼得清清楚楚知道神爱世人。好一句“我真看出神是不偏待人”有了正确的看见,就有正确的态度和行为。
反思和应用:突破成见和框框,顺服主新的带领
很多时候,我们的成见和传统的框框,让我们看不见,又或者看错,就常常会限制神的工作。甚至有时我们太主观,就是多次听见神的话,也要反驳,去拒绝主新的带领。感恩,彼得在与神连番对谈中,最后都顺服,甘心被主剪去他的固执偏见,但愿我们也能在与主对话中,有所看见、有真看见、又顺服主,让圣灵带领、更新变化我们的生命,行出神的旨意,开展新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