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诗篇37:1-11(和修版)
37:1 不要为作恶的心怀不平,也不要嫉妒那行不义的人。
37:2 因为他们如草快被割下,又如绿色的嫩草快要枯干。
37:3 你当倚靠耶和华而行善,安居地上,以他的信实为粮;
37:4 又当以耶和华为乐,他就将你心里所求的赐给你。
37:5 当将你的道路交托耶和华,并倚靠他,他就必成全。
37:6 他要使你的公义如光发出,使你的公平明如正午。
37:7 你当安心倚靠耶和华,耐性等候他,不要因那道路通达的和那恶谋成就的心怀不平。
37:8 当止住怒气,离弃愤怒;不要心怀不平,以致作恶。
37:9 因为作恶的必被剪除;惟有等候耶和华的必承受土地。
37:10 还有片时,恶人要归于无有;你就是细察他的住处,也不存在。
37:11 但谦卑的人必承受土地,以丰盛的平安为乐。
信息
诗篇37篇是一首不完整的字母诗,它是集合智慧诗、训诲诗、信靠诗和律法诗的精神于一身的诗。这首诗有很多命令式语句,例如:不要为作恶的心怀不平……当以耶和华为乐等。并且以传统的报应神学和土地神学来论述和对比恶人与义人的终局:第一节已经开宗明义指出恶人枯干的状况,也在9、11、22、29和34节,多次提到等候耶和华的人、义人和谦卑人等等,都必会承受土地。
诗人大卫在第1节提醒读者和听众,当看到正在作恶的恶人的时候,不要心怀不平,也不要因为看见正在行不义的人而心生嫉妒。接着,大卫在第2节,以“草”来形容恶人和不义的人的结局,他们的结局就是枯干。《和合本圣经》将枯干翻译作“被割下”,而《新译本圣经》的翻译更接近希伯来文,在诗篇37:2:“因为他们好像草快要枯干,像即将凋萎的青草”。“枯干”和“凋萎”是同义词,都可以用“凋谢”来表达;凋谢是一个过程,当一棵植物“被割下”,就“开始”它枯干的历程。
看到正在作恶的恶人时会心怀不平,是人之常情。心怀不平这个词语分别在诗篇37:1、7、8出现,心怀不平的意思就是心中涌现怒气;就是看到恶人的时候,心中就怒气汹涌。另外,见到不义的人行恶,人也会产生嫉妒的感受。嫉妒就是不值恶人所为,并且妒忌恶人从恶行中得到好处,一帆风顺。最精辟的描述恶人风生水起的经文,莫过于诗篇73:3-12的描述,诗人甚至在第13节反问自己为何仍然要持守公义。当我们将诗篇37篇和73篇用互相参照的方式来研读,就可以更加了解诗人心怀不平的挣扎。
看到正在行不义的人心生嫉妒也是常有的情况。不过,当见到恶人得势、风生水起,不要嫉妒,甚至羡慕恶人一时风光而学效他们作恶。诗人在第8节警告读者和听众:《新译本圣经》的翻译这样说:“你要抑制怒气,消除烈怒;不要心怀不平,那只会导致你作恶”。经文告诉我们,心怀不平,嫉妒和发怒,到最后是会导致作恶的,是一个因果成长的过程。
当看到恶人和不义的人的时候,我们要检视自己的内心世界,特别是自己的怒气:要抑制怒气,消除烈怒。愤怒蕴含很大的力量,当怒火中烧,不受控制而爆发时,就会产生破坏的力量。恶人的恶引发了周遭的人愤怒,人们会渴望恶人遭报,那可能会很容易陷入以恶报恶的泥沼中;也有可能想替天行道,或者是替上帝行道,制止邪恶,因而产生自以为义、自封为终极法官(就是以自己为神)的危机。
哪里没有恶人或者行不义的罪人呢?答案是没有。一方面,每一个人,包括你和我,都有“恶”的因子,例如:写诗篇37篇的大卫,撒母耳记下11章记载了他如何侵害乌利亚的家庭,撒母耳记下24章及歷代志上21章也提到他因为自己数点人口而连累百姓受害。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是不可能够活在没有恶人的地方,当我们看到恶人或者行不义的人一帆风顺、风生水起,甚至受恶人欺压,便要留心自己会否也踏上远离上主的恶人之路;而恶人生命终必会枯干,也正正是因为他们离开了上主、离开了生命的根源。
思考与实践
1. 我最近有看见恶人得势、义人受欺压的情况吗?我心里会否心怀不平,产生嫉妒、愤怒,甚至想学恶人行恶,以恶报恶呢?
2. 我是否愿意作一个等候耶和华和谦卑的义人,将我所要追讨的公义交托耶和华,由祂来作终极审判呢?
金句:诗篇37:8-9(和修版)
“当止住怒气,离弃愤怒;不要心怀不平,以致作恶。因为作恶的必被剪除;惟有等候耶和华的必承受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