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读经:以赛亚书50:4-9上(和修本)
50:4 主耶和华赐我受教者的舌头,使我知道怎样用言语扶助疲乏的人。主每天早晨唤醒,唤醒我的耳朵,使我能听,像受教者一样。
50:5 主耶和华开启我的耳朵,我并未违背,也未退后。
50:6 人打我的背,我任他打;人拔我两颊的胡须,我由他拔;人侮辱我,向我吐唾沫,我并不掩面。
50:7 主耶和华必帮助我,所以我不抱愧。我硬着脸面好像坚石,也知道我必不致蒙羞。
50:8 称我为义的与我相近;谁与我争论,让我们来对质;谁与我作对,让他近前来吧!
50:9 看哪,主耶和华必帮助我,谁能定我有罪呢?

信息
今个主日是预苦期第六个主日,同时是“棕枝主日”(Palm Sunday),记念主耶稣光荣进入耶路撒冷的事迹,“圣周”于由当天正式开始。未来几天的灵修经文,亦都是来自今个主日的经课。

主耶稣将要骑着驴驹光荣地进入耶路撒冷,但是,与这首仆人之歌的描述却出现明显的落差,50:6说,这位仆人被打、被拔走胡须,被侮辱,一点也不光荣。另外,50:1有一个很不自然的表达:“赐我受教者的舌头。”受教的,应该是心、是耳;若与舌头有关的,可以是伶俐、善辩,或者沉默、安静,但怎会是受教呢?

基督以王者的身分进入耶路撒冷,不是应该骑着俊马吗?为何会选驴驹呢?首先,王骑驴进城,具有以色列的历史传统。另外,按撒迦利亚书9:9下的记载:“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他是公义的,并且施行拯救,谦和地骑着驴,骑着小驴,驴的驹子。”留意,主所骑的是驴驹,不是驴,而是小驴,这完全反映了“谦和”的形象。

说到谦和,我们可能想到谦恭、有礼,但主的谦和,是绝对的谦卑──放下自我。主进入耶路撒冷的时候,群众前呼后拥,庆贺君王进来,但基督的“放下自我”,并不是去听从百姓的心意。祂虽然与天父同等,却选择在天父面前放下自我,在路加福音22:42看到,祂已经作出决定,“不是照我的意愿,而是要成全你的旨意。”祂选择一个受教的舌头,就是不再说祂想说的话,而是单单传递天父的说话。

思考与实践
1. “受教者的舌头”是什么意思呢?
2. 我有时候会在某些不适当的场合说太多话吗?例如:在亲友心灵需要安慰的时候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开会的时候总禁不住发言而没有听取他人的意见、又或者在带领诗歌敬拜的时候说很多话,但没有让肢体投入唱诗和感受歌词的内容。

金句:以赛亚书50:4(和修本)
“主耶和华赐我受教者的舌头,使我知道怎样用言语扶助疲乏的人。主每天早晨唤醒,唤醒我的耳朵,使我能听,像受教者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