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圣周周三

读经:约翰福音13:21-32(和修本)
13:21 耶稣说了这些话,心里忧愁,于是明确地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
13:22 门徒彼此相看,猜不出他说的是谁。
13:23 门徒中有一个人,是耶稣所爱的,侧身挨近耶稣的胸怀。
13:24 西门‧彼得就对这个人示意,要问耶稣是指着谁说的。
13:25 于是那人紧靠着耶稣的胸膛,问他:“主啊,是谁呢?”
13:26 耶稣回答:“我蘸一点饼给谁,就是谁。”耶稣就蘸了一点饼,递给加略人西门的儿子犹大。
13:27 他接了那饼以后,撒但就进入他的心。于是耶稣对他说:“你要做的,快做吧!”
13:28 同席的人没有一个知道耶稣为什么对他说这话。
13:29 有人因犹大管钱囊,以为耶稣是对他说“你去买我们过节所需要的东西”,或是叫他拿些什么给穷人。
13:30 犹大受了那点饼以后立刻出去。那时候是夜间了。
13:31 犹大出去后,耶稣说:“如今人子得了荣耀,神在人子身上也得了荣耀。
13:32 如果神因人子得了荣耀,神也要因自己荣耀人子,并且要立刻荣耀他。”

信息
今天经文的主角,除了主耶稣,可以算是出卖主的犹大。普遍认为他十恶不赦,为小便宜出卖主,但是今天,希望尝试从多个角度来认识这个人。

第一,他是挺能干和颇有主见的:有时候,一些肢体说笑的表示,如果若教会的活动要他们来做财政的话,一定会令到账目混乱不堪,因为,管钱是要有一定能力的。另外,当时门徒当中还有一位“专业人士”──就是税吏利未,大家选了犹大来负责管钱,多少反映出他是颇能干的。而当马利亚似乎“浪费”了香膏的时候,犹大质疑说:“为何不卖三百多个银币赒济穷人?”在某个程度上,他的质疑是合理的。试想想,如果今天有肢体花了二十多万港元(或者是三、四万美元),为某一次的崇拜,预备一盆只可以用一次的花卉,而他认为,荣耀上帝是不可以计算代价的;可能我们也会有类似犹大的反应。

第二,他贪钱:约翰福音12:6明言,犹大责怪马利亚,是因为他想,如果那笔钱放在门徒的钱囊中,他就可以中饱私囊。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有谁是不贪钱的呢?假如我们不用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真的肯定自己完全不会偷窃吗?

第三,他有错误的期望:有学者认为,犹大可能来自一个积极推动以色列复国、脱离罗马统治的团体。但是不论他是否出自这一类的团体,其实,当时包括门徒在内的大部分犹太人,也有这样的期望,所以在使徒行传1:6,主耶稣升天之前,门徒问的也是,“你就要在这时候复兴以色列国吗?”。当犹大发现主耶稣似乎“货不对办”的时候,就促进了他出卖主。

第四,他低估后果:马太福音27:3-5记载,当主确定被定罪以后,犹大就后悔了,最后更放弃那三十块钱,自杀寻死。这件事情多少反映出,犹大由始至终没有想过要害死主,他可能估计宗教领袖只是把耶稣打伤和警告他。或者按犹大的聪明和分析,宗教领袖根本没有能力处死耶稣;这样的分析也没错,因为他们是交给比拉多去“合法地”处决主。

今天分享的信息不是要为犹大脱罪,而是想让我们反省,可能不是比犹大好很多;我们自问真的一定不会“出卖耶稣”吗?

思考与实践
1. 在“自认能干”、“贪心”、“对神有错误期望”、“低估后果”或者其他方面,我在哪些地方最容易“出卖耶稣”呢(例如:犯罪、没有做一些主期望我做的事……等等)?

金句:约翰福音13:21(和修本)
耶稣说了这些话,心里忧愁,于是明确地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