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读经:诗篇47篇(和修版)
可拉后裔的诗。交给圣咏团长。
47:1 万民哪,你们都要鼓掌!用欢呼的声音向神呼喊!
47:2 因为耶和华至高者是可畏的,他是治理全地的大君王。
47:3 他使万民服在我们以下,又使万族服在我们脚下。
47:4 他为我们选择产业,就是他所爱之雅各的荣耀。(细拉)
47:5 神上升,有喊声相送;耶和华上升,有角声相送。
47:6 你们要向神歌颂,歌颂!向我们的王歌颂,歌颂!
47:7 因为神是全地的王,你们要用圣诗歌颂!
47:8 神作王治理列国,神坐在他的圣宝座上。
47:9 万民的君王聚集,要作亚伯拉罕的神的子民,因为地上的盾牌是属神的,他为至高!

信息
今天的经课,选读了诗篇47篇,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初期教会选择它来庆祝基督的升天日,并且会在那天背诵这篇诗篇。

一般的赞美诗最基本的结构是:呼召赞美神,然后列出赞美的原因,再以赞颂作结。而诗篇47篇特别的地方,是在于它有两组相关结构:

第一个段落是1-5节:
1节:是宣召
2-4节:是赞美的原因,包括:神是全地的王、祂为子民选择产业
5节:是赞颂的话──神上升

第二个段落是6-9节:
6节:是宣召
7-9节上:是赞美的原因,包括:神是列国和万民的王、万民作祂子民
9节下:是赞颂的话──神至高

按着以上的结构,把这篇诗分为这两个段落是最自然的。然而,诗篇中却有一个看似突兀的地方,就是细拉出现在第4节之后,而不是在第5节之后。试想想,某一首有两个段落的诗歌,唱完了第一段之后有过门音乐,然后再唱第二段,这是很自然的,但是,如果诗歌唱到第一段的最后一句之前突然停顿,司琴弹了几个小节之后,才继续唱余下的那一句,就会让那个段落的“最后一句”突显出来。诗篇47篇也出现了这种效果,把第5节突显了出来。

第5节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这一句的原文可以直接翻译为“神上升,在喊声中,在角声中”。这句话曾经在大卫接约柜到耶路撒冷的时候出现过,撒母耳记下6:15记载:“这样,大卫和以色列全家欢呼吹角,将耶和华的约柜接了上来。”当中的部分用字,与诗篇47:5是完全相同的,可以翻译为:“这样,大卫和以色列全家将约柜上升,在喊声中,在角声中。”

约柜象征神的同在,当神的子民接约柜的时候,他们是把它置于最高、最重要的位置,代表整个民族愿意由约柜所代表的神来带领。初期教会选择这诗篇来纪念基督升天,当中许多信徒也是犹太人,自然明白当中的意义。在旧约中,神的子民“接”约柜,把它高升,奉主为王,让它所代表的神来带领神的子民;在新约中,教会恭送基督升天,奉祂为王,以祂为教会的头,让祂来带领教会。

基督升天,祂已经高高在上,但是我们不单要耐心地等候祂再来,更要在等候的过程中奉祂为主为王,凭着信心让教会的头来带领我们。

思考与实践
1. 基督的升天常常使人联想到实践宣教、等候主再来等等。我们在崇拜中,也会常常把焦点放在主的死和复活上,但是,可能会忽略了主的升天和使祂高升的父。“神上升,在喊声中,在角声中”,就让我们学习更全面地敬拜上帝,请用祷告赞颂:接基督升天的天父和已经高升的基督。
2. 基督升天,并不是单单关乎静态的等候,同时也提醒我们以祂为主为王。请选择生命中某一方面,学习放低自我,向主立志祷告,让主在那方面完全掌权。

金句:诗篇47:5(和修版)
“神上升,有喊声相送;耶和华上升,有角声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