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诗篇106篇1-15节
金句:诗篇106篇12-15节
“那时他们才信了祂的话,歌唱赞美祂。等不多时,他们就忘了祂的作为,不仰望祂的指教,反倒在旷野大起欲心,在荒地试探神。祂将他们所求的赐给他们,却使他们的心灵软弱。”
迈尔博士说:“如果神愿意,祂可以在天空中写出大字‘我是耶和华,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祂也可以让这些字闪闪发光,好像大都市入夜以后的霓红灯;这样作可以折服人的理智,但不能说服人的心。神若真的采用这个方法,我们就会错失了祂给那些未看见而信的人预备之赏赐。我们也会失去了操练自己,等候直到圣灵解除疑问的机会。理智或许可以暂时被证据折服,但灵魂却失去了那经由洁净、信心、仰望而得的真知识。”
许多事神可以做,但神不那么做,是出于神的主权和智慧。曾有人问唐崇荣牧师一个问题:“既然神会干预历史,为何祂许可其它的宗教存在在世上,并且有的还很兴旺呢?”唐牧师怎么回答?他说:“神要许可那些不是真正属于祂的存在,来证明那些真正爱祂的人在这些诱惑和挑战之下,他们还是忠于神的,这是神的奇妙。”
如果神把所有其它的宗教都消灭掉,唯独剩下祂的话,然后祂问:“为什么你要信我?”人们会回答说:“除了你没有别的可信的嘛!不信你还信谁呢?”那祂就不好意思了。神说:“我不要你信我是因为没有别的选择,没有别的可信。我要你信我,因为你知道有其它的存在,你却把心归向我,那你的信仰就是真的。”
为什么神要那么麻烦,在西乃山颁布十诫的时候,第一条就吩咐摩西:“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神直接把“你不可有别的神。”写在天上,不就好了吗?但神不要我们“见而信”,而要我们“没有看见就信”。祂是自隐的神,是不可见的。神要赏赐那些用信心尊重祂的人。
“信”是对神正确的回应,相信神是一如祂所启示的那样。神看重我们对祂的信心,因为“信”是我们在祂面前的“态度”。祂要我们信靠祂,要我们对祂丰富的智能和知识,对祂良善的属性,对祂的能力和不变的爱,有着完全的信赖。
“信心”就是对所盼望但尚未得到的事情的一种坚定信念。是对所盼望的事有把握,对不能看见的事能肯定,虽然还没有看见,但是相信“这是真的”。神是真实的,祂信实守约,有绝对的“可信度”,必定祂成就祂所说的。这是“事实”,这是“真的”,那么我的信心就有价值。
“事实”是“知识”的基础,是“证明”的根本。你信的是虚的、是假的,再怎么知,再怎么证,到最后都是空的。神是真神、是活神,祂启示自己,是创造天地的主,同时也是审判全地的主。祂从起初指明末后的事,从古时言明未成的事,祂随自己的意旨行事,指明历史的动向。当祂在这末世,借着祂儿子晓谕我们的时候,就让祂儿子,借着人的信,显出祂的荣耀来。
主耶稣在加利利行的第一件神迹,是在迦拿变水为酒,显出祂的荣耀来。第二件神迹,是在迦拿医好迦百农一个大臣的儿子。当时耶稣的名声已经传遍了四方。有一个住在迦百农的大臣,从迦百农赶来迦拿见耶稣,因为他儿子在迦百农患病,高烧不退,眼看就快要死了,他来求他下去医治他的儿子。
迦百农距离迦拿有二十多英哩远,走路要走上大半天。约翰福音4章48节,主耶稣讲了一句话:“若不看见神迹奇事,你们总是不信。”好像责备这个大臣,因为当年以色列人出了埃及,来到旷野,一路上就是这样,非要“看见”神迹才信。
大臣爱子心切,不因为耶稣的话就打退堂鼓。他对耶稣说:“先生!求你趁着我的孩子还没有死,就下去。”他仍然指望耶稣能医好他的孩子;但是在他的观念里,“要是孩子死了,就没有指望了。”所以他要耶稣趁着他的孩子还活着,跟他一起去迦百农。耶稣有没有跟着他下去呢?没有!耶稣挑战他的信心。约翰福音4章50节,经文记载:“耶稣对他说:‘回去罢,你的儿子活了。’”
大臣怎么反应呢?信不信呢?是立刻回去呢?还是去找别人?约翰说:“那人信耶稣所说的话,就回去了。”大臣一运用信心,信了耶稣的话。结果怎么样了呢?约翰福音4章51-53节,约翰记载:“正下去的时候,他的仆人迎见他,说他的儿子活了。他就问什么时候见好的。他们说:‘昨日未时热就退了。’他便知道这正是耶稣对他说:‘你儿子活了。’的时候,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
这个大臣信了耶稣的话,一回去,还没到家,在半路上他几个仆人就迫不及待的跑来报告他这个好消息:“主人啊,孩子好了!” “什么时候好的?” “昨日未时。”大臣心里就知道那正是耶稣耶稣对他说:“你的孩子活了”的时候,时间点完全一致。表示他儿子不是“碰巧”好了,而是耶稣叫他好的。
大臣不是“看见”才信,而是信了以后就看见了。信心的眼睛不看环境,而看“事实”。马可福音11章22节,耶稣说:“你们当信服神。”信心是跟神“无限的大能”相结合。神能做成一切,在祂凡事都能,但我们要有信心。
美国大布道家慕迪指出在耶稣基督里的“三种信心”:
第一种是“挣扎的信心”,像一个在水里挣扎求生存的人。
第二种是“紧紧攀住的信心”,像一个紧攀在船沿的人。
第三种是“安息的信心”,就像一个已经安全上了船的人,不但自己感到安全,还能够稳健、有力的伸出手去帮助其它的人。
第一种信心是“主啊,救我!”第二种信心是“主啊,不要丢弃我!”第三种信心是“主啊,感谢你,你一直与我同在!”
美国名牧帕克斯特(Charles Henry Parkhurst,1842-1933年)则提到信心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信是信,但是在神的话语之外,还要凭据,或者感觉“对了”,才信。第二个阶段,能够不用凭据,有主的话就够了。
第三个阶段,信心成长到一个地步,就算外在的环境、个人的感觉、外在的迹象,人们的反应、和理性,都和神的话语反对的时候,仍然坚信神的话。
结果我们因“信”知道了许多过去不曾知道的事,真正明白了神所启示的真理。将客观的事实,化为主观经历;把“头脑的知识”化为“生命的见证”。
有一首关于“信心”的小诗是这样写的:
怀疑的眼只见障碍,信心的眼单看大道;
怀疑的眼只见黑暗,信心的眼单看白昼;
怀疑不敢举步,信心高高翱翔;
怀疑低声问说:“有谁相信?”,信心连忙回答:“是我!是我!”
你说:“没有看见怎么能信呢?不知道怎么能信呢?没有证据怎么能信呢?没有经历过怎么能信呢?”耶稣对马大说:“你若信,就必看见神的荣耀。”你信了,尝到了主恩的滋味,就知道祂是美善。许多过去你不信的时候,不能知道的事情,你信了就渐渐开始知道了。许多过去你不信的时候,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因为信了,神让你经历了。
再说,神说了,就算不给你任何凭据,祂也不会说谎。因为神言出必行,当祂似乎扣上总总“可见的迹像”,要你全心信靠祂的话语的时候,要知道,祂是在考验你的信心。
当年以色列人若有信心,当他们走向红海的时候,应当一面前行一面赞美。因为“红海面前自有路”。大可不用等到神使事情成就了,才信了祂的话,才歌唱赞美祂。
当年的以色列人的心不但信得太迟钝,而且信心很不稳。何以见得呢?诗人说:“等不多时,他们就忘了祂的作为,不仰望祂的指教。”信得“慢”,忘得“快”。为什么?追根究底是因为焦点始终是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放在神的身上。他们被感官主导,用“眼见”代替那“不能看见的主”,不仰赖神的供应,而要自己作主。他们忘了,是神将他们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的,神在他们身上拥有一切的主权,他们应当爱神,顺服神。
今天我们是否习惯“不把神当神”,凡事“自己做主”。又或者把神当作满足我们心中“贪欲”的工具,不诚心敬畏祂,不寻求祂的心意,而是多有出于私欲的妄求。摩西不是这样,他因着信,“宁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不但如此,“他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赏赐。”(希伯来书11章26节)
神要我们“深知所信”,以致于能够在人生的风浪中“凭信心,不凭眼见”。能像摩西那样,“恒心忍耐,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主。”
愿我们都不是到“那时”才信的,而是早在还没有看见的时候就信了,并且不论环境如何,始终坚信。
请我们一起祷告:
主啊,你是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主,帮助我们不压抑你在我们心中启示的真理,而是越发郑重所听见的。你对多马说“不要疑惑,总要信。”你是诚信真实的主,在多少事上我们已经看见你,对你的怀疑真是可羞耻的。人的不信,不能改变你的可信,只会在你面前为自己“不忠于真理”受审判。你爱那些用信心尊重你的人,你给他们的报偿,就是得见他们一直以来所坚信的。你应许赐福的话,一句也不会落空,你要在信的人身上显出你那浩大的能力。帮助我们在信上富足,在你留我们在地上的日子里,丰丰富富的经历你。愿你怜悯我们,赐福与我们,用脸光照我们,以你的真理引导我们,叫我们喜乐的在你的道中生活。祷告祈求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