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大纲:

小组读经
问题探讨
书卷的结构与作者用意之间的关系
教会增长学者彼得韦拿博士,在他的三册使徒行传注释书中,第三册的目录共有八个篇章,第一章,徒15-16章;第二章,徒16章;第三章,徒17章;第四章,徒18-19章;第五章,徒19章;第六章,徒20-21章;第七章,徒21-26章;第八章,徒27-28章。以上的篇幅有何特点?
林荣洪教授于2010年出版的《前车之鉴:使徒行传进解》,最后三篇,略过徒22、24-26章,共四章经文,有何问题?为何有的章节可以有二至三次信息,有的经文全章跳过?
徒22章是否不重要?路加为何用这么多笔墨来记录保罗的自辩和见证?

观察(observation)
经文有何特色?(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为何?如何?)
1. 保罗免除鞭打的拷问,因为哪两个条件?
(徒22:25,国籍和法律常识。)
2. 罗马籍的获得从经文看,是否容易?(徒22:26-28)注意“我用许多银子,才入了罗马的民籍。”
3. 从经文看,获得罗马籍有哪两种方法?(徒22:28)
4. 捆绑罗马人的后果是什么?(徒22:29,不知道,但能使千夫长害怕。)

解释(interpretation)
经文,看看上文下理、理解经文并且主题是什么?
1. 本段与上次在腓立比入狱,有何共同点?
(徒16:35-39,罗马人身分和令官员害怕的后果。)
2. 为何历来都是发达国家的基督徒,向贫困国家差出宣教士?
3. 宣教士的国家身分是否不重要?

应用(application)
经文与生活。这段经文与自己的生活有何关系?
保罗(我们)是天上的国民(腓3:20),但也是罗马公民;我们当如何珍惜双重身分的现实?

讲义:

徒22:25-29:“他们刚用皮条把他捆上的时候,保罗对站在旁边的百夫长说:‘一个罗马人,又未被定罪,你们就鞭打他是合法的吗?’百夫长听见这话,就去见千夫长,报告说:‘你要怎么办呢?这个人是罗马人。’千夫长就来问保罗:‘你告诉我,你是罗马人吗?’保罗说:‘是。’千夫长回答:‘我用了许多银子才得到罗马公民的身分。’保罗说:‘我生来就是。’于是那些要拷问保罗的人立刻离开他走了。千夫长一知道他是罗马人,又因为曾捆绑了他,也害怕起来。”

上一次查考了徒22章,继续看看保罗的演说。承接上文保罗继续向犹太人述说,自己奉上帝的名前往外邦地区,并按着耶稣的吩咐把福音传到地极。保罗提到他曾经在圣殿里看见异象,上帝很清楚的指示他,要赶紧离开耶路撒冷,即便当时的保罗心中并不愿意,因为他担心基督徒会排斥自己,上帝也明白他所忧虑的事情,但是神国的计划仍然要进行下去,于是保罗就成了被差遣出去的使徒。在场的群众听到此番申诉,并没有正面的回应,他们以激烈的情绪打断保罗的演说,百姓们大声的喊说:要把保罗从世界上除掉,还说这种人根本不应该生存下来。明显的,犹太人是从心底里抗拒外邦人,并不愿意接受万民得救的真理。在这混乱的局面,保罗被带到营楼去,千夫长命令手下以鞭打的方式向保罗逼供。鞭打使用的工具是系着金属和石块的皮带,一般人是无法承受刑罚所带来的痛苦,要么死去,要么残废。那保罗究竟能不能逃过残酷的折磨,面对敌人的迫害,他该如何是好呢?让我们继续看看事情的发展,今次查考的主题是──保罗是罗马人与我们的宣教身分。

今天查考徒22:25-29,经文虽然是短一些,但是仍然要讨论经文里面所带给的信息。因为短所以有足够的时间,在引言的部分去思考一下一个简单的问题。在我们听教会传道人讲道,或者查经的经历里面是徒行传1章到6章比较多,还是使徒行传从21章到最后一章比较多呢?当然听道的经历都不同。有十年,有二十年,也有两年的。同样的聚会是一个礼拜有一次到两次。凭经验看前面的部分多还是后面的部分多?印象中是1-6章特别多,因为1章是一开始,大家一定是从1章开始看,所以比较熟悉就是在前面的。2章是五旬节圣灵降临,非常重要。6章是设立执事,又觉得非常重要,因为有很多重要的信息,所以1-6章甚至到13章,安提阿教会差派保罗跟巴拿巴,都有历史性的,好像21-22章以后熟悉的比较少。

举两个简单的证据,比德文纳博士是美国人,他有三册的使徒行传注解。他的引言说在美国富勒神学院里光使徒行传的注释书就有几千本,他有个数字注释书。我这里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文纳博士他的三册使徒行传注释当中,第三册的目录是八个篇章,第一章是徒15-16章是讲两章。他的书第二章是讲徒16章,第三章是讲徒17章,第四章是讲徒18-19章,这个书的第五章是讲徒19章,第六章是讲徒20章跟21章。所以这本书从第一章到第六章平均讲徒15章以后的经文。但是来到第七章是讲徒21章到26章,六章经文浓缩在书的一个篇章里面讲。如果是那个平均的篇章,应该是总共必须有十个篇章,但是他把21-26章浓缩成一个篇章。就是圣经有它重复的地方,他就把它放在一起,是不是真的重复呢?这个就是今后要关心的。另一个例子是一位中国传道人,是很多人很尊敬的林教授,他在加拿大牧养教会也教神学的。2010年出版了他的讲章《前驱之鉴》这本书,这本书最后的三篇就略过了徒的22章和24-26章。

而现在要查考的是22章,上次也查考了24节以前,今天是25-29节。所以我们有一个简单的问题,徒22章重不重要?很重要,因为保罗受苦了,我们把他受苦的经历、为主牺牲删掉是不应该的。其实圣经每一章每一节都非常的重要,但是不明白林教授为什么他没有把这个22章详细的去查考呢?替林牧师做一个解释,因为牧师在教会讲道,他不是一定要每一章都去讲的。教会的传道人今天讲太1章,下一个主日讲约4章,然后再讲约5-6章,在下个月再讲创世记第几章是可以的。他也可以一章一章这样讲下来,他也可以跳过去,因为他的领受,对弟兄姐妹属灵需要的一些祷告跟观察。但作为我们仔细查考使徒行传,是不能忽略章节,必须一章一章的查下去。坦白讲有的经节我们不会很细的去讨论,所以今天带出来的信息就是有很多圣经的学者可能不太把这个22章详细的去考察。一般我们观察到从22-26章,它的内容在很多的书里面就精简的带过去了。

今天查考徒22:25-29,核心主题就是保罗是罗马人。“罗马人”这个字在使徒行传是占很重要的地位,单单搜查罗马这两个字,使徒行传是非常多的,他有很多的信息,很多的异议。

看25-29节:“他们刚用皮条把他捆上的时候,保罗对站在旁边的百夫长说:‘一个罗马人,又未被定罪,你们就鞭打他是合法的吗?’百夫长听见这话,就去见千夫长,报告说:‘你要怎么办呢?这个人是罗马人。’千夫长就来问保罗:‘你告诉我,你是罗马人吗?’保罗说:‘是。’千夫长回答:‘我用了许多银子才得到罗马公民的身分。’保罗说:‘我生来就是。’于是那些要拷问保罗的人立刻离开他走了。千夫长一知道他是罗马人,又因为曾捆绑了他,也害怕起来。”`

在这段经文之前的那个情节,上次讨论过的,简单的陈述一下,就是耶路撒冷的犹太人,他们看见保罗跟一个外邦人进入圣殿之后就很不高兴了,就觉得保罗是亵渎了圣殿,背弃了犹太教,于是群众就起哄了。然后保罗就被千夫长好像是拯救了,因为群众们要杀他,千夫长就要调停这件事情,可是千夫长又怀疑保罗是一个头号通缉犯。保罗就尝试跟两方去解释,先用希腊话跟千夫长解释。然后用希伯来话跟群众解释,他本是犹太人,内容一开始是挺让那些法利赛人喜欢的。后半段因为保罗不停重复外邦人、外邦人,所以就再一次惹起群众们的激动情绪。保罗这一次站在台阶上向着耶路撒冷暴动的市民来讲,自己是无辜的。讲说完了以后,民众的反应是很激动,用四个字来形容是歇斯底里。民众大约是上百或上千人,圣经没有说,能够推测,因为是全城的人来看,上千上万的人也有可能。

他们的激动或者是歇斯底里应该是指21节保罗诉说主耶稣说的话:“我要差你远远的往外邦人那里去。”所以众人听到这里高声说:“这样的人从世上除掉他吧”。要把保罗除掉杀死,他是不当活着的。但是保罗他是很平静的,保罗的两只手是被捆绑的。就在这样的时候,人们还有行动上的举动,不单单是讲除掉他,不当活,还摔掉自己的衣裳,然后把地上的尘土向空中扬起来。表示犹太人生气到极端的一个举动。千夫长就叫人把保罗带进营楼,要用鞭子拷问他。

现在看到25节,要拷问他的时候,保罗讲了一句话,这句话就是今天的主题,这句话里面有两点,首先是他的国籍的问题,“我是罗马人”,因为在罗马帝国,罗马人这个身分是有保护的。第二点是“没有定罪”。罗马人是有国家的保护,这里说“我还没有被定罪”。在使徒行传有这个观念,根据了解当时除了罗马人之外,很多人都是这个体刑逼供,是以暴力让他们供出他们的罪证来,主要就是鞭打。保罗的时代罗马帝国他们也有辩护师,下一课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后23、24、25章都是这一类的情况。现在保罗是被戴上手铐,然后市民听了保罗的讲解跟见证,大概是没有讲完,保罗就说耶稣基督告诉他:要往外邦去。听到这里,这些人把衣服也扔了,泥土也往天上扬。所以这个千夫长把保罗带进去,鞭打他,问他到底是发生什么事情?但现在这句话:“你们要鞭打我有这个例吗?”就是保罗是知识分子了,没有定罪,没有提堂,没有审判,没有定他的罪,又是罗马人。下一步百夫长听了以后,他问:“你真的是罗马人吗?”他很奇怪,千千万万的人都讨厌的一个要杀死的人,能是罗马人吗?

这里有个小问题,保罗有没有什么证据证明他是罗马人?我们的推测,查经有的时候不是立刻有答案,但是有一个要做功课的方向,就是我们要去查,有的解经书应该在古代的文化里面,能够有证明自己是罗马人的东西。所以我们查经的时候不是单单就是看字面的字句,还要带入那个现场的环境,带入他的角色去探讨一下具体的情况。推测要么是一般大家都知道的,所以他就没有写。

现在的问题是百夫长赶快向他的上司去报告了,百夫长说:“麻烦了,保罗是罗马人,而且他说还没有定罪,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我们用对待犯人的方式要拷问一个罗马人。”千夫长就立刻来处理这件事情:“你告诉我,你是罗马人吗?”他要直接的听保罗说“是”。刚才的讨论里面我们解决不了的,你给我看看你的证据,他也可以这样写,他只用一个字“是”。告诉我,是用告诉的,是不是不可以随便说我是罗马人呢?是口头上的一个信用卡,就不可以撒谎,说谎这个我们不知道,我们要查。但是现在保罗的这个重点是他是罗马人,然后千夫长就讲了一个自己的话,他说:“我是罗马人,但我的方法是用钱买回来的。”意思是:我是用许多银子买的。保罗说:“我生来就是”,意思是他父母亲都是罗马人。现在我们从经文知道两种拥有罗马人的身分,一个是昂贵的注册金,另外一个是生来就是的。

接下来在经文里讲到保罗身边的人,29节:那些要拷问保罗的人。这句话里面留意到,那些代表是很多人不止一个人。如果不仔细读的话,以为就是百夫长在那里拷问,但是应该有很多兵,几个负责执行这个刑罚的人,一般我们都知道军人里做拷问得是很凶恶的,高大的,他手上拿着的那个武器是可怕的。这些人离开他去了,这个拷问的动作停止了。

我们感谢主!保罗开始进入稍微平安的情况,千夫长有一个反应,29节千夫长的反应是最后那几个字“也害怕了”,因为他绑了罗马人还要拷问。这个让我们想起在16章保罗在腓立比的时候,也经历过同样的事情。保罗替使女赶鬼,但是他就立刻被捉拿,因为他断了财主的财路,然后拉进去的时候,那个官长就立刻打他了。这个经文很清楚,16章的事之后保罗说他是罗马人。这里是之前说,出现了一个不同。有人说因为在腓立比保罗传福音,要坚固初信的人,他在监狱里面把罗马身分先拿出来,如果初信的人不是罗马身分的话,会有一种不平等的感觉。用今天的说法就是比较接地气一点,保罗体谅他们,所以他就是先受了苦,以后他们想随便放他的时候,他说不可以,你们要恭敬的对待我,所以16章是一个相反的情况。

腓立比书也有提及保罗被捆锁,坐牢的情况,腓立比人都说,因为保罗被捆锁受辱,所以那些腓立比的信徒更对福音笃信不疑。但是他最终的目的是使腓立比的信徒得安慰,他受苦是为了别人而不是自己。这里现在还没有受苦,要打他之前他先说的,在耶路撒冷,因为没有必要为了弟兄姊妹,要受苦的时候受苦,不该受苦的时候不受苦。

今天能够学到的功课或者一两句实践的应用,开始明白为什么神会拣选保罗,因为很好的用他罗马公民身分去宣教。如果换一个没有罗马身分的人去传教,未必能够达到今天的结果。保罗是罗马人的身分,有助于宣教,得到一些保护之余,有的时候他放弃的话,又使教会的弟兄姐妹得到安慰,像腓立比教会的情况。现在每一个信耶稣的人,我们也有一个身分,我们是中国人;但是我们有自己的另一国家是在天上,有个天国子民的永远身分,就是双重身分,好好把持平衡,为的是为主传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