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本周金句:

“大卫对非利士人说:‘你来攻击我,是靠着刀枪和铜戟;我来攻击你,是靠着万军之耶和华的名,……又使这众人知道耶和华使人得胜,不是用刀用枪,因为争战的胜败全在乎耶和华。……”(撒母耳记上17:45、47)

背景:

1. 撒母耳记上17章透过非利士人与以色列人争战的背景,衬托出大卫的英勇,表明他的作战能力乃是来自他所倚靠的耶和华。
这次战争的胜利使大卫声名大噪,以色列人也对他刮目相看,可说是大卫时代的起始。

2. 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争战的方式是依非利士人的风俗,就是以单打独斗的方式来决定两军的胜负(撒母耳记上17:9)。
非利士人派出三米高(六肘零一虎口)的巨人歌利亚作代表,向以色列军挑战,以色列军全非对手,都不敢迎战。

3. 歌利亚不仅体格魁武,还全身上下都穿上铜制的盔甲和完整的护身战衣,另外还配有盾牌及厉害的战枪,以色列人看见就胆颤心惊,没有一个人能把他击败。

4. 在以色列军困窘之时,大卫受父亲托付到战场探望三个出征的哥哥,因此得知战情,还有歌利亚对以色列人的谩骂,更让他气愤的是歌利亚对神的侮辱,所以大卫自荐上战场迎战哥利亚。

5. 年幼的大卫没有全副军装,只以平常的装束,带着他平时保护羊群善用的杖,和五颗挑选的石头及甩石机弦,就上去迎战歌利亚,结果大卫用甩石击中歌利亚头部,歌利亚应声而倒,大卫获得胜利。

6. 大卫的胜利并非倚靠厉害的武器又或是魁武身材,乃是靠神的名,就如他对歌利亚所宣告的,争战的成败都操于神的手中,是神使非利士人和歌利亚失败。

思考:以色列人看见巨人歌利亚,听见他叫战的声音就惊惶不已不敢应战,今日的我们是否会因为不利的环境和外来的攻击而惊惶害怕,忘记施行拯救的神?

经文解释:

1. 以色列人与非利士人的争战
撒母耳记上17:1:“非利士人招聚他们的军旅,要来争战;聚集在属犹大的梭哥,安营在梭哥和亚西加中间的以弗‧大悯。”

2. 非利士人
撒母耳记上、下所记载的非利士人,是主前1200年从爱琴海一带移居巴勒斯坦的海上民族。非利士人的部落主要在巴勒斯坦南部沿海,他们建立了亚实基伦、亚实突、以革伦、迦特、迦萨五个都城。
非利士人在夺取约柜之战(撒母耳记上4章),和将来扫罗父子阵亡的一役中(撒母耳记上31章),一再侵入以色列领土。

3. 争战地点:犹大西界山丘地区
非利士人主动发起了进攻,集结的地点是在犹大境内的“梭哥”(撒母耳记上17:1),位于伯利恒西边约二十四公里,靠近非利士边界。“亚西加”(撒母耳记上17:1)是在梭哥西北约五公里的一个要塞,扼守以拉谷,就是在犹大支派的西边山丘地区。

4. 争战的方式:一对一搏斗决胜负
非利士人派出巨人歌利亚出来叫阵,提出一对一决斗的原因有二:
a. 特殊的阵局:非利士人与以色列是隔着一个山谷对峙的,因此任何一方都不容易先发动攻势,一对一肉搏战是可行方式。
b. 此外,这似乎与非利士人有古希腊(爱琴海一带)血统也有关系。古希腊人在两军对阵时,有时会各选出一名冠军战士,由他们的搏斗来决定双方的胜负。这种争战方式,不仅可节省军力,更重要的是让古希腊人所信奉的诸神明,借此方式来裁定争执的双方谁对谁错、谁胜谁败。

5. 面对歌利亚的叫阵,曾是以色列勇士的扫罗王及以色列众人,都惊惶害怕不敢应战,这显明他们已经失去对神的信靠之心。

思考:扫罗王和以色列众人只看见巨人歌利亚,失去对神的信心以致惊惶害怕,今日我们对神的信心建立在什么之上?

6. 大卫与歌利亚的争战
a. 大卫的身世
i. 出生地:犹大伯利恒以法他(创世记48:7;弥迦书5:2),他出生于犹大支派。
ii. 家庭情况:是伯利恒耶西的八个儿子中最小的儿子,按撒母耳记上17章记载当时耶西只有三个儿子被征兵,可以推断当时大卫的年龄不满二十岁(民数记1:3,4:3)。
iii. 身分:是服事扫罗王的乐师(撒母耳记上16:23),也是牧养家中群羊的牧童(撒母耳记上17:15)。
b. 大卫为何要出战?
撒母耳记上17:16:“那非利士人早晚都出来站着,如此四十日。”
“四十”代表完全、彻底。
歌利亚羞辱了神的百姓“四十日”,竟然没有一个人敢应战,而神也没有任何干预,但神早已有预备。
圣经学者指出,神在十多年前就预备了大卫(撒母耳记上13:14),但祂还是等百姓受到“四十日”完全、彻底的羞辱之后,才让耶西打发大卫来到军营(撒母耳记上17:17)。因此,这不是神的耽延或离弃百姓,而是神要借着百姓彻底的蒙羞,才显明只有专心倚靠神的大卫,才能除去神百姓的羞辱。
c. 大卫的装备
根据圣经记载,歌利亚身高2.9米,身穿57公斤的铠甲,手中的长矛都重达7公斤,而对面的大卫只不过是个十几岁顶多二十岁的年轻人,但大卫却勇敢上阵,他凭借什么?
i. 大卫曾经“打死狮子和熊”(撒母耳记上17:36),可见他有一定的勇气和智谋,但大卫却不认为是自己骁勇善战,而是神的拯救,所以他深信:“耶和华救我脱离狮子和熊的爪,也必救我脱离这非利士人的。手”
ii. 大卫没有使用扫罗的盔甲,他只穿着平时的装束就上战场。对大卫来说,扫罗的盔甲虽坚固却不合适,一套不合用的盔甲不仅不能发挥保护作用,还可能误事。有牧者就劝勉信徒,每个人都有神量给自己的盔甲,我们的事奉不必模仿、攀比别人。
iii. 大卫的武器就只有他用惯的牧羊人用的“杖”,以及“甩石的机弦”,还有特意挑选的五块光华石子,反观歌利亚的武器是刀枪和铜戟,但大卫真正的武器是对神的信心。
iv. 大卫不是靠自己争战,也不是为自己争战,而是“靠着万军之耶和华的名”争战,目的是“使普天下的人都知道以色列中有神”,也向世人见证“争战的胜败全在乎耶和华”。
v. “争战的胜败全在乎耶和华”,原文是“战争是属耶和华的”,是指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见证神的作为、成就神的旨意。

思考:你认为歌利亚败在大卫手上,是因为犯了什么错误?这对我们有何提醒?

7. 属灵争战的探讨
a. 为何非利士有胆量挑战以色列,甚至藐视以色列人所信靠的耶和华?有几个原因:
i. 非利士想洗刷撒母耳记上14:1-46记载的密抹战斗中,惨败的耻辱。
ii. 扫罗王受到恶魔折磨的扰乱,统治能力减弱(撒母耳记上16:14)。
b. 以色列尽管以前战胜过非利士,但现在面对非利士的挑衅,士气却非常低落,在恐惧中战兢(撒母耳记上17:11),这种恐惧或许是因敌人兵多力大,更是因他们已经失去对耶和华的信靠。
c. 当领袖扫罗已经丧失了对神的信心,他所率领的军兵更不可能有信心,就如诗篇127:1所说的,若耶和华不与与军队同在,他们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若神住在人心中,那么无论在什么环境或遭遇之中,人都不会失去希望和勇气。

8. 大卫得胜的意义
a. 大卫与歌利亚的争战,就是一场属灵力量与肉体残忍实力的争战。在回答歌利亚的咒骂时,大卫欢欣鼓舞地喊着:“我来攻击你,是靠着万军之耶和华的名,……以色列军队的神。”(撒母耳记上17:45)。只是来自溪中的一块石子,加上一个少年的技巧和他信靠永生神的信心,就把敌人消灭了。
b. 大卫争战的目的,不是为本身的名誉或夸耀自己,乃是要“普天下的人都知道以色列人中有神,又使众人知道耶和华使人得胜,”。基督徒活在世上,就是要人知道惟有我们所事奉的神才是又真又活的神。
c. 大卫宣讲战争的目的,终归是为了见证神在历史中的作为。

总结:

从人的角度看,大卫绝无取胜的可能,但他在这场实力悬殊的对决中取得胜利,原因是他坚定地相信──“争战的胜败全在乎耶和华”。事实证明,在属灵争战中,“靠着万军之耶和华的名”比“靠着刀枪和铜戟”更容易取胜!

思考:尝试分析大卫迎战歌利亚时所处的不利条件,为什么大卫没有因为环境不利而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