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金句:
“撒母耳说: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他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撒母耳记上15:22)
背景:
1. 本周的经文来自读撒母耳记上15章,这一章是扫罗生命历程中很关键的一个节点。在进入这一章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前面发生了什么事。
从前两章我们知道,扫罗等不及撒母耳来献祭,就擅自越权献上燔祭,因此遭到撒母耳的责备,并且第一次被告知他的王位不会长久。但耶和华并没有这么快放弃扫罗,而在15章中,耶和华再次给了扫罗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撒母耳记上15:3记载,耶和华吩咐扫罗说:“现在你要去击打亚玛力人,灭尽他们所有的,不可怜惜他们,将男女、孩童、吃奶的,并牛、羊、骆驼,和驴尽行杀死。”
2. 神要求扫罗完全除灭亚玛力人的所有,亚玛力人是谁?
亚玛力人是游击部队、恐怖分子,主要靠攻击、掳掠人口与财物为生。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后,他们就攻击以色列人,后来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掠夺以色列人的营地。神知道只要亚玛力人存在,以色列人就不能在应许之地安居;亚玛力人拜偶像的习俗,会危害以色列人和神的关系,所以保护以色列人身体与灵魂的惟一方法,就是将这个好战的民族,和他们的一切财物,包括偶像在内,都彻底毁灭。
不仅如此,犹太拉比还认为亚玛力人与耶和华为敌,是要削弱当时各国因耶和华在埃及所施行的神迹而对祂产生的敬畏,因此,亚玛力人象征着一切不顺服上帝、坚决敌挡上帝的势力。
3. 扫罗是怎样回应神的命令呢?
扫罗作为领袖去带领以色列民和亚玛力人争战,但他放过了亚玛力王亚甲,又爱惜亚玛力人的财物,扫罗在听从神的话语这件事上,再次失败了。他已经失去了作以色列王的资格,这位按照人的标准和属世的动机而立的王终将走向没落。
思考:扫罗是耶和华按着百姓的要求立的王,可他却多次不明白神的心意,这对你有什么提醒?
经文解释:
1. 扫罗的解释
扫罗在和亚玛力人的战役中没有完全听从神的命令。当撒母耳找到他,扫罗怎样解释自己的行为呢?
撒母耳记上15:20-21记载:“扫罗对撒母耳说:‘我实在听从了耶和华的命令,行了耶和华所差遣我行的路,擒了亚玛力王亚甲来,灭尽了亚玛力人。百姓却在所当灭的物中,取了最好的牛羊,要在吉甲献与耶和华─你的神。’”
2. 扫罗说自己“实在听从”了耶和华,真的是这样吗?
耶和华给扫罗的“命令”在原文是复数,指的是攻打亚玛力人,并彻底消灭他们和他们拥有的一切,什么都不留。
而扫罗回应时所说的“耶和华的命令”却是单数,扫罗在撒母耳面前说,他擒了亚玛力王亚甲来,灭尽了亚玛力人。扫罗自以为杀了其他亚玛力人就是彻底遵守了神的命令,但保留亚玛力王的性命,正是他没有听从神全部命令的证据!在属灵瞎眼的状态中,扫罗选择性地听神的命令,并且按着自己的意思将违背神的行为合理化。
我们是不是也有这种选择性的听从呢?以为平时遵守圣经教导,但偶而在某些自认为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偷偷地越过界限,违背神,以为只要不被抓到就像没干过一样。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呢?
3. 接着,扫罗继续辩解说……
留下“最好的牛羊”是为献给耶和华,这听起来似乎是为了荣耀神。然而,神的命令是“灭尽一切”,不留任何牲畜。即便这些牛羊真是“最好的”,也无法掩盖扫罗违抗神的事实。神不悦纳不合祂心意的祭物──祂看重的不是礼物的贵重,而是献祭者的心是否以“心灵和诚实”敬拜。
在整个对话中,扫罗始终未认清自己的悖逆,反而振振有词地辩解,打着神的旗号,但不按照神的指引,却按着自己的方式来为神做事情。
思考:请省察自己的服事,在哪些事上可能是打着神的旗号,却按着自己的方式来为神做事情呢?
4. 献祭与听命
我们看到了扫罗以献祭、荣耀神的美名,来美化自己违背神的行为,神真的悦纳吗?
5. “献祭”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圣经里提到的献祭有许多种,如潘祭、素祭、平安祭、赎罪祭等,按用途主要分为献礼和赎罪祭,献礼是指崇拜者在受到上帝的恩典之后,常用献祭来谢恩;赎罪祭则是指人类的过犯破坏了神与人之间的盟约,恰如其分的献祭能使人的罪得赦免,恢复与上帝融洽的关系。
以色列民是圣洁的族类(出埃及记19:5-6),他们一定要活出与众民有分别的生命。所以献祭真正的意义,是让跟随神的人有机会与神连结,从而回归有秩序的人生,活出神的善美。
6. 撒母耳说“听命胜于献祭”,是否意味着献祭的事不重要呢?
不是的,我们读圣经要在当时的经文环境中读,不能断章取义,不能凭借这一句就完全否定献祭的意义。回到撒母耳记上15:22这段经文中,看到撒母耳强调“听命胜于献祭”是针对扫罗的行为,劝他反省自己献祭的动机,而不是要否定献祭,献祭和听命本身并不矛盾,一个听命的以色列人当然不会忽略应献的祭。
7. “听命胜于献祭”在强调什么呢?
撒母耳的话是在说:神看重顺从的心,胜过物质的献祭;听从神的旨意,比最好的“公羊脂油”更宝贵。
我们与神的基本关系建立在真诚、敞开的顺服上。如果这关系破裂了,那么其他和神的联结可能也会随之瓦解。换句话说,献祭本来是一件美事,但如果只有献祭的行为,而其他都是违背神的旨意的,那么这个献祭也不被神悦纳。
放在今天来看,许多人不花时间留心听神的话,却想为神做很多工作,对神有所贡献,这是不行的。顺从神,听神的话,明白神的心意才是侍奉的基础。
思考:在你目前的信仰生活中,“献祭”和“听命”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总结:
1. 我们一直提到的“听命胜于献祭”,其实是在说信仰的本质是心的降服,而非外在的宗教行为。扫罗是献祭但未完全听命的部分顺服,而神借着撒母耳强调的是一个真正从心听从、顺服神的全然顺服,这两种生命状态的背后有些什么不同呢?
2. 反映了和神关系的不同
a. 部分顺服:扫罗的顺服停留在表面,内心却未真正降服神。他与神的联结脆弱且功利,圣经中,他鲜少主动寻求神的面,而是依赖自己的判断或外在宗教行为解决问题。即使通过撒母耳得到神的指引,他也常推卸责任或敷衍回应。这种疏远使他逐渐失去神的同在,最终被神弃绝。
b. 完全顺服:而神通过撒母耳所强调的完全顺服,是一种从心出发、毫无保留的奉献,与神的关系是深厚、稳定且蒙福的。这种生命的关系不仅限于执行命令,而是愿意倾听神的心意,和神之间有一种活泼的互动关系,并全心全意相信神的一切决定,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亚伯拉罕愿意听从神的命令献上以撒,即便难以理解,但他始终相信在耶和华的山上必有预备。
两者的核心差异在于:扫罗将自己放在中心,而真正的顺服是将神放在中心。
3. 我是部分顺服还是全然顺服?
“听命胜于献祭”的教导并不是要求我们要达到完美,神怎么会不知道我们的软弱,祂怎么会不了解我们是有限的呢?但这并不妨碍祂使用我们。神可以使用每一个不完美,但愿意顺服、寻求神的生命,成就神国的大事,神喜悦我们在顺服祂的关系中所作的事。
正如在我们的教会中有时候会看到,有些弟兄姐妹在能力上并没有很出众,但他们单纯爱主,神就使用他们成就不可能的事情。这并不是因为这个人有多优秀,而是神看到了他们单纯摆上的心。
希望“听命胜于献祭”成为你我生命的祝福。
思考:请省察,你和神的关系是怎样的,你期待有什么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