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
粤语
听众朋友,你好。欢迎收听《穿越圣经》这个节目。很高兴我们又在空中见面。《穿越圣经》这个节目希望帮助每位听众能更加明白神的话语,成为遵行并传扬神话语的人。
上一次节目,我们查考与分享了启示录18:8-17,让我们在重温的基础上稍作补充,然后再继续查考与研读这卷书18:17-24的内容。
读罢启示录18:8-17,或许有人忍不住会说:“约翰在经文中提到,一时之间,人所拥有的都会被毁灭!但观世人,却似乎还非常富有,我也似乎还过得逍遥快活。”其实,以世界体系为人生归宿的人,在这个体系瓦解时,他们便要失去一切。他们终生努力建立的,将要在转瞬间化为乌有。那些注重物质的人,当他们去世的时候便一无所有。我们可以带什么到新天新地去呢?就是我们的信心、品格和肢体的关系,这些比任何的金钱、权力或享受都重要得多。
或许有人不禁会发出疑问说:“地上的君王和客商为什么要为巴比伦哀哭?是怜惜,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根据经文的记载,那些掌管经济体系的人,将为巴比伦的覆亡而哀号。领袖要哀号,因为他们曾经监管巴比伦的财富,可以从中大大图利;商人要哀号,因为巴比伦这最大的客户,将消失得无影无踪。水手们再不能把货物运到任何地方,因为商人再没地方可以销售货物。邪恶世界体系的覆亡,影响了一切喜欢并倚靠它的人。
约翰在这段经文中所列出的这张各样商品的名单,描述了这个社会的极端物质主义。这些商品很少是必需品,大部分是奢侈品。世人放纵任性,不择手段去满足自己的欲望。甚至人也可以变成商品,卖给巴比伦作奴隶。
天上的声音直接告诉巴比伦,她的一切奢华已成过去。她所贪爱的果子已离她而去。珍馐美味指舶来的稀珍食品。华美的物件指衣着及饰物。巴比伦不再有这些贵重的货物供应世人。当时罗马的富贵是有口皆碑的。犹太的他勒目法典这样说:“十分财富降临人间,九分被罗马先人所占去,剩下的一分全世界分享。”
藉大城得利的人为大城的倾覆而悲哀,因为失去了生财之路。这类人士之中,首先是客商们为大城哭泣悲哀,正如先前的君王一样,客商也是保持距离,怕沾到大城的痛苦。客商的哀歌也和君王的一样,以双重哀哉为开头为大城哀哭。君王哭大城的坚固、能力已成过去,客商则哀其美衣与富贵化为乌有。大城灾祸的突如其来让客商们和君王一样惊奇。一时之间,偌大的财富就归于无有。商人所哀的是财富的消失,不是民的遭殃。其次轮到航海的人哀哭。先被提名的是船主,接着是坐船往各处去的。后者所指的是何人不易确定,也许包括一切水路旅行的人,也许限于押运货物到商港交易的商人。如果是后者,这一节所提的人是船主、商人和水手,并所有靠海为业的人;最后一句更是一网打尽前三类,包罗万有了。这一切靠大城维生的人为大城的倾覆而哀哭。但是正如前几种人,这些靠海为业的人也是远远地站着,无人伸手帮助。大城曾使许多人发财,但并未赢得任何人的关爱。
启示录18:17-19记载凡船主和坐船往各处去的并众水手,连所有靠海为业的,都远远地站着,看见烧城的烟,就喊着说:“有何城能比这大城呢?”他们又把尘土撒在头上,哭泣悲哀,喊着说:“哀哉!哀哉!这大城啊。”凡有船在海中的,都因她的珍宝成了富足,她在一时之间就成了荒场。
第三类哀号的人是从事公共运输业的。他们借着运输巴比伦的商品致富,就像古时的腓尼基人一样。现在他们没有生意可作了,为了经济萧条而哀伤。他们和其他人一样,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坏了。这也能应用在我们身上。我们怎么看待世上的富足奢华呢?我们认为那是奢华吗?当你看奢侈品一旦化为乌有时,心里有什么感受呢?我们高谈灵性和属灵的事。很多基督教机构热衷于要人奉献,尤其是对着有钱人的时候。但有些有钱人威胁我,如果我不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他们就不支持福音广播事工。我不理会这种威胁。我们不必太在意人的想法。这个世界将要过去,你手边的事也将会过去。目前世界有名的大城市都将废去。问题是:当荣华富贵烟消云散时,你会忧心吗?你的心有没有放在天上的事、定睛在基督身上呢?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段经文描写了海上的船主和水手的悲哀。他们并不真正悲哀罗马的灭亡,而是哀叹他们运来的贵重商品被烧,哀叹失去商业的大客户。约翰告诉我们,人若把幸福的根基放在物质上,就会失去比它更重要的事情,如真理、人与人之间的爱、友谊、相互信任、爱心等。
现在,这一切的财富在一时之间竟归于无有,大衰退的危机已迫近眉睫了。那些从事海上商业活动的人,远远站着说:“有何城能比这大城呢?”他们将尘土撒在头上,为这曾替海上贸易带来富裕的城悲泣,这城在一时之间就变成了废墟。
在原文中,为大城举哀的“哀哭”有君王的未来式、也有客商的现在式和未来式。在这一段诗词中,约翰的描述包括了各种时态。航海者的头一句叹息是大城曾经举世无双:有何城可比这大城呢?航海者的举哀比先前君王和客商的更进一步,他们把尘土撒在头上。哭泣悲哀这是第三次出现(前两次分别记载在11和15节)。“哀哉!哀哉!”以及“一时之间”也是出现第三次。这里又再一次,跟先前的客商一样,这类人叹息的是自己利益的消失。
启示录18:20说:“天哪,众圣徒、众使徒、众先知啊,你们都要因她欢喜,因为神已经在她身上伸了你们的冤。”
从天上看事情的角度,与从地上的角度不同,天上没有追思礼拜,而是一场期待已久的庆典。圣徒的祷告,以及旧约众先知和新约的使徒所预言的事,都一一应验了,天上有大喜乐,因为神的名被高举,神的公义完全彰显了。今天,你的心思专注在哪里呢?你会在哀哭的行列,还是在喜乐的行列呢?
与前面的三种哀哭相对照,这节经文里出现了已得救信徒们的喜乐和赞美。这样的描写表明了圣徒忠诚而良善的生活,也说明恶人的犯罪必带来报应。信徒的喜乐不是针对恶人的幸灾乐祸,而是欢喜正义战胜邪恶;这种喜乐不是个人的憎恶或不良情绪的表现,而是体现了对神公义审判的完全信靠。
地上一切目中无神的人正在落泪时,天上却有极大的喜乐。最终神已经为祂的众圣徒、众使徒、众先知伸了冤。巴比伦如何恶待神的子民,神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到这里,我们的注意力由恶转到善。首先,义人受吩咐要欢喜快乐,因为大城彻底毁灭。最后是说明毁灭罪有应得。
有些现代读者见众圣徒因大城被毁而欢欣,大大不以为然。但请注意,这不是一种幸灾乐祸的呼喊,而是渴望公义的伸张。其次,约翰和他的读者并不是风凉学者,不关痛痒地在讨论着对与不对。他们是局中之人,他们因信仰浇奠了整个生命。正如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5:19所说的:“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约翰热切地确信,信徒不需要人可怜,因为他们是在神的一边。因为属神,今生多有苦难,备受蔑视和逼迫,然而最后公理必得伸张。而约翰所遥望的正是公义的得胜。启示录18:20中的欢呼乃是出自坚决的相信,正义必然得胜,而信徒殷切等候的也就是这样的一天。欢喜和上几节的举哀构成了一个强烈的对照。欢喜的范围非常广泛,包罗了天使、众圣徒、众使徒和众先知。很奇怪,天使一直是那么重要的角色,在这里却没有被提名。他们欢喜,因为神已在大城身上为他们伸了冤。圣徒曾遭苦待,而苦待他们的人得了报应。这不是报仇成功,而是公义得胜。
接下来,在启示录18:21-23中,约翰描写淫妇巴比伦完全灭亡的情景。首先,音乐的消失,暗示巴比伦不会再有欢乐的声音和富贵荣华。“各行手艺人”是指国内所有产业和实体都将灭亡;“推磨的声音不能再听见”,是指将要失去日常生活所需的一切物品;“灯光不能再照耀”,是指巴比伦完全崩溃,陷入黑暗和绝望中;“新郎和新妇的声音不能再听见”,是指家庭被毁,断子绝孙。
启示录18:21说:“有一位大力的天使举起一块石头,好像大磨石,扔在海里,说:巴比伦大城也必这样猛力地被扔下去,决不能再见了。”
天上要我们注意到神审判巴比伦时的力道之猛、出手之快,以及范围之彻底。巴比伦的下场就像一块大石头坠入海中,溅起水花之后立刻消失了。
“有一位大力的天使将一块石头,好像大磨石,扔在海里,”这象征巴比伦最终的灭亡。
大力的天使是独特而不寻常的称号。启示录既是关乎权力的一卷书,这位天上来的代表便特别地强调为大有能力。天使举起一块石头,扔在海里,这个象征性的举动,在先知书中曾多次出现。根据耶利米书51:63的记载,先知耶利米将一块石头拴在一本书上,扔在伯拉河中,以象征巴比伦的毁灭。启示录18:21这里也一样,石头扔海也是代表大城突如其来的彻底毁灭。“决不能再见”强调这是最后的毁灭,大城绝无希望东山再起,正如以西结书26:21所说的:“我必叫你令人惊恐,不再存留于世;人虽寻找你,却永寻不见。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启示录18:22-23说:“弹琴、作乐、吹笛、吹号的声音,在你中间决不能再听见;各行手艺人在你中间决不能再遇见;推磨的声音在你中间决不能再听见;灯光在你中间决不能再照耀;新郎和新妇的声音,在你中间决不能再听见。你的客商原来是地上的尊贵人;万国也被你的邪术迷惑了。”
“弹琴、作乐、吹笛、吹号的声音,在你中间决不能再听见;”这意味着敲锣打鼓的音乐也消失了,感谢神!“各行手艺人在你中间决不能再遇见;”是指所有的工厂都关门了。“灯光在你中间决不能再照耀;”意思是各地五光十色的霓虹灯都将熄灭。“新郎和新妇的声音,在你中间决不能再听见。”这是指人不再有后嗣繁衍了。从天上传来的声音说:“你的客商原来是地上的尊贵人;万国也被你的邪术迷惑了。”我认为,越来越多的邪术、魔法和魔鬼学也在末世兴起。离末世越近,撒但的势力会越猖狂。那时,撒但将会欺哄和蒙蔽万国,就像假先知蒙蔽很多人一样。巴比伦的流行音乐结束了,古典音乐也划下休止符。曾经出卖自己技艺、服事敌基督的,也将停止这样的活动。工厂完全停工了;五光十色的灯光熄灭了。有趣的是,创世记4:16-22记载了所有这些事情的开始。还有,家庭与社会生活将归于无有。企业消失了。巴比伦膜拜敌基督成了天大的谎言。
这城以往各种活动的声音,不论是音乐、机器,或是推磨的声音,永远地沉寂下来了。一切的灯光已熄灭,不会再有嫁娶的欢乐。巴比伦为何会沦落至如此田地呢?因为她的领袖用邪术来哄骗万国。
约翰在这里列出大城中今后再也不能听见的声音,再也不能举行的盛事。先前的哀号是叹息外忧、经商和政治,这里约翰进一步描写内患。所列举的各种乐器在原文语法中暗示着作乐的人。大城一向爱好文化活动,但这一切都止息了。“在你中间决不能再听见”意味着末日已到。正如文化活动一样,手艺也曾在大城中盛极一时,然而这也要成为过去了。推磨的声音也销声匿迹,说明日常生活诸如粮食的制造也一一停止。约翰替我们逐一指出,大城的一切生活都要静止消灭。灯光也不能再照耀,婚嫁也一一止息。客商原来是尊贵人,一切以物质财富挂帅,将神忘得一干二净。财富、邪术等可憎的风俗亦接踵而到。万国都被大城的邪术所迷惑。
启示录18:24说:“先知和圣徒,并地上一切被杀之人的血,都在这城里看见了。”
神的儿女曾在这座城里受逼迫,神会为他们申冤。这座撒但所迷惑的城市,从一开始就是杀人的凶手。巴比伦是个谋杀义人的大城;她残害神的儿女。巴比伦被毁,这就让人联想到历史上有些大城市,以及文明的坠落。有位历史学家在《罗马帝国沦亡录》一书中提到以下沦亡的五大原因:第一,家庭制度和圣洁被侵蚀。第二,政府税收越来越高,开支增加。第三,人民疯狂地追求享乐;更加刺激、残忍、不道德。第四,国家不断扩建军备,而真正的敌人却来自人自己,人人毫无责任感。第五,宗教信仰的败坏,信仰沦为仪式而已。历史一再重复告诉我们亡国的五项因素。这些因素完全可以毁了国家、毁了家庭、毁了人类。感谢神,人类的罪愆终将结束。
此外,也有学者认为,巴比伦是敌基督权柄的象征,她灭亡的理由有以下三点:第一,商人利用财富和不正当手段,勾结权势,得到王族般的地位,操纵社会,加深社会的不义和物质崇拜;第二,占星术成为偶像崇拜和不信的直接原因,迷惑了许多人;第三,跟随基督的信徒流了许多血。
听众朋友,今天的节目时间到了,我们停在这里。下一次节目,我们将进入启示录19章的研读与查考,请大家提前预备并熟读经文。如果你对节目中所分享的内容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你来信询问,我们很乐意为你再作说明;若是你生活中有什么难处,也请让我们知道,我们可以彼此记念代祷。
我们下次节目再见。愿神赐福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