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罗马书9:30-33
这样,我们可说什么呢?那本来不追求义的外邦人反得了义,就是因信而得的义。但以色列人追求律法的义,反得不着律法的义。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他们不凭着信心求,只凭着行为求;他们正跌在那绊脚石上。就如经上所记:我在锡安放一块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盘石;信靠他的人必不至于羞愧。

人生中间在我们的路程上面,我们会遇到很多不同的小石头,但我们也会遇到大的盘石。什么是石头,什么是盘石?今天我就直接用经文的字眼一同来跟大家分享罗马书第9章的后面一段,我们感谢主上周透过钟牧师的讲道,已经帮我们开启了罗马书的第9到11章。这段经文确实是在教会生活当中,我们或许吧,会比较少去碰触的经文,如果有的话,它往往会是从一个教义的方式去接触它。所谓的教义,指的就是我们俗称的预定论。而这个教义呢也对很多的基督徒来说,常常是一个蛮困扰人的一个教义,这个话题每每提起来,我们总是觉得有一点窒碍难行。所以因此呢,如果就经文的选读来说的话,我们大概不太会主动来选读罗马书第9-11章。但其实就如上周钟牧师在跟我们分享的时候提到的这段经文,其实是罗马书中间非常关键的一章,而且就那个整个的文脉就整个罗马书。保罗在讲述福音阴性称义的过程中,一个必要的交代。

什么叫必要的交代呢?因为当保罗在罗马书第1章告诉我们,开宗明义它是一个福音的使者,而福音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这么样一个斩钉截铁的宣告。乃至于开启了他对福音的讲述,从人的罪恶,人的无助人的在神面前的软弱与限制说起,一直只到了耶稣基督,如何来成就这样的一个工作。让神的愤怒可以止息,让神的义可以因着耶稣基督算在我们的身上,这样的讲论,不管到第4、5、6、7章,我们可以看到经文怎么样在一个三一上帝的整合里边,在圣灵无微不至的当中,兑现在我们的生命里头是何等的美好,他的大能巨细靡遗的,就在人的软弱最深的罪恶之处被化解。其实回生的生命从这里产生,神的爱在这里显明人的可能与希望也在基督的救恩里面,当这一切都讲到这么美好。实况是当时的教会里边信靠耶稣基督的人,犹太人不多。各位,这个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救恩有着它一脉相成的旧约,救恩故事历史的渊源。如果上帝的应时是这么样的直白提到了神要兴起以色列家。如今为什么当弥赛亚来了救恩显明了,但是这一脉相成的以色列民,他们却拒绝了这位弥赛亚。这是否表明说上帝的。啊,他的信实出了问题,还是他的能力出了问题,各位就是这第9章三大问题的背景,什么叫三大问题背景呢?

上周钟牧师帮助我们看的第一个问题,在第9:6,“难道说上帝的话落的空吗?”而第2个问题是9:14,“难道上帝有什么不义吗?”我想上周的经文我们就不用再细说了。但是进入到今天,第3个问题,如果上帝的应许没有落空,是以色列民,你们自己误会了,上帝从来没有应许他要救所有全部的以色列民。他要拣选谁就拣选谁,他要恩待谁就恩待谁。如果是这样的话呢?就产生第2个问题,上帝这样不是不太公平吗?上周我们已经处理这个问题了,好,那透过保罗他巨细靡遗的前后,不管是用创世记的故事,从亚伯拉罕的故事,从以撒的故事,至于出埃及记里摩西的故事去梳理了前面这一段,表达了上帝拣选的主权。当然就是后来预定论教义的基础,当然这个可以很多的讨论啊。在救恩论的底下里面谈论这些以后进到今天第18节、19节以下的,新的一个问题产生了。假设如果上帝原来是可以照着他的自由去运作,运用他的拣选的能力,他的预定的旨意的话,那他干嘛要怪罪我们呢?这是今天的经文里边开始看到的,这样你会对我说,保罗这里有一个假想的对象,他假设他的读者当中,有人不能接受他的讲法。他就是上帝,为什么还指责人呢?有谁能抗拒他的旨意呢?如果原来是这样的话,人能够信他是他的拣选,人不信他是他的预定,这样的话,他为什么还把罪让我们来担呢?我们为什么要负这个责任呢?

开始了今天这个话题,刚才我有跟大家提到了罗马书的9到11章处理的,当然是跟犹太人血统上跟外邦人之间相关的话题。各位,这在当时的罗马教会,不要忘记罗马书写给罗马教会,罗马教会当时的会众的组成已经是非常多元,而犹太人不太可能是最大多数,而且在这样的情况底下,犹太基督徒在他们初信的过程中,在教会初创时期的里边一直不断地在跟犹太主义就是旧约里边一脉相成的。希伯来信仰的那个主义,不断地在过度的过程中。基督教怎么样在犹太教的土壤中间,当然也在希罗世界的文化的里边产生,这过程当中有非常复杂的因素在其中,这个复杂的因素不单是牵涉到教义信仰的理解教义的建立。福音的传扬,它也直接冲撞着在教会当中的信徒之间彼此的生活。

我们接着下去继续会看到。在罗马书第14-15章那边提到了信心坚强的人跟软弱的人,有知识的人跟所谓没有知识的人,他们之间彼此的斗争,类似哥林多前书的描述。这样的一个斗争,这样的一个的张力其实也就更根本性的是发生在犹太基督徒跟外邦基督徒之间。所以到底耶稣基督来了。犹太人本身反而不接受他。但也有接受他的。这个接受他的怎么样来认知?福音以及看待福音不只是留在选民血统上的这些,一直以来由他人自认自己是崇高的选民,反而是向外邦人传福音,怎么样看待这个事情?他不是一夜之间,因为保罗的一本书或者一篇的信息就完全解决了,是不断在那里会搅动,所以也带来了生活当中,教会里边肢体之间常常也会有分歧,也会有鄙视。也会有不屑,也会就诬告对方。我不谅解,也会很多的误会,他们没有办法。同心彼此指责,非常实际的伦理的问题,所以亲爱弟兄姊妹,罗马书第9章到第11章是看来很典型的教义式的一个神学讨论的经文,但它背后的精神是非常深刻的。教会生活的关怀是基督伦理生命实践的一个讨论。

好,如果从这个角度回来,我们就要小心,不要把在这段经文里面,我们可能可以读到的旁支末支的东西,把它核心化。举个例子,我们就算从这段经文我们可以看到,讨论到跟神的拣选自由。祂的主权有关,跟神预定神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恩待谁就恩待谁。他爱雅各恶以扫这样的经文的时候,我们不要无限放大,我们需要透过经文的脉络以及整本圣经回过头来梳理这样的一个信仰认知,这样的一个教育诠释。什么是核心呢?我想今天就跟大家透过第9章的下半段来跟大家来简单梳理一下,我觉得很需要关注的核心。我们需要负责任吗?亲爱的弟兄姊妹,如果真的神按照他的心思意念,他的至高荣耀的主权来进行拣选的恩典工作的话。那如果没有被选上的我们还要担着吗?好各位,你怎么样回答呢?我们今天刚才我们选读,我并没有读到前面,我帮望你在家可能有先读这段经文,或许你现在可以看这段经文,如果你期待保罗给你一个很条理分明的理性梳理清晰的答案的话。你可能会失望,因为没想到保罗一开始就来责备你了。

第二个提问,你这个人啊,你是谁?竟敢向上帝顶嘴呢?我在念的是和合修订版的,受造之物岂会对造他的说,你为什么把我造成这样呢?难道陶匠没有权从一团泥里拿一块做成贵重的器皿,又拿一块做成卑贱的器皿吗?这个是保罗对刚才那个提问,他假想有人要问这个问题,你会对我说他假想这个你,这个读者为什么还指着我们呢?为什么把罪归在我们身上呢?把我反过来质问他,你是谁?竟敢向上帝顶嘴,保罗直接用了一个其实对犹太民族来说是很熟悉的,因为在旧约里边这段的经文啊,这样的一个比喻不断地反复出现他用陶匠。陶泥来做例子。我自己在马来西亚成长的过程中间,曾经有过去做这个陶泥,用陶泥来做东西的这个这样的一个经历,我的高中考试里面,其中一个我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去做一个这样的东西。当然啦,我自己的功夫不够,要找同学帮我,同学的家人就是一个一个的淘器的制造厂。我要去那边学学学学了两三个月。然后慢慢把它做出来,那过程是蛮享受的,当然也蛮痛苦。陶匠陶泥的概念在这里去回应了前面的这个提问,其实我们会觉得保罗有一点点不想回答问题,各位为什么呢?这里的陶匠陶泥的比喻,就正如圣经其他的讲论当中。我们在信仰讨论里边,每每要举各样的例子的时候,同样都会有的限制,因为只要它是比喻,它就是比喻。所以所有的比喻都会有它的限制,我举个例子,它用陶匠陶泥,各位陶泥没有生命啊。你跟我是有生命感觉的。我们是有感受的。我们会痛。我们会也会有喜怒哀乐。陶泥没有啊,所以陶匠他可以随他的意思,要怎么样用陶泥制作陶器,这个比喻能够回应了上帝绝对自由的主权,去行驶他拣选的恩典,达成他预定的救恩计划,能够对比吗?我们好像觉得不太舒服。

保罗,你有一点要回避我的问题,如果你这样觉得,那还真的保罗就是这样。你会发现保罗他并没有要特别回避什么问题,他用了一个很根本性的问题来告诉我们神人之间的差距,神人之间一定要非常清楚了解你就算不够了解你自己呢,往往在这个问题上面呢?当人去思考了解上帝跟了解人的时候,人往往会总觉得他比较了解自己,然后总觉得别人不够了解我。这都是人。正常人都讲。保罗在这里刻意用了一个很强化的对比性,要让你了解的还首先不是你自己,是了解那个你永远达不到的那位上帝,所以他用了一个这样的似乎一个完全没有生命情感的对比方式,去看待这位拥有绝对主权的上帝。他藉由一个在人世间里边可以这么样的。毫无遮掩的展现出一个创造者的创造的作为的比喻。陶匠跟陶泥的这个比喻来形容这个上帝。带出的中心思想就是这位上帝,超过你的想象,你其实还真没资格跟他论斤两资格。很难受。

亲爱的弟兄姊妹福音朋友,你细心想,人如果变成这个样子的话,我还要做人吗?西方欧洲世界里面,当这个民主抬头的时候,当这个所谓法国打革命的背后,没有自由我就死,宁可死。这样我还是人吗?好,各位保罗把这个问题选在这里之后呢,请看他很仔细的描述,会出乎你的意料。当我们在呼应上周的经文里面提到了上帝,他有绝对的主权,他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恩待谁就恩待谁的时候,就请你留意了,有人曾经很仔细的研究。研究保罗书信保罗的著作中间的文字的使用。有一个字,上周已经出现的字叫怜悯。怜悯这个字其实在整本保罗书心里面出现,并没有非常的多。但是在并没有非常的多的里头,他大部分的经文都集中在罗马书9到11章。

所以我邀请你看9:21;“难道陶匠没有权从一团泥里拿一块做成贵重的器皿,又拿一块做成卑贱的器皿吗?”然后呢?它的逻辑是什么?下面22到23节,今天我很关键的经文,倘若神要显明他的愤怒,彰显他的权能,难道不可多多忍耐宽容那应受愤怒、预备遭毁灭的器皿吗?这是为了要把他丰盛的荣耀彰显在那蒙怜悯、早预备得荣耀的器皿上。这两节经文22跟23节都出现了,彰显这个字啊。我读的是和合本修定版,22节讲到倘若上帝要写明他的愤怒,彰显他的权能,23节,这是为了要把他丰盛的荣耀彰显在。当提到上帝的愤怒,如果他要彰显这个愤怒的时候,我们的想象就是,他应该会做出一些相应彰显愤怒的动作来,但是他接着那个做出来的动作却是。他多多忍耐宽容,那应受愤怒预备遭毁灭的器皿。意思就是说,上帝他真的要彰显他的愤怒和他的权能的话,他可以直接对那个应受愤怒跟预备遭毁灭的器皿直接执行,让他的愤怒把毁灭的这个工作就完成它。但是他没有,他反而是多多忍耐宽容,22跟23节是接着前面陶匠陶器的那个比喻讲下来的,如果我们停在陶匠陶器的那个比喻的里面,这位的陶匠简直就是没有人性,没有神性,因为他我们也感受不到那个神性,因为那个泥本身没有感觉,我们从这个角度去想,它会觉得很恐怖这样的一个上帝。但是到22、23节去描述这个陶匠,藉由这个陶匠的比喻说引申出来的这样的一个上帝,是以怜悯为怀的上帝,他彰显他的全能跟他的愤怒的方式,是多多忍耐宽容,乃至于这个忍耐宽容是要先在那蒙怜悯找预备的荣耀的清明上。

其实这是很难想象的一件事,各位,我们如果要把预定论这个教义拿回来,直接植入这段经文也不是不可,因为太多神学家历史上教育基督教教育发展史的讨论,都有很多这样的一些梳理的东西,我不能说不可以。但是我会邀请弟兄姊妹福音朋友去更深的想一件事情,你可以延伸去思考的事情。因为可以运用祂绝对的自由去行驶它拣选之恩的上帝,祂是怎么样运用这个自由怎么样去施行它的拣选呢?他背后里面最深的情怀,就是彼得曾经讲过的,神祂不愿一人沉沦,他愿众人人都悔改。我们要从这个角度来思考,我们要从这个小角度过来反思,保罗在这里的心情。保罗的整整个核心思想是那么清晰的,绝对上帝。跟那不绝对的我们。保罗的思想背后,里面有着一个一脉相乘,从旧约旧历史发展下来的基督信仰,弥赛亚的救恩成就,但如今人不信,然后呢?即使保罗知道了他的救恩,他的预定的背后里面。上帝的应许并不是全部的犹太都信,即使是这样,保罗清楚了解这个第9章开宗明义的时候,也是上周钟牧师是帮助我们的,保罗爱他同胞之心,他甚至要为他同胞,如果同胞可以信,他被咒诅没有关系。所以保罗其实在他了解预定论,认识绝对拣选之恩的上帝的情况底下的信仰实践。是灵命光荣。

今天越谈预定论的弟兄姊妹是越爱传福音的弟兄姊妹。越认识上帝有拣选之恩的人的基督徒,我们是会越卯足全力,希望每一个我们可以接触到的人,甚至我们接触不到的人,都可以认识耶稣基督。谁说预定论是负面的呢?好,没错,我们回到教义的问题的讨论的话,各位。整段的经文你可以看到,刚才我读的是22,23节很关键的经文,如果你看29节,它在呼应前面,藉由陶匠陶泥陶器的比喻所开展的神的怜悯到29节又再出现了。他引用以赛亚书就如以赛亚先前说过,若不是万军之主给我们存留余种,我们早已变成所多玛与蛾摩拉一样了。各位22、23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思啊,神他怎么样在他要彰显他的愤怒的时候,他的全能的时候,他却多多宽容,他意思其实要表达就是说不好意思。原来所有的人。不管你是以色列民,不管你是当时的这个希腊人,罗马人是外邦人,不管你是什么人,其实我们在神的眼中,应该像所多玛与蛾摩拉一样,我们都应该是灭命的。我们其实没有资格获得恩宠。所以背后有一个这样深的含义,提醒我们一件事情,神他在我们该得的惩罚之外,实行了他的怜悯。各位预定论的精神是这个啊,上帝绝对自由的拣选之恩是这个。你喊什么不公平呢?这里是赞美,你纳闷什么呢,你委屈什么呢?赶快信他。因为他没有必要救你。你说他预定我,我就是不信他。我这个还不是开玩笑的。

我一家五兄弟姊妹,我是老幺,我上面有2个哥哥2个姊姊。神的怜悯,我们是第一代基督徒啊,我陈家最先信主的是我的大哥跟我的二哥。他们怎么信主的呢?各位今天有快乐儿童。这个这个呈现要好好地看重多多的支持多多的祷告。多多的鼓励教会的儿童事工,因为你接触到儿童,你就接触到全家。当年我家两兄弟,哎,我哥哥,大哥跟二哥就是在那个街头啊,那是有一个宣教师,他们从澳洲来到我家乡去,他们就是在周末的时候,或者放学的时候就到街头去做儿童布道,他们拿那个就是他们很多那个圣经的图画拿起。然后在那边讲故事,在树荫下,那时候左邻右舍小朋友跑出来,我大哥这个就那个时候信主。那信主的就回去呢,就带妈妈信耶稣。妈妈是第3个,那妈妈就结果就跟大哥哥一起去,然后大姐也去了。这样。我跟我二姊是比较晚去的,但是我就是这样,这样情况底下,最后信主当然是我爸爸,我爸爸几乎是大概接着后面第30年以后。大概才信就比较晚才信主,那感谢主他信主都非常快乐,生命改变,中间一个小故事是我的大哥,大哥二哥信主之后就开始去教会嘛。结果呢,我大哥长得挺高的。长得高应该是有优势有好处的,但是可能我大哥就不觉得,为什么呢?他当时在学校,那个他的学校非常注重运动,就强迫他要他跳高跳远,他就超不爱运动的,结果他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就辍学,他就跟校长闹,就凶校长,不知道怎么回事,细节不太懂,结果就把校长开除了。欸,他这个情况呢?其实他的特质吧。后来在教会里面,因为可能学校不太如意吧,所以在在教会当中,他在少年团契里面也不太如意,就慢慢慢慢他就离开教会,离开哇离开好多年,一直到他后来都有小孩,感谢主,我现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大哥已经回到教会了,当我要说的是那个他最最悠古的时候,我们五兄弟姐妹成长,然后四兄弟姐妹呢,我们先后都奉献全职服待。

所以当时家乡教会很多的执事啊弟兄姊妹就很羡慕我们家,一直在问我,特别问我妈妈,你是怎么教小孩的?教到4个小孩都当传道人?其实我妈妈一直说,我妈确实没有什么教。我觉得都是神的怜悯,对我而言当然我觉得是见证,我好像有跟大家讲过,我忘了有没有讲过,我跟我妈妈,我妈妈怎么影响我,在我13岁那年,我就终身得救,15岁就把一生都奉献给上帝。这背后的故事我妈妈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那我大哥呢,我们当然啦,是因为是兄弟姐妹,后来我的二姊到到了这个北非去宣教,就是一家热心服待,妈妈也是成为教会非常重要的一个女执事,所以我大哥就有一个理论,他虽然离开教会,圣经也读得不少,也蛮爱看神学书,都是乱看,这是那种断章取义的看。他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结论。如果上帝这么恩待我们全家,总不可以全部都是天使,我应该当个魔鬼吧?所以看样子呢,我其实蛮了解教会的。你们的嘴脸,你们的弊端,你们的勾心斗角,你们也不知道,所以我应该就是扮演那个魔鬼的角色,我觉得我还扮演得不错,各位对不起我故事讲太长了,但很有可能就会发生在我们福音朋友或者是弟兄姊妹,你的个人或者你的处境的里面,认真看待神的话语,了解这位有绝对自由行驶拣选之恩的上帝的人。我们该有的反应。不是觉得无理或者觉得无奈。不是,是赶快。回应他那多多忍耐的恩典。

所以预定论不是跟人的抉择,人的回应无关的。那如果预定论跟人的婚姻有关的话,请问人的婚姻是什么呢?既然他都预定了,我还回应什么呢?这是这里的那个敌对保罗的人问的那个问题,如果都是这样的话,那为什么要算在我的头上呢?No,no,no,No。你此时当下的回应你时时刻刻的回应,都是对一位拥有绝对自由行驶拣选之恩的上帝。都有效的回应,这就来到了今天经文的下面那一段。也是我今天的题目,没错读罗马书第9章,越是确立了拣选论、预定论教义的福音信仰。越是让我们看到了人回应的重要性。这里没有矛盾哦。各位,我速度很快啊,我们直接来到30节。

30到33节,“这样,我们可说什么呢?那本来不追求义的外邦人反得了义,就是因信而得的义。但以色列人追求律法的义,反得不着律法的义。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他们不凭着信心求,只凭着行为求;他们正跌在那绊脚石上。就如经上所记:我在锡安放一块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盘石;信靠他的人必不至于羞愧。”保罗直接讲旧约的。这个以色列的民族,他们的犹太民族。没有信靠耶稣。为什么会这样子呢?他们在追求的是律法的义。而前面告诉我们有另外一种义叫做因信而获得的义,追求律法的义,这个追求的含义本身就已经是非常非常表现主义的。就是非常非常就是要透过你自己的努力。那后面那个前面那个因信而获得的义呢?这个就是你。你伸出你的手就可以了。用这个方式来做一个对比,然后就告诉我们说。如今这些的犹太人这些犹太同胞们,他们没有信,因为他们仍然还继续这么执着于,这么在意于,他们所追求的那个义。因为他们不凭着信心,而是凭着行为,保罗在这里形容他们,因为他们这样使到他们跌在那绊脚石上。

各位今天的讲题,石头跟盘石,我就直接用这段经文,因为这段经文里面确实把这两种。石呈现出来了。什么叫绊脚石?就是石头。各位盘石不会绊倒你的。小块的石头会绊倒你。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我骑那个折迭的脚踏车要回家的时候,在台大的那个校园的外面没有注意到,就一个小石头我,我真的是全翻,我后来幸好我背着我的背包,我背包后来破掉。一个小石头。就让我全翻。盘石是什么呢?在原文里面这2个词。是不一样的,一个是store;它是小的,一个是rock;他是大的盘石,你可以立在上面的。盘石是可以遮阴的,盘石是保护的。盘石是可以让你在其中,你可以躲藏的。所以在同一个的经文的描述里边保罗用的这2个皆是石的概念,一个大石一个小石的概念来描述当时的犹太人,他们不信主的那个情况什么意思?我直白地说,亲爱的弟兄姐妹,福音朋友。如果你把神在基督里的工作看得很小,没啥了不起,你会在上面摔。这是在加拉太书保罗曾经讲过的一段话。保罗怎么讲呢?加5:11“弟兄们,我若仍旧传割礼,为什么还受逼迫呢?若是这样,那十字架讨厌的地方就没有了。”

十字架讨厌的地方。亲爱的弟兄姐妹福音朋友,十字架居然还有讨厌的地方哦,有欸,没错今天很多人把十字号当美好美丽的装饰。戴在胸前,挂在哪里,挂在教堂,对许多爱十字架的弟兄姊妹来讲,十字架没有讨厌的地方,好可爱,但是如果你仔细去思想。每一个直视十字架的人,你都一定经历过这种感觉,你讨厌十字架,正如我们的邻居曾经一度强烈的烧十字架上面的教堂。教堂上面的十字架对新靠耶稣基督的人,你有些会觉得十字架讨厌因为他太过直视你的人生。他势不破开。你可能会讨厌他,因为他不是跟你逢场作戏的,实际上没有吵讨厌的地方。对犯罪者的我们,对敌对上帝的我们来讲十字架有很多讨厌的地方。对骄傲的我们哥林多前书里面这一群纷争结党的。只以为是的在比恩赐比表现,比成就的,觉得钉耶稣十字架算得了什么?希腊人在他们的哲理世界的里边,觉得他们什么都可以化解,什么都可以诠释,我还差你一个耶稣。罗马人,我在法治的社会里面,我可以把当时罗马帝国管到这样。我还差你一个犹太民族里面的小小教派,都把自己看得非常的大,十字架,你越宣讲我越讨厌越不屑,不记一故。当我们轻看上帝在耶稣基督里面的工作。像一个小石头的时候。跟我们,我们,我们不断地跌倒。反过来,如果你知道。在基督里面。上帝永恒的救恩如何无缘佛界又那么无微不至的,三一上帝的作为,藉由圣灵感动的工作就领到了我们。是何等的奇妙丰富伟大,像以弗所书第1章所说的一样,那丰盛荣耀的救恩。他像一个盘石一样,你可以安息在里面。你不需要提防他什么?你安心在那里边,你也在神恩典当中,他让你可以慢慢的一步步地登上这个盘石上面,稳稳牢古,即便你的周遭世界变换无常,即便你遇到的各样的患难来势汹汹。你可以在其上屹立不倒。

保罗开头的那样的感叹,巴望他的同胞都可以认识,接受耶稣基督,到后面的时候你就发现了。中间讲的预定论,他并没有要强化他的同胞。反正你没有信就没有信,不是的,他在结束的时候带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信仰的呼吁,也是带出了非常重要的伦理的检视。其实基督是你的盘石,你把它变成了拌你脚的石头,如果你要把他看待石头的话,好吧。至少你要记得一件事情,耶稣基督从不绊倒你的他不会刻意绊倒你,为什么,他如果是那块石比较小的石,他是房角石,他是你生命中间一切可能的源头,一切能够被建造的源头,人都在建造。没错,从创世记开始就有巴别塔的建造,作为一个群体,作为单一的个人,你今天汲汲营营劳劳碌碌,我们都在建造我们的人生。我们都在建立我们的生命,要建的好。要建造的稳,请注意这个房角石吧。他不是要绊倒你的。请依附他,请以他为首,根据他来评量你的建造,在他的标准之上来建造,不管是你的生命,你的服饰,甚至我们现在的建堂。愿主恩带我们,石头跟盘石。是的,基督徒,我觉得我们都会面,对面对基督的时候,我们有时候会觉得他讨厌,但有时候会觉得他安慰,求主帮助我们。让我们愿意来安息在这个盘石。注意你生命的一个角落,你的房角石,它可能就在那一边。你走不出来的阴暗,你去到你这个房间的角落看到这块防角石,希望神让你经历饶恕,释放让你看见在基督里面的荣耀与盼望。

祷告:
主我们仰望你。用你自己的话坚定不移,引领我们。立在其上稳定根基,在你的恩典当中。我们彼此守望。高举十架。仅仅跟随主耶稣基督,祷告奉靠耶稣的名,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