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被神重用的仆人,每当讲到罪的时候,心里必定发出极深的叹息。大卫说:“因有无数的祸患围困我,我的罪孽追上了我,使我不能昂首;这罪孽比我的头发还多,我就心寒胆战。”(诗40:12)摩西说:“我们因你的怒气而消灭,因你的忿怒而惊惶。你将我们的罪孽摆在你面前,将我们的隐恶摆在你面光之中。我们经过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我们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诗90:7-9)
在诗人的笔下,自己的罪不仅重大,让人心生恐惧,而且他对罪有极深的无力感,就如大卫所说的:“我的罪孽追上了我,使我不能昂首;”在罪的面前,人既无尊严,又感无奈,惟有战战兢兢等候神的审判。对此,摩西只能用“惊惶”和“叹息”来形容这种惊惧交加的心情。
的确,自亚当以来,罪就是人最大的难处和困境,所有的痛苦都是源自于人的罪。在三卷符类福音书中,都记载了两个被“污秽”灾病所困的人:长大麻风的和患血漏的女人。这两种同属于旧约“不洁净”(原文的意思就是污秽,是关乎罪的一种形容词)条例中的灾病,却都在耶稣的手中得着了医治,这向我们说明了些什么呢?
洁净长大麻风的:可1:40-45:“有一个长大麻风的来求耶稣,向他跪下,说:‘你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耶稣动了慈心,就伸手摸他,说:‘我肯,你洁净了吧!’大麻风即时离开他,他就洁净了。耶稣严严地嘱咐他,就打发他走,对他说:‘你要谨慎,什么话都不可告诉人,只要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又因为你洁净了,献上摩西所吩咐的礼物,对众人作证据。’那人出去,倒说许多的话,把这件事传扬开了,叫耶稣以后不得再明明地进城,只好在外边旷野地方。人从各处都就了他来。”
不论古今,麻风病对人们来说,一直都是令人心生恐惧的灾病,万一不幸染上,无论是患者本人,或是家人,都要承受极大的压力。对犹太人来说,大麻风更是一个令人闻风变色的灾病。除了为患者带来身心上的痛苦,更有律法上的重重限制。然而,麻风病在耶稣的时代似乎并不少见,而“洁净长大麻风”的人,显然成为耶稣行神迹的一个重点,耶稣在回应施洗约翰的疑问时,如此说:“你们去,把所听见、所看见的事告诉约翰。就是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麻风的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太11:4-5)。在绪论中我们曾解释过,这句话是关乎弥赛亚事工的印证。然而在耶稣的回话中,特别点出了“长大麻风的洁净”这件事。此外,耶稣在差遣门徒出去传道的时候,特别嘱咐他们“叫长大麻风的洁净”(太10:8)。“洁净长大麻风的”,在耶稣事工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三卷福音书共同记载了这个“长大麻风的得洁净”的神迹(太8:1-4;路5:12-14),这也是马太福音具体记述的第一个神迹,或是说新约圣经出现的第一个神迹,说明了这神迹的重要性。不过,这个事件显然在身体的洁净之外还有更深的意义。一来,如前所述,耶稣对施洗约翰的回话“……长大麻风的洁净……”具有对弥赛亚的印证意义(太11:4-5);其次,几卷福音书对这个神迹都记载得非常细腻,马太则把它放在耶稣所行的第一个神迹的地位。马可虽然是把这神迹放在第1章的末了,但是却和马可福音起头的那句话“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福音的起头。”首尾呼应,使“耶稣基督的福音”被清楚的衬托出来。
一、经文的解析
这个神迹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看:麻风病人求医治;耶稣的怜悯与医治;主的嘱咐与麻风病人的回应。
1. 主若肯与主必能
这个长大麻风的来到主面前,倒是极其谦卑。他跪在主面前恳求,说:“主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太8:2)。他跪下祈求并不特别,因为他知道自己所祈求的对象是谁,所以他说“必能……”。稀奇的是,他加上了一句话“主若肯”。这句话在其他求医者身上并不多见,在四福音中只有这个麻风病人是这样祈求,而三卷福音书也同时标示了这两个重点:“主必能”和“主若肯”。“必能”和“若肯”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呢?一是肯定句,一是疑问句;一个代表有把握,一个代表没有把握;是两个味道完全相反的语句。把“必能”和“若肯”放在一起来看,一方面看见这个长大麻风的充满了信心──对主能力的信心;另一方面又看见他极其没有信心──对自己没有自信,和对主的慈爱不肯定。因为“若……”即表示他无法肯定主的意愿,这种矛盾的情结出现在一些被伤害或是极其自卑的人身上,并不是特别奇怪的事。为何他会有这种认知上的矛盾?这种自卑、自怜的情结,是如何产生的?这与救恩有什么关系呢?这些正是福音书的作者们想表达的一组重点。现在进一步来看看主的回应。
2. 主的怜悯与洁净
对于这位充满自卑的麻风病人,主没有一点的轻视和排斥,反而是伸手摸他。之后,主才说:“我肯,你洁净了吧!”主为什么要伸手摸他呢?一方面这似乎触犯了麻风病的条例,同时很可能让同行的人紧张万分──万一主再转过身来触摸他们,那该如何回应呢?
还好,主的医治与洁净是即时的,圣经说:“大麻风即时离开他,他就洁净了。”(可1:42)在耶稣的医治中,我们看见了祂的大能,祂完全不受大麻风不洁的影响,反而让这人的大麻风即时消逝。
3. 主慎重的嘱咐
在这个麻风病人得洁净之后,主严严地嘱咐了他一段话:“你要谨慎,什么话都不可告诉人,只要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又因为你洁净了,献上摩西所吩咐的礼物,对众人作证据。”(可1:44)
这里必须注意的是,三卷福音书的作者都没有忽略“要给祭司察看并献礼物”这件事。这样做的重要性在哪里?此外,这段话还有些部分是难以理解的,例如为什么这么大的神迹,不要让人知道?这不是最好的宣传吗?如果在今天的布道会中有这样的神迹发生,岂有不让人知道的道理?恐怕教会不仅要让这人到处去作见证,还要上电视大大地宣扬一番。何况格拉森那个被鬼附的人清醒之后,耶稣不是要他回家去传扬主所做的事吗?(可5:19-20)
想不到这个得洁净的人似乎不能明白主的用心,反倒去告诉人,以致耶稣不得再明明的进城。
所以这个精彩又感人的神迹背后,的确存在着许多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无一不是和旧约利未记中麻风病的条例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若要深入理解这个神迹的意义,就不能凭空揣测,必须先进入利未记中去探究大麻风的条例,方能有正确的了解。
二、麻风病的条例(利13-14章)
利未记用了两章(利13-14章)的经文,来讲述麻风病的条例。从这卷书章节的比例来看,显然占有相当的分量,神如此看重必有其用意。其中13章讲灾病的现象,14章讲灾病的洁净,各有其不可忽略的重点。
1. 麻风病灾病的现象
有一些注释书或许过于专注在麻风病的原文,是否指的是现代的麻风病,因而忽略了一些更重要的事。然而,圣经如何界定麻风病才是重点。事实上,圣经对麻风病的判定是经过重重的关卡来确认(共有四十四节经文来叙述),并非随着祭司主观的感受来决定,否则万一搞错,岂不是误人一生?那么,祭司如何判定一个人是否患了麻风病呢?乃是经过三道察看的手续,一点不容马虎。
a. 深于皮下(利13:3-4、25、30-34)
判定大麻风的第一关,就是看这疑似大麻风的灾病是否深于表皮之下。若只是表皮的一些现象,那只是一般的皮肤病而已;若是病灶由表皮进而深入皮下,就有患大麻风的可能性,这是鉴定大麻风最重要的一步,且是必要的一步。在本章经文中一共被提过七次。若是疑似的灾病并未深于表皮之下,那么是不能算为大麻风的(利13:31-34)。所以大麻风并不是一种表相的皮肤病,乃是能深入人身体之内的一种病症。如经文所说:
“祭司要察看肉皮上的灾病,若灾病处的毛已经变白,灾病的现象深于肉上的皮,这便是大麻风的灾病。祭司要察看他,定他为不洁净。若火斑在他肉皮上是白的,现象不深于皮,其上的毛也没有变白,祭司就要将有灾病的人关锁七天。”(利13:3-4)
b. 发散开来(利13:5-8、12、22-23……)
“发散”一词,在鉴定大麻风的条例中一共出现了十五次,这是鉴定麻风病的第二个依据。一般来说,若符合其它的特征,又有发散的现象,就可以判定为大麻风了。发散的意思就是这个病症可由一个点扩及一个面,最后扩散到全身。路加福音记载这个长大麻风的人,是“满身”长了大麻风。
麻风病发散的影响力并不止于本人,也会延及和他接触的外人,因为凡触摸他的人也算是不洁净的,这就是为什么长大麻风的人必须与人隔离,独居营外的原因(利13:44-46)。
c. 红瘀肉(或红肉)(利13:10、14-16……)
红肉或红的、红瘀肉一词在本章出现十次,均是论及对大麻风的鉴定,经文说:“祭司一看那红肉就定他为不洁净。红肉本是不洁净,是大麻风。”(利13:15)。基本上是形容人的皮肤在被细菌侵蚀之后,所呈现出来一种生肉的样子,吕振中译本翻成“生的赤肉”倒是相当贴切,也符合绝大多数英文版本的译法(raw flesh)。显然红瘀肉是指大麻风会造成皮肤或是器官的损伤,不仅会深于皮肉,而且会吞噬感染者的皮肤或是器官,以致于出现了红色的赤肉。此外,这种破坏器官的现象又称为“蚕食的大麻风”(利13:51-52)。难怪许多大麻风的患者不是少一根指头、就是掉一只耳朵,这是许多麻风病患心理压力的来源之一。想想看,若是一个人满身长了大麻风,他的身上必然也有许多被病菌吞噬的赤肉,那个样子是何等的可怕?即便他是自由的,恐怕也要自动地远离人群和人保持距离。
2. 大麻风患者的处境(利13:45-46)
麻风病人的处境可说是相当可怜,首先他们要承受身体的痛苦;其次,他们要被隔绝,也就是说,从得大麻风的那一天开始,他们要从正常的人群中隔绝,这包括了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就情感上来说,真是情何以堪。即便不得已要来到有人的地方,“身上有长大麻风灾病的,他的衣服要撕裂,也要蓬头散发,蒙着上唇,喊叫说:‘不洁净了!不洁净了!’”(利13:45)这样的定规,可以说使得长大麻风的人毫无人性的尊严可言。由这样的定规来看,一个长了大麻风的人,他们的人格必然很快地遭到摧残,他们的人际关系等于是进到一个完全破损的状态。为什么神要如此的看待一个长大麻风的人呢?是大麻风患者的宿命?还是神加在他们身上的?这正是我们要从马可福音的实例中去观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