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慧文学
希伯来人的智慧文学富哲学味道的作品。哲学这个词在希腊文里,就是由“喜爱”和“智慧”组成的。
圣经中有三卷书被称为智慧书,分别是约伯记、箴言和传道书,而新约中的雅各书在风格上也很接近旧约的智慧文学。
2. 什么是智慧
韦氏大辞典对智慧的定义,包括三个层面,分别是知识、洞察力和判断力,这和圣经讲到智慧的内涵和目的是相当接近的。圣经中所说的智慧和我们现代人说的智商是完全没有关系的,智慧并不是聪明、敏捷、表达的技巧;智慧是和神建立关系,从中获得讨祂喜悦能力。
箴1:1-6说,箴言的目的是要使人晓得智慧和训诲,分辨通达的言语;使人处事的时候有智慧、仁义、公平,使愚人灵明,并且使少年人有知识和谋略等。
箴言大多数是精炼的格言,是希伯来人从具体的经验中,归纳而来的生活标准,属于“实用智慧”。至于另外两卷智慧书约伯记和传道书,则是以对白和独白的方式来探讨人生的意义,被称为“思辩智慧”,即要通过思考来辩别的。
总括来说,智慧是指在我们的生命中、生活中做出敬畏神的选择能力,正如箴9:10说“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
在古代的以色列,有些人不但致力于得着智慧,并且努力教导别人如何得着智慧,这些智慧的老师一般被称为智慧人,他们在以色列社会中所占的地位,和祭司、先知差不多,主要责任是担任智慧的顾问,教别人寻求智慧。
在箴言里,智慧的老师称呼学生为“我儿”,意思是我的孩子,更加表现出智慧老师和学生亲密的关系。
3. 智慧文学常被误用的三种情况
3.1. 断章取义
很多情况下,人们只读智慧书的其中一部分,没有根据神启示作者的意思来解释内容,结果忽略了整体的信息,很容易产生误用经文的情况。
箴言是最容易误用的,很多人错误地认为箴言是无条件的应许。其实,箴言是希伯来人长期口头相传的格言,目的是引起群众的注意,希望产生共鸣。如果把箴言当作是应许或者律法条例,可能对一些信徒产生很大挫折的,因为很多事情往往不像箴言所说的那样成就。譬如箴16:3说:“你所作的,要交托耶和华,你所谋的,就必成立。”绝对不能把这句话当作神的应许,如果我们所作的不合乎神的心意,是绝对不能够实现的。
另一种情况是不顾上下文的意思,只抽取一段出来在生活中使用,这又是误用智慧文学了。例:传3:2说:“生有时,死有时”,有的人错误地以为,这是神为了保护我们而限定了我们的寿命,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它的上下文告知,无论你的生活过得多坏或者多好,当你的“时候”到了,你还是会去世的,而不是说神限定了我们的寿命。
3.2. 给智慧书的措辞下了错误的定义
这是因为误解智慧书的措辞、文学形式和类型而引起的。例:箴14:7教我们要远离愚昧的人,因为不会从他的嘴里得到知识。有的人就引用这句话,指基督徒要应该和智力迟钝的人,或者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交往,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箴言里,“愚昧人”是指不信神、不敬畏神的人,他们只按照自己的私欲来放纵生活,不承认还有一位比他自己更高的权柄。换言之,箴14:7的教导是说,如果你要寻求知识,就不应该向一个不信神的人来寻求。
3.3. 不了解智慧书的重点和主题
例如伯15:20:“恶人一生之日劬劳痛苦,强暴人一生的年数也是如此。”很多人读到这句话,就以为恶人在世上必然无法亨通,所以他们不会真的快乐。其实,这是前来安慰约伯的以利法说的,以利法试图说服约伯,指出他受这么大的痛苦,乃是因为他曾经作恶。但是约伯是强烈反驳这种想法的。故事发展下去,神证明了约伯的话是对的,另一方面,神又谴责以利法所说的话(参伯42:7)。
传道书的主题也很容易被人误用。事实上,传道书包含了两种人生哲学,第一种是“日光之下”:这是想靠人类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寻找各种人生观,可是人生是反复无定的,最后得到的是虚空和迷惘。第二种哲学是“日光之上”,即要以敬畏神为目标,生活上以神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