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查考举例示范:
1. 娶亲筵席的比喻(太22:1-14)
1.1. 这个比喻的中心思想较难捉摸,故此,要明白这个比喻的重心,首先不要忽略22:2:“天国好比一个王为他儿子摆设娶亲的筵席”这句话。这句话指出下文的比喻,不是单指比喻中的某一个人物或者某一件事,而是整段22:3-13所描写的情形,这是了解所有天国比喻的重要关键。
1.2. 娶亲筵席比喻的分段
第一段:主题是讲那位王打发人去请被召的人来出席筵会,但是被人拒绝了,王十分愤怒,于是发兵除灭他们。
第二段:王打发仆人从岔路口邀请人来,其中有一个没有穿礼服的最后被丢在黑暗里哀哭切齿。
1.3. 很多人读这个比喻,只注意了头一段的主题,先入为主地以为比喻的重心是讲,人们拒绝了王的邀请是表示人们拒绝福音。故误以为第二段指出的“愿意来筵席的人”是已经接受福音的人,其实这个观念是读圣经的人自己加进去的。圣经并没有把不愿意来参与婚筵的人解释为作不接受福音的人,也没有把不穿礼服的人解释为没有好行为的人。
1.4. 整个比喻其实在讲两种在天国外围的人会被“除灭”,一种是拒绝来筵席的人,另外一种是来赴筵却没有穿礼服的人。这两种人虽然都没份在天国里,但是他们被拒绝进入天国的原因却是不同的。
1.5. 这个比喻最大的争论,在于不穿礼服而被丢在黑暗里的人究竟是谁呢?这可以从经文中找到三点资料:
1.5.1. 他被丢在黑暗里,和他的“善恶”是没有关系的,因为22:10说:“不论善恶都召聚了来”,所以这个不穿礼服的人被丢弃,并不是因为他的成败或者善恶。
1.5.2. 要注意关于“礼服”的问题。按照当时的文化背景来说,不穿礼服出席婚筵等于是羞辱了婚礼的主人。22:9告诉我们,这些赴筵席的人都是从岔路口请来的,表示他们是忽然被邀请来赴筵的,当时并没有穿礼服。但是主人为他们预备了礼服。所以当王责备那个人为什么不穿礼服的时候,那个人顿时“无言可答”(参22:9-12)。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说,“礼服”是象征着神的恩赐或者基督的义会比较合适。
1.5.3. 要留意不穿礼服的人和不肯赴筵席的人的结局是相同的,都是被丢在黑暗里。
1.6. 另外,这个比喻是和上文下理有联系的,上文的21:42-44是耶稣向犹太人说的话:“神的国必从你们夺去赐给那能结果子的百姓。”故此,这个比喻第一段中出现的,用不同借口拒绝赴筵的三种人都是指犹太人。
而在第二段中的在岔路口上遇见的人,就是暗示着外邦人了。但是,并不是所有被请来的都自然可以在王的筵席上坐席,而是请来又穿着礼服的人,才可以在神的国度上有份。
1.7. 故此,不穿礼服的人就是不靠主的恩典而自以为义的人,这些人虽然有机会听福音,但是在神的国里,却是没有份的。
2. 十个童女的比喻(太25:1-13)
2.1. 这个比喻中很多人物,似乎都有属灵意义,譬如十个童女代表什么?她们预备的油象征什么?灯象征什么?半夜是什么时候等等。不过这些都不是比喻的重心。
2.2. 这个比喻的重点,是在于把十个童女分为两类:
2.2.1. 聪明的童女:除了灯里有油外,还另外预备了油,所以新郎来的时候,她们的灯仍然会发亮。
2.2.2. 愚拙的童女:没有另外预备油,所以当新郎来了,她们的灯却因为没有油而不能发亮。
根据以上的分类,童女的灯是否发光才是比喻的焦点所在。也就是说,除了灯本来的油外,另外预备油的意义是什么,就成为了解释比喻的重要关键。
2.3. 要留意主耶稣讲这个比喻的目的(25:13:“所以你们要儆醒,因为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这也是主耶稣讲完比喻之后所作的结论,就是教导我们要怎样预备祂的再来。
留意“儆醒”是什么意思。按照字面的解释,是否“儆醒”是在乎有没有在新郎没有来到之前另外预备了油。我们知道主会再来,所以另外预备了油的,就是“儆醒”;相反,既然知道祂会再来,却没有另外预备油的,就是“愚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