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无论是查考哪一种体裁,都离不开基本的释经原则,譬如经文结构、文脉研究、历史背景等等。不过,每种文体所着重的却是不同的。
书信所着重的是它的结构,也就是找出一封信的逻辑发展,包括找出作者怎样开展全篇的主题,分析各个段落在全书中所占的地位等等。

1. 第一个原则:找出书信的逻辑发展
有的书信结构层次并不分明,要找出逻辑发展并不是容易的事了。举例如下:
1.1. 约翰一书
结构循环地围绕在三点上,分别是信心、爱心和盼望。故首先就要特别留意经文怎样重复地强调这个主题,然后再找出它的逻辑层次。
1.2. 雅各书
雅各书是讨论信徒怎样把信仰实践在生活中,可以分为五个段落:
1.2.1. 试炼和信心(1:1-18)
1.2.2. 基督教的实际应用(1:19-2:26),其中包括2:1-13的偏待人以及2:14-26的善行。
1.2.3. 言语的教导(3:1-4:12)
在这个段落,可以找到循环重复的逻辑关系。
雅3:1先劝勉不要多人争着做师傅,接着却没有延续这个主题,反而在3:2-12指出舌头上、也就是言语的一般性危险,讲完之后,才在3:13-18回应做师傅的资格是什么。但是当讲完了做师傅的资格后,又跑回去讲有关言语的问题(参4:1-10),到了这个段落最后的4:11-12 ,则是劝信徒之间不要互相论断。
1.2.4. 教会的四个问题(4:1-5:18)
1.2.4.1. 自夸(4:13-17)的自夸
1.2.4.2. 用钱财压迫穷人(5:1-11)
1.2.4.3. 起誓(5:12)
1.2.4.4. 祈祷治病(5:13-18)
1.2.5. 雅各的总结,呼吁教会要带领犯错的人归回基督(5:19-20)。

2. 第二个原则:要研究语句背后的状况
要留意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他和收信人当时的情况分别是怎样的呢?这些听起来似乎是不太要紧的事情,但是它不但可以决定一卷书的写作背景,还可以看出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之下,这段经文怎样应用在原来的读者身上。
在叙事文体中,很容易找出历史环境,但是在书信中,就比较困难直接找出资料,所以就要留意书信的语句,在言语之间找出背景。
背景和当时的社会文化有很大关系,这是查考书信文体最困难和最富争论的地方,尤其是把圣经教导应用在生活层面时,就发现书信中谈到的第1世纪的文化,和我们21世纪的文化相距甚远,于是产生很多文化冲突。
面对这种情况,有圣经学者提出区别文化的七个原则:
2.1. 要区分所谈论的是核心的教义问题,还是枝节的、无关痛痒的问题。
2.2. 要区分所讲的是否关于道德素质的问题。
2.3. 要留意新约对讨论的教导是否有一致的意见。
2.4. 要区分教导中提到的原则和应用。
2.5. 要留意有没有给新约的作者有选择的可能性。
2.6. 要留意文化背景的转变。
2.7. 要和不同立场的人保持开放性的对话。
举例:妇女讲道
新约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并不是一致的,保罗在提前2:12直接指出“我不许女人讲道”,在林前14:34-36也说:“妇女在会中要闭口不言……因为妇女在会中说话原是可耻的”。但是在林前11:5却提到女人讲道的例子,那么保罗的立场是什么呢?
保罗不许女人讲道,可能是针对当的文化背景或者一些教会的混乱情况来说的。因为第一世纪的妇女教育程度不高,却在信主后骄傲起来,在主日随意开口讲道。
若把刚才说的七个区别文化的原则应用下去,就发现妇女能否讲道并不是福音的核心教义,也和道德没有任何关系。不过,在某一些教会中,仍然是按照传统,不接受女传道在主日讲道的。
因此,我们不能因此说,教会违背了真理,或者教导出现错误,这其实是不同教会的文化,我们在哪一个教会聚会,就要遵重那个教会的文化,只要他的教导正确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