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第8句:低加波利,耶稣赶鬼
1. 低加波利:位于加利利海以南,约旦河以东。这地原文意思是“十座城”,因新约时代,这地包括了十座结盟的希腊城镇。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征服该区,希腊人及其退伍军人迁入,建立了这些城市,使其成为希腊文化中心。这地的城市布局、语言、宗教、建筑等均体现浓厚希腊特色,如剧场、神庙、体育馆、广场等。后期则体现罗马特色。居民以希腊化外邦人为主,希腊语是主要行政语言,且长期保持自治地位,拥有自己的议会和货币。耶稣时期,这十个城组成联盟,彼此通商,抗拒跟巴勒斯坦和犹太人交往。虽然低加波利的人不喜欢和犹太人交往,可是福音还是可以传到这些外邦人中间。
2. 耶稣赶鬼:可5:19-20:“耶稣不许,却对他说:‘你回家去,到你的亲属那里,将主为你所做的是何等大的事,是怎样怜悯你,都告诉他们。’”那人就走了,在低加坡里传扬耶稣为他做了何等大的事,众人就都希奇。”这段经文里被鬼附的人住在格拉森──低加波利十座城其中一座。后来耶稣把鬼赶出,被鬼附的人得释放后,就在低加波利传扬耶稣为他做了何等大的事。太4:25耶稣起初传道,就有人从低加波利来跟从他。可5:1,记耶稣特意来到海那边(加利利海东边)低加波利格拉森地区。可见耶稣特意往外邦之地去拯被鬼附的人,也让他把福音传开。
3. 思考:我们蒙耶稣拯救后,有没有把这好消息传给四周的亲友?

第9句:比利亚,河东之地
比利亚:耶稣时代的比利亚,对应于旧约的基列地区,并可能与亚扪和摩押部分地区重迭。这片地区大致位于低加波利西南。这里地势高、树木多,有长达一千公尺的悬崖,可俯视约旦河。基列地是好地方,以致旧约时期,流便、迦得、玛拿西半支派的人看到它,竟然不想进迦南。新约没有提到比利亚这名字,但太19:1;可3:8,10:1;约1:28,3:26,10:40提到这地,用的字是“约旦河外”。耶稣时代,在比利亚居住的是犹太人。比利亚和加利利同样受希律安提帕所统治。由于和加利利、犹太皆相邻,犹太人往来犹太和加利利,因为不愿意经过撒马利亚,就会取道比利亚。耶稣自加利利隐退、前往耶路撒冷受难之前,曾到比利亚小住一段时期(太19:1-20:16;可10:1-31;约10:40-12:11)。

第10句:埃及,旧约为奴之地
1. 埃及:对犹太人有特别意义。他们的祖宗曾在埃及为奴作苦工,神看见他们的困苦,听见他们的悲叹,救他们离开埃及,与他们立约,从此他们就成为神的选民。新约时代,以色列人每年守逾越节,重温神拯救他们出埃及的莫大恩典,再次确认神选民的身分。旧约时代,埃及是政治和权力的中心,但到了新约时代,它只是罗马帝国的一个省份,而其中的亚力山太城住了大量犹太人。新约提到埃及的经文不多,主要在太2:13-15。耶稣降生之后,希律王想要杀他,于是“有主的使者向约瑟梦中显现,说:‘起来!带着小孩子同他母亲逃往埃及,住在那里,等我吩咐你;因为希律必寻找小孩子,要除灭他。’约瑟就起来,夜间带着小孩子和他母亲往埃及去,住在那里,直到希律死了。这是要应验主藉先知所说的话,说:‘我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希律死后,主的使者在埃及向约瑟梦中显现,吩咐他带着小耶稣和马利亚离开埃及,往以色列地去(太2:19-21)。
2. “我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出自何11:1。何11:1“我的儿子”指以色列。经文谈到,虽然神领他们出埃及,他们却叛逆神,拜偶像(何11:1:“先知愈发招呼他们,他们愈发走开,向诸巴力献祭,给雕刻的偶像烧香。”)。何11:1记述神的儿子(子民)没有活出神在他们身上的心意,完成神给他们的使命。但在太2章这里,神的儿子指耶稣。这位神的独生爱子,却能顺服神的心意,圆满地完成了神交给他的使命。

第11句:亚西亚,福音兴旺,教会多
1. 亚西亚:当时是罗马一个大省,约现今土耳其西部。以弗所曾是亚西亚省会。保罗年代亚西亚很多城市都很繁荣。
2. 福音兴旺:亚西亚省只是小亚细亚一部分。新约时代,小亚细亚对福音传播非常重要。使徒保罗生于小亚细亚的大数;他在小亚细亚进行了大量宣教工作,叫很多人听见主的道。新约多次提及小亚细亚的城镇、省份和岛屿。如:加拉太、歌罗西、米利都、路司得、以哥念等。
3. 教会多:罗16:5记保罗提到以拜尼土是他在亚西亚归基督初结的果子。林前16:19记亚西亚有很多教会。彼前1:1证彼得很可能也曾在小亚细亚地区讲过道;启1:4记约翰写信给亚西亚七个教会──以弗所、士每拿、别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铁非和老底嘉。约翰晚年很可能在亚西亚的以弗所事奉。
4. 总结:小亚细亚是中东以外第一片有福音传到的外邦土地。这里曾有辉煌教堂,现在,小亚细亚一带几乎已经找不到兴旺的信徒群体,都在异教影响之下。但在昔日士每拿的地区,教会还在。
5. 思考:小亚细亚现今教会荒凉,大部分的人都是异教徒,这给我们什么启发?

第12句:希腊,文化重地,偶像多
1. 希腊,文化重地:保罗还把福音传到希腊。希腊以文化、哲学和文学著名。可在新约时代,希腊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主前一世纪,希腊饱受战火摧残。保罗年代,希腊只是罗马行省,包括北面的马其顿行省和南面的亚该亚行省。希腊有很多圣经记载的名城:腓立比、帖撒罗尼迦、庇哩亚、哥林多、雅典等等。虽然希腊光辉岁月已过,但希腊文化的影响仍然很大。
2. 偶像多:罗马宗教和偶像,只是希腊宗教和神话故事的延伸。大部分的希腊偶像除了本身的希腊名字外,也有一个相应的罗马名字,同样是罗马人敬拜的对象。新约里,有许多记录希腊人(希利尼人)的经文。新约所谓“希腊人”,不只是来自马其顿和亚该亚的人,广义来说,可指散居在近东各地、已希腊化、说希腊语的犹太人;也可指受希腊文化影响的所有外邦人。
3. 新约里的希腊人:可7:26提到一个希腊妇人,求耶稣赶出她女儿身上的鬼。约12:20记述在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的人中,有几个希腊人求见耶稣。徒11-18章,记述保罗等人在以哥念、帖撒罗尼迦、雅典向犹太人和希腊人传福音。徒16:1告诉我们提摩太的父亲是希腊人。加2:3就告诉我们提多是希腊人。林前1:22保罗说希腊人很重视智慧。
4. 灵训:保罗在林前2:1-5表示,他在文化名城哥林多,不用当时备受推崇的智慧、动听的言词来传福音。这实在给我们很大的提醒──福音的大能胜过人的哲学。他又在加3:28提醒我们:不分犹太人、希利尼人,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

第13句:罗马城,帝国之都,罪恶之城
1. 罗马城在耶稣时代的地位:耶稣时代的罗马城是罗马帝国首都,不仅是全帝国的政治、军事、经济与文化中心,更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罗马城以其宏伟建筑、广阔道路网络和强大军事力量闻名于世。帝国的法律、政策、文化和宗教从这里辐射到整个地中海世界。
2. 罗马城的罪恶与社会现象:虽然罗马人自以为是文明典范,但城内充斥各种罪恶与道德败坏。阶级仇恨、种族歧视、性剥削,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奴隶制度盛行,酷刑与残忍的刑罚普遍存在。贵族阶层追求奢华、权力斗争不断,社会底层生活困苦。还有竞技场上的角斗、公开处刑、淫乐宴会等,反映出罗马社会的黑暗面与人性的堕落。
3. 犹太人在罗马的情况:犹太人自公元前二世纪起便在罗马定居,耶稣时代,也有很多犹太人住在罗马。早期罗马皇帝对犹太人相对宽容,允许其自治、守安息日与饮食律法,甚至免除兵役。然而,犹太人多数属于社会底层,从事商业、手工业等,时常成为歧视与压迫的对象。
4. 福音在罗马的传播:罗马城作为帝国心脏,成为基督教传播的关键据点。信徒将福音带到罗马,并在犹太社群与外邦人中传讲耶稣基督的救恩。罗马完善的道路、相对稳定的治安与多元文化,使福音能快速扩展。保罗后来在罗马被囚,仍能“放胆传讲主的道,无人禁止”,并写下多封书信,影响深远。尽管基督徒遭遇误解与逼迫,但后期罗马最终成为基督教信仰的重镇。

思考
请尝试在本周找个时段安静下来,默想1-13句句子,在脑中构建地图。然后请回答:这些句子如何帮助你更认识神、更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