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第7句:尼罗河──公主救摩西

口诀解说
1. 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的滋养下,埃及文明得以兴盛。这条自南向北奔流入地中海的河川,穿越埃及中心地带,为古埃及人提供丰饶的水源,使农田得以灌溉,对古埃及的发展影响很大。
2. 出1-2章记载,以色列人男婴面临被杀危机,摩西的母亲无法再隐藏摩西,便取蒲草箱,内外抹上石漆和树脂,将婴孩放入其中,小心翼翼地将箱子搁置在尼罗河边的芦苇丛中。他的姐姐远远地守望。此时,法老女儿来到河边洗澡,看见芦苇丛中的箱子,便派婢女将其取来。结果摩西被公主收为养子,他存活下来,为以色列民族的未来带来了希望。当然这一切都有神的安排在其中。

相关经文
(出2:3-5)3后来不能再藏,就取了一个蒲草箱,抹上石漆和石油,将孩子放在里头,把箱子搁在河边的芦荻中。4孩子的姊姊远远站着,要知道他究竟怎么样。5法老的女儿来到河边洗澡,她的使女们在河边行走。她看见箱子在芦荻中,就打发一个婢女拿来。

第8句:西奈山──以利亚藏山洞

口诀解说
西奈山很可能和何烈山是同一座山;也有学者认为何烈山是一个更大区域的名称,而西奈山是其中某个特殊地点。西奈山的确实地点存著争议,传统认为在西奈半岛南部。西奈山是旧约重要地标,在那里发生了三件大事:
1. 摩西蒙召(出3:1-10):摩西在旷野牧羊,来到何列山,突然看见一棵焚而不毁的荆棘。神在荆棘火焰中向摩西显现,呼召他前往埃及,带领以色列人脱离法老的奴役。这事成为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序幕。
2. 神颁布律法(出19-20章):出埃及后,以色列人来到西奈山下。在这里,神降临在山上,雷轰、闪电、密云笼罩山顶,山体震动,极为威严。神在此与以色列人立约,并通过摩西颁布了十诫及其他律法,奠定了以色列人的信仰与社会制度。这事象征着以色列民族正式以立约的方式,被神收纳为神的子民。
3. 以利亚藏身山洞(王上19章):多年后,先知以利亚因被耶洗别追杀,逃到何列山。他在山洞中经历神的同在──神未在烈风、地震或火中,而是在微小的声音中向他显现。这次经历让以利亚重新得力,继续完成神所托付的使命。

以色列东面的地理──两河流域
有辽阔沙漠,有著名的两河流域──距离以色列地相对较近的是幼发拉底河、较远的是底格里斯河。
1. 地理位置:指位于幼发拉底河(Euphrates)和底格里斯河(Tigris)之间的区域。涵盖现伊拉克、叙利亚东部、土耳其东南部和伊朗西南部。这地区是世上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孕育了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古代帝国。和合本称这个地区为米所波大米。
2. 不同名称:幼发拉底河被称“伯拉河”(创2:14)或“大河”(创15:18;书24:2、15),是神应许给亚伯拉罕后裔的土地的疆界之一。底格里斯河称为“希底结河”,也是伊甸园四条河之一(创2:14)。
3. 重要性:伊甸园所在地(创2:14);巴别塔所在地(创11:1-9);是亚伯拉罕的故乡吾珥所在地(创11:31);亚述、巴比伦等强大帝国均兴起于此。

第9句:亚述──两河流域,灭北国以色列

口诀解说
1. 地理:亚述的名字源自其主神亚述(Ashur),而其最早的重要城市之一亚述城(Ashur),位于今日伊拉克北部的底格里斯河沿岸。亚述地区大概位于两河流域北部,大致对应今天的伊拉克北部、叙利亚东北部和土耳其东南部。也就是以色列的东北面。据创10:8-12,宁录(Nimrod)是古代强权的建立者,他从示拿地(就是巴比伦一带)往亚述,建造尼尼微(创10:11),表明亚述文明可能与早期的示拿(巴比伦地区)有关。
2. 主要城市:亚述城(Ashur,最早的首都,也是亚述人的宗教中心)、卡拉(Kalhu,今尼姆鲁德Nimrud,亚述中期重要政治中心)、尼尼微(Nineveh,亚述后期首都,约拿先知曾奉命向其宣讲信息,见拿1:2)。
3. 发展:公元前9-7世纪曾国力鼎盛,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帝国之一,于公元前722灭北国以色列。王下17:6-7指出亚述不过是耶和华的工具,神使用亚述来惩罚不断拜偶像,经先知屡劝不改的北国。神透过先知那鸿宣告对亚述的审判,最终于公元前612年被巴比伦和玛代联军攻灭。

第10句:巴比伦──两河流域,灭南国犹大

口诀解说
1. 来源与位置:巴比伦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南部(今伊拉克中南部),以巴比伦城为中心,坐落在幼发拉底河沿岸。可以说,巴比伦位于以色列的东面。
2. 两个时期: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894-公元前1595):由亚摩利人建立,这时期最有名的君主是汉谟拉比。他大力扩张版图,颁布了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新巴比伦帝国(公元前626-公元前539):由迦勒底人建立,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 II)扩张版图。
3. 对以色列人的影响:公元前586年,尼布甲尼撒二世攻陷耶路撒冷(王下25:1-21),摧毁圣殿,掳走犹大王及百姓至巴比伦。南国灭亡的原因记在王下24:19-20。诗137篇记录被掳者在巴比伦哀叹故国;但以理书记载犹太精英在巴比伦宫廷的生活;以西结书记载犹以西结先知和犹太百姓在巴比伦的情况。
4. 结局:最终灭亡。公元前539年,波斯王居鲁士大帝(和合本翻译为古列)攻陷巴比伦(但5:30-31),终结新巴比伦帝国。居鲁士大帝发布归回诏令(拉1:1-4),允许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重建圣殿(公元前516年完成)。

第11句:波斯湾──吾珥在附近

口诀解说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都流入其中,是两河流域(米所波大米)的一个天然边界。亚伯拉罕的老家吾珥该在附近。

总结
以色列夹在东(亚述、巴比伦等)和西南(埃及)强国之间,位于他们必争的战略位置。哪一边想扩张到另一边,都须要经过以色列。控制以色列,就有军事上的优势──无论拓张领土,或防止敌国入侵。

反思题
上述地点,哪个使你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练习
能说出下列地点特别之处吗?(答案在下)
1. 加利利海
2. 约但河
3. 死海
4. 地中海
5. 以色列
6. 埃及
7. 尼罗河
8. 西奈山
9. 亚述
10. 巴比伦
11. 波斯湾

答案
1.外邦之地;2.约书亚如行干地;3.所多玛蛾摩拉所在地;4.吞拿鱼;5.雅各的名字;6.多人避难所;7.公主救摩西;8.以利亚藏山洞;9.灭北国以色列;10.灭南国犹大;11.吾珥在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