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扎根基督,向上成长,这里是《成主学堂》,我是张凡,目前我们正在一起学习的课程是“研经指引”。在之前的课程中,我们已经探讨了如何研读各种文体。今天我们就开始探讨研读经文的一些方法。我想请问亲爱的朋友,你有没有脱离上下文使用过圣经经文?我想可能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在应用一段经文,但实际上放在原始的经文脉络里,它要表达的却不是这个意思,因为我们已经脱离了上下文。当你拿到一段圣经经文,永远要问两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段经文?这段经文的上下文是什么?了解一节经文或者一段经文的目的和上下文有助于正确理解圣经,防止犯刚才提到的那种错误。
作者的目的
让我们先从第一个工具开始,作者的目的。圣经的每一卷书都有一个特定的意图,我们需要根据这个意图来解释这卷书的各部分内容。当我们研读经文的时候,好像在经文中得到了些启发,但却没有在意作者的写作目的,那么就还没有真正理解这段经文。我们知道,圣经的作者是受了神的默示;因此,他们的目的就是神的目的。所以,让我们来看一些经文,学习如何发现作者的目的。首先,我们来看一些作者的目的很容易看出的经文。
明显和清晰的目的
请翻到约翰福音20:30-31:“耶稣在门徒面前另外行了许多神迹,没有记在这书上。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这就是一个例子,在这里约翰明确告诉我们他写作这部福音书的意图。在31节他说:“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所以,当你学习约翰福音时,就要把这个目的记在心里,然后阅读和理解这卷书。
让我们再来看一些其他的经文。请翻到路加福音1:1-4:“提阿非罗大人哪,有好些人提笔作书,述说在我们中间所成就的事,是照传道的人从起初亲眼看见又传给我们的。这些事我既从起头都详细考察了,就定意要按着次序写给你,使你知道所学之道都是确实的。”路加写福音书的目的是什么呢?因为路加的目的是要提阿非罗确信无疑,这就是为什么他在描写基督出生时非常详尽,对耶稣事工的描述也很长。
再翻到约翰一书5:13:“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信奉 神儿子之名的人,要叫你们知道自己有永生。”约翰写这封书信的目的是什么?使信徒有永生的确信。为什么知道这个目的很重要?看一下2:4:“人若说‘我认识祂’,却不遵守祂的诫命,便是说谎话的,真理也不在他心里了。”如果撇开约翰的整体目的,孤立地来读2:4,可能会发生什么问题?如果一个人孤立地读这节经文,可能会认为,如果他们没有遵守哪怕一条神的诫命,他们就不是基督徒了。这样就错误理解了福音,也错误理解了约翰的目的。约翰想要带给读者的是确信,而不是怀疑。
暗示或含糊的目的
那么,如果目的不是那么明显怎么办?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考察文本寻找线索;试着去理解为什么作者要写这段,主要的主题又是什么。读新约书信以及旧约先知书的时候,试着问以下四个问题:这段文字是谁写给谁的?作者和读者的处境如何?有没有经文正在处理的问题?整卷书有没有重复出现的主题或者中心思想?
让我们按这些问题来考察提摩太后书1:9-10:“神救了我们,以圣召召我们,不是按我们的行为,乃是按他的旨意和恩典;这恩典是万古之先,在基督耶稣里赐给我们的,但如今借着我们救主基督耶稣的显现才表明出来了。他已经把死废去,借着福音,将不能坏的生命彰显出来。”
在问我们的问题之前,这段经文中有没有什么信息是可以在不清楚书信目的的情况下也能知道的?我们已经因恩典得救了,不是靠行为;这恩典是通过基督在万古之先已经给我们的;尽管这些真理都是极好的默想主题,但是理解这些经节如何推动书信的目的还是非常重要。我们来做一下练习,看看对提摩太后书问这四个问题会有什么收获。
谁写给谁?保罗写给亲爱的朋友提摩太。保罗是谁?保罗是使徒,奉派传基督的道。提摩太是谁?提摩太是一位教会领袖。保罗和提摩太的境况如何?保罗被关在狱中,因传福音而受苦,许多人离弃了他,保罗相信自己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可能即将死去。谈到什么问题?在提摩太的教会有假教师,他们偏离福音。保罗警告将来有人会听信错误的教导。有没有反复出现的主题?保罗鼓励提摩太为福音真理立场坚定;跟随基督意味着受逼迫/受苦。这样,根据我们对四个问题的回答,可以总结一下保罗写提摩太后书的目的:保罗劝勉提摩太要坚守真正的福音,训练其他人做福音工作,忍耐所遭遇的苦难,且要看到摆在面前荣耀的将来。这个目的会对我们如何解释经文有影响吗?我们再来读一遍要解释的经文,提摩太后书1:9-10:“神救了我们,以圣召召我们,不是按我们的行为,乃是按他的旨意和恩典;这恩典是万古之先,在基督耶稣里赐给我们的,但如今借着我们救主基督耶稣的显现才表明出来了。他已经把死废去,借着福音,将不能坏的生命彰显出来。”
知道了目的如何影响经文解释?这一段经文并不是保罗第一次向提摩太教导福音。提摩太可能已经听过、教导过福音有几百次之多,看来保罗认为他还没有听够,要在书信的开头略微跑题、讲一下福音。所以,当提摩太面对苦难和假教师时,保罗希望提摩太记住福音、传讲福音,并且倚靠福音。提摩太不需要害怕,因为他已经被恩典所救,死亡已经被击败了,以及他有永生,可以盼望将来的事。
应用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想要给正在挣扎中的朋友提供一些建议,但却觉得自己好像没有什么深刻的话可以说?你当然可以提醒他们记得福音,可是他们早就知道了,所以不会有很大帮助,是这样吗?然而,保罗对提摩太所说的却是:福音永远应该是中心,并且福音永远都够用!无论你有多熟悉福音。看到了吗,理解作者的目的可以怎样帮助我们理解经文?如果你不理解作者的意图,你所做的很可能只是确认一项普遍的圣经真理,但却会错失经文真正的意图和更深刻的含义。判断目的时,其他书卷可能会更难一些;但你总是可以寻找主要的主题以及作者关心什么的线索。
上下文
现在我们来看第二个工具,上下文。什么是上下文呢?顾名思义上下文就是经文前面以及后面的内容。我们读圣经的方法要更像是读小说,而不是读一本属灵的百科全书。每一卷书、每一章、每一节都是联系在一起的。而所有的内容都联结到圣经的宏大叙事,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就是:神通过拯救祂的子民、审判祂的仇敌,通过基督的生、死和复活,荣耀祂自己。按百科全书的方式使用圣经,举个例子,就好像孤立地读十诫。如果你把其中每一条都孤立起来读,就可能会以行为主义的方式理解人如何得救。如果我行了这些诫命,神就会拯救我。但是,如果你读十诫的导言,会看到:“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你再接着读十诫,就会明白神是在将祂的子民从埃及拯救出来之后颁布这些诫命,并呼召他们在救恩之中生活,而不是告诉他们如何赢得救恩。所以,研读一段圣经经文的时候,考察这段经文之前说了什么,之后的内容又是什么,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上下文有哪些类型呢?在《全民读经法》中,作者给我们列举了五种上下文类型。
1. 文字类上下文
指该经文所在的段落、区块和书卷。这个比较容易理解,就是我们可以从前后文中读到关于经文要告诉我们的内容。比如约翰在写不要效法恶,只要效法善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前文看到,教会中有好为人首的丢特腓,不让教会的带领者们接待为福音奔走的传教士们。因此,我们可以知道丢特腓的做法是罪恶的,而勇敢的按着主的教导行与真理相合的事,是约翰鼓励收信人该犹的。那我们就可以理解这里的善事是指接待为主摆上的弟兄姐妹,虽然遇上教会中拦阻行真理的事的人,我们也当坚持做与真理相合的事。
2. 历史性上下文
这节经文记载发生在哪里?这段经文位于哪一段历史中。甚至这个时候世界的其他地方正在发生什么?比如:我们读到创世记42:21他们彼此说:“我们在兄弟身上实在有罪,他哀求我们的时候,我们见他心里的愁苦,却不肯听,所以这场苦难临到我们身上。”约瑟的哥哥们去找约瑟讨粮食的时候发生在什么时候?那时发生了什么呢?爱琴海周边发生了什么大事?
3. 文化性上下文
文化是经文描写的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如果你以现代人的角度去阅读路得记,你可能会认为这卷书挺难理解的。比如为什么波阿斯要别人的一只鞋子。原来在古代以色列文化中,脱鞋子给另一个人意味着这个人不愿意尽为亲属生子传宗接代的义务的证据。申命记25:5-10中可以读到。但对现在的人而言,是不能理解的。那理解了这个,我们就知道波阿斯是如何的遵守主的话,是一个敬虔的人,一个愿意遮盖他人羞耻的人,愿意牺牲自己来侍奉他人,保护他人的人。因此我们便可以看到波阿斯是如何预表基督的完备,基督的爱,基督的牺牲,基督的遮盖。
4. 地理性上下文
也就是经文所在的地理位置,有的发生在埃及,有的发生在巴勒斯坦地区,有的发生在西奈半岛,有的发生在罗马,有的发生在哥林多,有的在以弗所。比如哥林多的时候保罗说的到了较力争胜,赛跑,斗拳不像打空气的话,因为,哥林多有地峡运动会和当时奥林匹克运动会很像。比赛中有这些项目。耶稣在加利利海叫风浪停止的事为什么如此的重要,是因为在加利利周边的地理特征会让这小小的内陆湖爆发强烈的大风,并造成过无数的人死在加利利海中,而当时的渔夫们对此非常明白。耶稣让风浪停止,为什么会让几个经验老道的渔夫大惊失色并彼此对说:这是谁呢?
5. 神学性上下文
这卷书,作者对神的认识是什么。作者这个时候与神的关系如何?在那时候,人是如何敬拜神的。对于当时的区域还有什么宗教是很有影响力的。另外,这段经文出现在全本圣经写作过程的哪段时间?圣经写作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我们称之为“渐进式启示”。就是随着时间的过去,神逐渐地揭露了他话语的真理。所以,我们在读一段经文的时候,我们要首先考虑的是这段经文记载在什么地方。比如,我们在读挪亚洪水的记载时,要知道,这个时候,挪亚和他的子女都不知道什么是受割礼,他们不知道什么十诫,他们不知道什么东西洁净什么东西不洁净。他们没有爱人如己的教导,没有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止灭亡,反得永生的真理。他们对神的认识是很少的,远远少于我们。那当我们读“挪亚在耶和华眼前蒙恩”,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他的行为很好?还是神接纳挪亚并不是因为挪亚的行为多好,而是神发起主动恩宠挪亚。
总结
今天我们谈到使用两个工具──作者的目的和上下文,来帮助我们找到特定经节的含义。不过,我们需要始终牢记,神在所有圣经经文背后的目的,是要彰显祂的荣耀,主要是通过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福音表明出来。所以,当我们坐下来学习神的话,当我们努力尝试分辨一段经文的目的和上下文的时候,我们的目的应该是不断地更多认识祂一切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