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13:10-17(和修版)
13:10 安息日,耶稣在一个会堂里教导人。
13:11 有一个女人被灵附身,病了十八年,腰弯得一点都直不起来。
13:12 耶稣看见,就叫她过来,对她说:“妇人,你的病好了!”
13:13 于是用双手按着她,她立刻直起腰来,就归荣耀给神。
13:14 会堂的主管因为耶稣在安息日治病,就很生气,对众人说:“有六天应当做工,那六天之内可以来求医,在安息日却不可。”
13:15 主回答他:“假冒为善的人哪,难道你们各人在安息日不解开槽上的牛和驴,牵去喝水吗?
13:16 何况她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被撒但捆绑了十八年,不该在安息日这天解开她的绑吗?”
13:17 耶稣说这些话,他的敌人都惭愧了;所有的人因他所做一切荣耀的事都很欢喜。
昨天,我们思想到1-9节中的两个故事之关连性,就是主耶稣亲自说明何谓“受害、审判”──那些庆幸自己没有“受害的”,却正就是一无所有;满以为自己是“蒙恩的”,并且以为自己已结出很多的果子来,殊不知是一丁点儿的果子也没有。原来唯有悔改的生命才能结出真正的果子来。
承接以上的讨论,今天的经文就是要说明何谓“悔改”。
在第一世纪,就是耶稣的那个时代,犹太信徒,甚至是管理会堂的主管都会陷入一个属灵的陷阱──就是以为自己拥有信仰,也责骂别人对信仰的无知,殊不知自己却就是对信仰无知的那一位,别人(耶稣)才是真正明白信仰的真缔。
耶稣在安息日治病的事件在路加福音的“旅程叙事”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记号。除了这段经文外,在14:1-6中,耶稣再一次挑战犹太宗教领袖有关安息日的规条──到底安息日的核心价值在哪里?安息日所要带出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从那些没有受到彼拉多逼迫的宗教领袖的言行而言,他们是以所持有的犹太宗教规条为傲。他们以为拥有这些规条就是等同于结出上主所欢喜的果子。
当犹太人被掳到巴比伦、圣殿被毁之后,犹太人其中一个重要的身分记号(identity marker),就是他们的宗教典范与律例。这些宗教条文是用来区别自身信仰群体和异教群体,以维持其民族的唯一性和独特性,以致他们在被掳后和流放的期间,不被外族文化所同化。简言之,他们所看重的就是一切有关宗教的律法和规条,包括口传律法(Oral Torah)等。
在拉比文献中,米示拿的“论安息日的规限2.1-4”,就容许犹太人在安息日期间解开槽上的牛、驴子等牲畜,让牠们去吃喝。然而,正当耶稣要运用这条条例所蕴含的精义,要把属亚伯拉罕的女儿从病患中释放的时候,那自以为结果累累的会堂主管却走出来喊叫,叱责耶稣所作的行为亟需悔改──不可在安息日治病。
在那些自以为持守真理的人群中,我们可能很难辨别那些人所作的,就是耶稣要求我们去作的。那些人或许就如那个会堂主管一样,只坚持宗教条文的规限。今天,我们似乎没有唯一判断的标准,但我们有主耶稣基督在我们中间作辨别的准则。故当每个人都说自己所持守的是真理,每个人都以为自己的经历是真实的,耶稣却在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辨别原则──使人的生命得着释放、归回上主所赐下的尊贵身分。这才是真理的真正依归。
思想:
我们或许以为只需规矩和教条就可以叫人认识真理。是的,这是一个最简单、快捷的方法,可以让真理在短时间内传达出去,并使人明白过来。但事实上,我们都知晓,要将真理植根在人的心中、叫人得着真正的释放,从来都不是单单借着一个模式就可达成。
我们要悔改的,或许从来都不是一些大奸大恶、道德分明的行为。反而﹐我们真正需要问一问自己:我们现在所传扬的、所活现的信仰是否真正使身旁的人经历生命的释放、归回上主所赐下尊贵身分呢?
良友电台、建道神学院合作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