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受苦节

读经:约翰福音18:1-8(和修本)
18:1 耶稣说了这些话,就同门徒出去,过了汲沦溪。在那里有一个园子,他和门徒进去了。
18:2 出卖耶稣的犹大也知道那地方,因为耶稣和门徒屡次在那里聚集。
18:3 犹大领了一队兵,以及祭司长和法利赛人的圣殿警卫,拿着灯笼、火把和兵器来到园里。
18:4 耶稣知道将要临到自己的一切事,就出来对他们说:“你们找谁?”
18:5 他们回答他:“拿撒勒人耶稣。”耶稣对他们说:“我就是。”出卖他的犹大也同他们站在一起。
18:6 耶稣一对他们说“我就是”,他们就退后,倒在地上。
18:7 他又问他们:“你们找谁?”他们说:“拿撒勒人耶稣。”
18:8 耶稣回答:“我已经告诉你们,我就是。你们若找的是我,就让这些人走吧。”

信息
今天经课的经文本来是包括18-19章的所有经文,而每年受苦节,也会颂读这段经文,但是经文的篇幅比较长,因此今天只选读第1-8节来分享,盼望未来能够跟大家分享其他的部分。

在这18:1-8中,出现了一个挺不合理的场面:门徒犹大领了大队人来到,包括兵团和圣殿警卫,而在主耶稣那边,却只有自己和几个早已经吓得魂飞魄散的门徒,双方的实力悬殊。当他们说,要来找耶稣,主耶稣回答说“我就是”的时候,他们应该马上上前捉拿祂,但是,18:6说,当“耶稣一对他们说“我就是”,他们就退后,倒在地上。”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旧约摩西蒙召的时候,他当时问神的名字是什么,神回答说:“我是自有永有的。”有圣经译本翻译为“我就是我是”,是更接近原文的意思义。“自有永有的”可以算是从一个很哲学性的角度去理解“我就是我是”这句话。但是有圣经学者指出,其实这个神所宣告的名字,可以更直接地翻译为“我是”或者“我就是”。

另外,希伯来原文的“耶和华”(Jehovah)是“Yahweh”,有学者指出它也可以简单地翻译为“我是”。在旧约,常常会出现伴随着神不同属性的名字,例如“耶和华以勒”、“耶和华沙龙”,“以勒”的意思是“供应”,“沙龙”的意思是“平安”,因此,这些名字其实可以带出以下意思──“神──我是供应者”、“神──我是平安”。在约翰福音里面,主耶稣说过七个“我是”(我是生命的粮,我是好牧人,我是道路、真理、生命……等等),本身就具备这种神性的意识。

当主耶稣说“我就是”,并且加上众人见过或者听过祂行的各样神迹,犹大以及那一批士兵就下意识地知道,他们要面对的,就是“我是”的上帝,第一时间就感到恐惧,因此,他们“退后,倒在地上”。可惜的是,他们并不敬畏上帝,当以为这个耶稣完全没有“还手之力”的时候,他们便把祂拿下,成为杀害主耶稣的帮凶。

思考与实践
1. 神──“我是供应者”、“我是平安”、“我是生命的粮”、“我是好牧人”……上帝的哪个身分曾经深深影响着我?
2. 虽然捉拿主耶稣的人曾经一度害怕,但是看到祂“没有还手”,便就得寸进尺和伤害祂。我敬畏上帝吗?有没有“得寸进尺”地令上帝伤心呢?
3. 今天是受苦节,主选择“任由宰割”,因为祂顺服天父、因为三一神爱我们。请默想上帝的爱。

金句:约翰福音18:6(和修本)
“耶稣一对他们说“我就是”,他们就退后,倒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