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读经:使徒行传9:36-43(和修版)
9:36 在约帕有一个女门徒,名叫大比大,翻出来的意思是多加;她广行善事,多施賙济。
9:37 当时,她患病死了,有人把她清洗后,停在楼上。
9:38吕大原与约帕相近;门徒听见彼得在那里,就派两个人去见他,央求他说:“请快到我们那里去,不要耽延。”
9:39 彼得就起身和他们同去。他到了,就有人领他上楼。众寡妇都站在彼得旁边哭,拿多加与她们同在时所做的内衣外衣给他看。
9:40 彼得叫她们都出去,然后跪下祷告,转身对着尸体说:“大比大,起来!”她就睁开眼睛,看见彼得,就坐了起来。
9:41 彼得伸手扶她起来,叫那些圣徒和寡妇都进来,把多加活活地交给他们。
9:42 这事传遍了约帕,就有许多人信了主。
9:43 此后,彼得在约帕一个皮革匠西门的家里住了好些日子。

信息
使徒行传8:1告诉我们,因为扫罗逼害教会,门徒四散,9:31-32说,彼得也四处探访撒马利亚地的教会。在他逗留在吕大这个地方的期间,有从约帕来的门徒求彼得到他们那里,医治一位因患病已经死亡的门徒大比大(希腊文的翻译是“多加”)。9:41说,最后,彼得的祷告蒙主应允,大比大也复活过来。

整个片段简单直接,看似与使徒行传中记载的神迹相似,但是有一个细节是值得我们留意的,就是有关“多加”名字的使用。使徒行传首先以“女门徒”来称呼大比大,这是整卷新约圣经中唯一一次使用“女门徒”这个词语,这个称呼肯定了大比大跟从主的身分。除此以外,经文还交代了大比大这个名字在不同语言中的意思和翻译,在亚兰语,大比大的意思是羚羊,用希腊文翻译过来就是“多加”。虽然使徒行传没有补充这字的意思与大比大的个性或者事工有什么关系,不过,在9:36接续强调她“广行善事,多施賙济”。如果使徒行传就像雅歌一样,用羚羊作为暗喻,表达“所亲爱的”的意思,这就配合了她行善的心肠。

当彼得来到约帕的时候,在9:39,经文继续以“多加”称呼大比大;那里提到众寡妇因着大比大的离世而非常伤心,她们向彼得表示她们身上所穿的外衣也是大比大所送的,这个描述与“多加”名字的使用互相呼应,明显是呼应上文,强调了大比大的善行。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一群悲伤的妇女是一群寡妇,既然她们受到大比大的接济,她们或许属于社会的低下阶层,而她们的悲痛,反映了大比大在生的时候对她们切切实实的关顾,与她们有着深厚的关系。随后,在彼得祷告的时候,经文是使用大比大这个名字,但是在医治过后,经文再次使用“多加”这个名字,来描绘大比大的复活,并且刻意将众寡妇与圣徒并列,反映和肯定了这位复活了的大比大,就是上帝子民所熟识的,那一位活出上帝旨意、接济行善的多加。

在这段短短的经文中,“多加”的名字虽然只是出现了三次,但是每次都是与她忠心于主、接济善待的工作有关。由此推论,彼得借著祷告让大比大复活的故事,不单单证明复活主仍然在工作、反映了主对忠心门徒的护佑,更加是对外邦群体接纳福音、成为神国子民的一个保证。

思考与实践
1. 大比大接济寡妇,是忠心作主门徒的表现。然而,大比大不单单付出金钱,经文更加暗示了她与寡妇之间的深厚关系。我们今天是否有接济贫穷?在接济贫穷的过程中,又是否只是着眼于金钱的付出,或者只是进行一次性的关顾,而没有计划长远与受助人士建立关系呢?
2. 从使徒行传的情节编排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初期教会在面对逼害的时候,彼得才刚刚开始遵循耶稣要门徒直到地极为祂作见证的教导。门徒在外邦地方见证耶稣的同时,大比大在约帕忠心于主、善待贫苦,活出复活主的应许,他们都不是只着眼于当时的逼害。那么,在我们跟随主的年日之中,我们又着眼于什么呢?会否因为受到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而在服事上却步呢?

金句:使徒行传9:36(和修版)
“在约帕有一个女门徒,名叫大比大,翻出来的意思是多加;她广行善事,多施賙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