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诗篇123篇
金句:诗篇123篇2节
“看哪,仆人的眼睛怎样望主人的手,使女的眼睛怎样望主母的手,我们的眼睛也照样望耶和华我们的神,直到他怜悯我们。”
德国布永康牧师,有一次在乌干达举行布道会。聚会前不到半小时,总统府打电话来通知:“总统要到现场听道。”同工回答说:“现场挤爆了,没有位子耶!”总统府的人说:“他待会儿就到。”电话就挂了!果然,聚会前几分钟,总统亲临会场,负责同工只好清空部分的位子,请总统坐在最前排中间。
当布永康一走上讲台,看到的就是总统和随行在侧许多全副武装的侍卫,他不禁心中一阵哆嗦,赶紧低头向神祷告:“主啊,我现在该怎么办?”神回答他:“就把总统当作不在现场,讲你的道!”他从此不再看总统一眼,而是让自己的眼目定睛于神,开始对人山人海的会众传讲神的道!没有因为“总统亲临会场”就失去能力。
诗人说,“看哪,仆人的眼睛怎样望主人的手,使女的眼睛怎样望主母的手,我们的眼睛也照样望耶和华我们的神,直到他怜悯我们。”
仰望神,直到神动工。章伯斯说,“我们一不仰望神,就产生属灵的漏症。”要持续仰望,灵里不可松懈。
列王纪下13章14节记载,以利沙得了必死的病,以色列王约阿施下来看他,伏在他脸上哭泣,说:“我父啊!我父啊!以色列的战车马兵啊!”
以利沙知道约以色列王约阿施正陷在艰难中,列王纪下13章7节提到,“亚兰王灭绝约哈斯的民,践踏他们如禾场上的尘沙。”
约阿施有一点点的信心,转向神,来求先知以利沙。列王纪下13章15-19节记载,以利沙对他说:“你取弓箭来。”王就取了弓箭来;又对以色列王说:“你用手拿弓。”王就用手拿弓。以利沙按手在王的手上,说:“你开朝东的窗户。”他就开了。以利沙说:“射箭吧!”他就射箭。以利沙说:“这是耶和华的得胜箭,就是战胜亚兰人的箭;因为你必在亚弗攻打亚兰人,直到灭尽他们。”以利沙又说:“取几枝箭来。”他就取了来。以利沙说:“打地吧!”他打了三次,便止住了。神人向他发怒,说:“应当击打五六次,就能攻打亚兰人直到灭尽。现在只能打败亚兰人三次。”
约阿施对于神愿意帮助他战胜亚兰人的应许,不是热烈的回应,而好像是“应付”式的,打地打两三下就停了。若是我们对神所应许,祷告两三次就停了。而不是热切祷告到直到相信神已经成就。神的心岂不也是很遗憾,很失望吗?
约阿施大概心想,我尽力了,顶多只能打败亚兰人三次,他没有凭信心抓住神的全能。因为神应许,倚靠祂,可以攻打亚兰人直到灭尽。
约阿施因为小信,不信能攻打亚兰人直到灭尽。先知以利沙很失望,因为以利沙是要求感动以利亚的灵,加倍的感动他,是对神大有信心的先知。神喜欢使用他,甚至到死都还要用他。
你说,“从哪里知道呢?”列王纪下13章20-21节,经文记载,“以利沙死了,人将他葬埋。到了新年,有一群摩押人犯境,有人正葬死人,忽然看见一群人,就把死人抛在以利沙的坟墓里,一碰着以利沙的骸骨,死人就复活,站起来了。”
这个神迹要说明什么呢?要说明,神的仆人虽然死了,神的能力还是在,还是能给人生命。神用这个神迹坚固约阿施的信心。
神的能力和恩典没有来到极限,我们常常没有信心承载神更多的恩典,让恩典从我们手中漏掉。虽然约阿施“应付式”的打地,打了三次就停了,但神仍然怜悯他,赐给他三次得胜。
你说,“唉呀!好可惜,约阿施只能打败亚兰人三次,而不能一直得胜下去。”问题出在哪里?他信,但是信心不足,没有毫无保留的全心信靠。
神的恩典明明足能让他得胜到底,结果他好像进了银行的金库,只领走了一分钱。神能照着运行在我们心里的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但一个人信心所发出的力量有多大,都是取决于他对神的认识有多深。
保罗‧区普牧师说,“基督徒的生命、教会、我们的信仰,其重点都不在于我们自己,而是在于神──祂的计划、祂的国度、祂的荣耀。”
当我们眼目离开神,转向环境、情绪、自我,就如同彼得在水面上行走时一样,一转眼看风浪就沉下去了,他看环境多过信神的话。彼得有胆量,却没有对主坚定的信心。主要他来,没有要他看别的。彼得来是来,但是东看西看,越走越没有把握,结果走到一半,就往下沉了。便喊着说:“主啊,救我!”耶稣赶紧伸手拉住他,说:“你这小信的人哪,为什么疑惑呢?”
起初主感动你,你也仰望祂,为什么开始疑惑呢?为什么不等神借着你施展大能就开始退缩呢?我们的信心容易因为世界的见解,群众的压力而动摇。“信心”是需要冒险的,我们却在该持续仰望神的时候,逐渐走向自我保护、让事情“合理化”。你若靠自己的情感、经验或判断,而不是持续仰赖神的话,就会陷入属灵的黑暗。
我们的焦点不再是“坐在天上的主”,承认祂的主宰权柄。怀疑祂真能照祂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里,使我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
弟兄姐妹,请你千万留意,何时你把自己看得比神更有智慧,就是离开恩典的开始。仆人、使女没有任何安逸的时刻,他们必须时时眼睛望主人的手,直到主人或主人的妻子的指示来到。
我们只是盛装恩典的器皿,要仰望主的怜悯,“直到祂怜悯我们”。你因为不能等候,从主那里漏掉多少恩典!对恩典的“重新渴慕”,是补救“属灵漏症”的第一步。因为“属灵的漏症”就是从“心已经不再渴慕神”开始。
当先知以利亚解决了四百五十个巴力先知以后,对亚哈说:“你现在可以上去吃喝,因为有多雨的响声了。”
可惜,以利亚不是进一步要求亚哈悔改,也不是接着对付耶洗别所供养事奉亚舍拉的那四百个先知,而是对亚哈说,“你现在可以上去吃喝。”太体恤亚哈了。结果呢,亚哈上去吃喝完了,不但不悔改,回去以后就将以利亚一切所行的,和他用刀杀众先知的事都告诉王后耶洗别。
耶洗别就差遣人去见以利亚,告诉他说:“明日约在这时候,我若不使你的性命像那些人的性命一样,愿神明重重地降罚与我。”圣经说,“以利亚见这光景就起来逃命。”
以利亚的能力从哪里漏掉的?从“体贴人,不体贴神”开始。
当我们向人、向世界、向环境举目时,我们漏失的是信心;但当我们转眼仰望耶稣,补回的是恩典。求主提醒我们时时留意自己的眼目,医治我属灵的漏症!这“漏症”不是行为上的明显罪恶,而是仰望焦点的转移,是信心流失的开始。要留意这潜在的危机!任何时候不让自己从神的恩典与能力中脱节。
轻看主的供应,轻忽主的命令,无视于主的保护,就会像晚年的亚撒王。
亚撒曾经倚靠耶和华灭了古实人的百万大军,路比人的战车马兵,神把这些来攻击他们的仇敌交在他手里。但是当亚撒三十六年,以色列王巴沙上来攻击犹大的时候,他却是拿钱给亚兰王,请求亚兰攻以色列。
开始不靠神,而靠自己的政治手腕,将圣殿中的金银拿出来,给了便哈达,寻求亚兰国的保护。他忘了早年是怎样靠神击退大军的。
神差遣先知哈拿尼责备亚撒,不应该这么软弱,这么小信。借着先知哈拿尼的口告诉亚撒,假如他只信靠神,而不倚靠人,他早已打败亚兰和以色列了。但因为他的偏离,小信,从此以后,他的国将永无和平,此后,必有争战的事。历代志下16章9节,先见哈拿尼说,“耶和华的眼目遍察全地,要显大能帮助向他心存诚实的人。”
亚撒不再倚靠神,不再向神心存诚实,因此神也就不再为他“显大能”。他浑然不知神已经不再站在他那一边。
原本神等待着亚撒信心的呼求,显露祂的大能。想不到亚撒竟放弃神足够的帮助,自以为聪明,去求人。
亚撒在信仰上松懈、退步,从倚靠神,转向倚靠人,国势就开始衰败,就开始蒙羞。因为神已经说了,“你们若离弃我,我必离弃你们。”
当神差遣先见哈拿尼警告亚撒,给他机会悔改的时候,亚撒听见神借着先见哈拿尼所说的话,不是悔改,而是生气。他恼恨先见,并且把他下在狱中,囚在监里(这是最早先知受逼迫坐牢的记载)。
亚撒不但恼恨先见,还虐待一些人民,可能是起来为先知哈拿尼求情的人,可见他变得多么固执。
晚年亚撒脚上有病,而且病得很重,他却不仰望神,也不求告神,而是倚靠人,指望会巫术的医生,也就是“巫医”。表明他在属灵的事已经冷淡。你可以说亚撒“缺乏信心”,也可以说他“过度自信”,这是一体两面。
亚撒的信心软弱了,灵性退步了。他的愚昧为他的晚年留下不光彩的一页,令人遗憾。
他曾经壮胆,与民立约要尽心尽性地寻求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却因环境改变,年岁渐长而松懈。
神过去能,今天也能,在祂并没有改变。但亚撒“属灵的漏症”,使他显出“离了神,自己就不能做什么”。
尤金‧毕德生牧师说,“信仰不是神经质的依赖,而是孩童般的信靠。”有“即或不然”的决心,不让眼前的困难,取代对神的注视。主的膀臂没有缩短,祂的怜悯也不曾止息。祂永远要显大能帮助向祂心存诚实的人。不要接受“属灵的漏症”成为习惯,免得撒但趁着机会胜过我们;因我们并非不晓得他的诡计,而要因着对这危机的觉悟,成为复兴的起点!
请我们一起祷告:
主啊,你要我们留意与你之间的阻隔,你是坐在天上的主,是我们要时时向你举目的。借着今天的信息,提醒我们要有目的的训练自己专注于你,我们从彼得、以利亚、约阿施和亚撒身上,都留意到失去能力或未能看见你应许成就的症结。也看见布永康牧师在乌干达总统亲临布道大会时照样“仰望耶和华我们的神”的美好见证。求主对我们的心说话,使我们决意对付“属灵的漏症”,叫我们与你之间全无阻隔,满得恩典和能力,在世上成为你美好的见证。祷告祈求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