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读经:以弗所书4章20-32节

金句:以弗所书4章32节
“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

正如一朵花需要的是阳光和甘露,人的心灵深处所需要的是爱和鼓励。“爱”的力量是大的,能够征服人心的是“恩慈”,是像“神在我们身上所做的”。

法国文豪雨果,在他所写的名著《悲惨世界》里提到一个人,名叫“尚万强”。是个孤儿,从小由姐姐养大。他小时候因为看见姐姐的孩子们饥饿不堪,几乎要死,情急之下,打破面包店的橱窗,偷走了一块面包,就因此被关进暗无天日的监牢,过了十九年的牢狱生活。

尚万强出狱之后,到处受人排斥,尝尽人间冷暖,但一位敬虔的神父却用爱心待他,使他重燃起对生命的希望,决心重新做人。

那位好神父好心的收留在外头流浪的尚万强住了一夜,没想到清晨,尚万强心生贪念,把神父家里收藏的银器偷走了。不料,才出门没走多远就被警察遇见,遭到逮捕。当警察把他带到神父住处时,神父看了看他,心生怜悯,说,“你回来得正好,你怎么没有把我送你的银烛台也一起带走呢?”

警察一听,以为尚万强是神父的朋友,就把他放了。尚万强正要上前感谢神父的时候,神父用怜悯的眼神,看着他的眼睛,诚恳的对他说,“我用这些银器买回了你的灵魂,去吧,不要再作小偷了。”尚万强感动万分,决定痛改前非,开始全新的生活。

能够让人的心软化的是恩慈,恩慈的爱能够医治这个受伤的世界。

爱能遮掩许多的罪,甚至能遮掩一切的过错。何时我们开始容忍别人的软弱,为别人胜不过的罪祷告,对人有“同理心”,就表示我们的灵命开始成熟。

人需要的更多的是鼓励,而不是责难。当一个人感到被人信任,他感到被尊重,就会有最好的表现。就像《悲惨世界》里的尚万强,以后成了一个对社会很有贡献的人。

对人冷漠,残酷,只会造成无止无休的悲剧,使人走出悲惨世界的,是神的爱。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约瑟以恩慈待得罪他的哥哥们,存怜悯的心饶恕他们的过犯和罪恶,养活他们的妇人和孩子,没有辜负神赐他的厚恩。

耶稣说,“你们要慈悲,像你们的父慈悲一样。”(路加福音6章36节)

以弗所书5章1-2节,保罗说“所以你们该效法神,好像蒙慈爱的儿女一样。也要凭爱心行事,正如基督爱我们,为我们舍了自己,当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献与神。”

大卫对人满有恩慈和怜悯,波阿斯善待落魄的拿俄米和路得,在士师秉政的时候,所行的超过律法的要求。

好撒玛利亚人看见被打得半死的犹太人的需要,就动了慈心。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就是对人的需要视而不见,对人的痛苦听而不闻。

“恩慈”就是爱的即时行动,是以实际的方式表达爱,是爱的实践,是超越自我需要、思想别人需要的“能力”。耶稣为我们的罪付出最高代价,我们怎能不在关系中效法祂,以恩慈彼此相待呢?

神给我们最大的恩赐,就是懂得爱祂,并使自己能够像祂那样持续去爱人。

“恩慈”是从恩慈的灵来的,不是人血气的作为,而是圣灵所结的果子。

神救了我们,以圣召召我们,要我们“脱去旧人,穿上新人”。不活在旧人的模式和习惯里,而是活出在基督里的新生命。祂已经预先定下我们效法祂儿子的模样。

以弗所书4章32节,保罗说,“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

“正如”是什么意思?就是“就像”,就像神做在我们身上的。

既然神爱我们的心,我们也知道也信,就应当住在爱里。约翰说,“神就是爱;住在爱里面的,就是住在神里面,神也住在他里面。”

约翰一书3章17节,约翰说,“这样,爱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我们就可以在审判的日子,坦然无惧;因为他如何,我们在这世上也如何。”

今天我们要消除的是心中对人的“敌意”,而不是偏见中的“敌人”。

你我是天上的国民,受了圣灵的印记,等候得赎的日子来到。一切苦毒、恼恨、忿怒、嚷闹、毁谤,并一切的恶毒,都当从心里除掉,不要叫神的圣灵担忧。

对人冷淡、自义与苛刻的心,会使圣灵担忧。

谦卑是“以恩慈相待”的先决条件。人若心中自高,自以为是,就无法真正以恩慈待人。“恩慈”是一个“被饶恕的心灵”对神的感恩回应。愈明白自己“蒙赦免”的深度,就愈有接纳别人的“宽度”。但当你忘记了自己曾经受恩,就会忘记向人施恩。

神以恩慈的爱来爱我们,并给我们有机会照着祂爱我们的方式去爱人。给我们有机会照着祂怜悯我们的心肠,去怜悯那些不可爱的,容忍那些我们看不惯的,俯就那些在我们看为卑微的。

恩慈的表现常是“微小而稳定的选择”,是生活中一次次对主顺服的决志。你会这么做,是因为你是从神生的,并且认识神。

恩慈不是为了让别人变好,而是渴望能更加像主。

与人相处有句话让孙大中记在心里,“宁可因过于信任与盼望而出错,也不要因为不爱而亏欠。”

恩慈的爱是不求回报的,因为那是主自己的生命。我们对人苛刻,就是因为骄傲,忘记自己多么需要恩典。

爱是不计算人的恶,并且不只是消极的不计较,更是想到神丰富的恩慈,而主动的善待。不是出于“责任”的表现,而是“心被恩感”的结果。

你若记得神的恩典如何临到你,你的心就会欣然渴望向人施恩。常常思想神在基督里向我们所施的恩慈,就会选择对人好。

耶稣曾赦免你最深的罪,圣灵感动你选择把焦点放在神的恩慈,而非个人所受的伤害。就容易对人有恩慈。

弟兄姐妹,基督徒生活的“重心”,是对神的感恩。要生活在感恩里,而不事事都要求“伸张正义”。不是“分别善恶”,评断对错,而是“分享生命”,让人感受到从神来的爱。以恩慈代替报复,以怜悯代替定罪,选择祝福而不是咒诅。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就会令人有爱的感动。

我们既然“学了基督”,就要将心志“改换一新”。不只是知识上的领受,而是“关系”中的转化,跟人的关系更好。

尤金‧毕德生牧师说,“基督徒是每日活出神话语的人”。基督为我们道成肉身,我们要在肉身中间遵行神的旨意。当我们越来越像基督,“恩慈”就会成为生命的自然流露。

今天教会喊着要“复兴”,是怎样的“复兴”?只是把礼拜堂的椅子坐满吗?或是多有观念中“灵恩”的现象叫作“复兴”?耶稣不是说,“你们若有神迹奇事,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祂乃是说,“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翰福音13章35节)

不是“知识”与“活动”的增加,而是基督确实在我们里面成形,是祂的增加,我们的减少。是我们越来越像祂。在压力底下,在与人摩擦时,和在百般试炼中显出不同。

世人认出我们是主的门徒,是因为在试炼中不改初衷,在人际中不失温柔,在落寞中仍然保有盼望,是因为跟人相处时满有恩慈。这世界并不在乎我们知道多少道理,而是在乎我们能否活出不同的生命。

基督徒的生命中当满有神同在的见证,因为主在我们里面居住。

每天早上祷告时我们这样说:“主啊,求你今日赐我恩慈的眼光与柔和的心,使我在对人的态度上反映你的心肠。”

耶稣“最显著的情感”就是怜悯,那是驱动祂行动的爱心动力。而“恩慈”是跟随祂的人,最重要的记号之一,是圣灵掌权的明证。

一个满有恩慈的人,不用多言,就能使人感受到基督的真实与福音的果效。

恩慈的本质:不是等对方可爱才对他好。想一想耶稣赦免行淫时被拿的女人。他确实没有按我们的罪过待我们,也没有照我们的罪孽报应我们。(诗篇103篇10节)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将残的灯火祂不吹灭。

恩慈就是主动观察并回应人的需要。知道谁有需要,就主动去满足他,即使没人要求你,你也甘心去做。

神救了我们,留我们在世界上,就是使我们在祂的爱子里恢复祂的形象。

恩慈是教会生活中和谐的旋律,是属灵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音符。主是世界的光;跟从祂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

请我们一起祷告:
主啊,我们不求今天顺利,但求你使我们里面谦卑柔软,能反映你的生命性情。我们是世上的盐,是世上的光,你把我们显在这世代中,要我们如同明光照耀。无论在家里,在教会,在职场都需要恩慈。愿你的恩慈天天充满我们,使人在我们身上看见希望。父啊,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赐我们能力,使我们成为彼此相爱的群体。叫世人和天使见证你百般的智慧,和无所不能的大能。但愿你在教会中,并在基督耶稣里,得着荣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远远!祷告祈求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