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约伯记37章14节-38章3节
金句:约伯记38章2节
“谁用无知的言语使我的旨意暗昧不明。”
在苦难与疑惑中,人往往倾向依靠自身经验或理性来解释所发生的一切。但信仰的根基,不能建立在人的推论,而要建立在神的启示。我们需要信靠神的启示,不可凭己意论断神的作为。
约伯的危机在于当他落入痛苦、听不见神声音时,开始转向自己浅薄的见识与推论。
弟兄姐妹,神的作为超越人所能理解。让我们不要自以为有智慧,以致陷入自己的错误推论中。
神从旋风中亲自说话,质问约伯:“谁用无知的言语,使我的旨意暗昧不明?”(约伯记38章2节)
自然界的奇妙处处彰显神的无限知识与无穷的大能。人的知识何其有限的,我们不知道,不能理解的事太多了!
以利户问约伯,“你岂能与神同铺穹苍吗?”“云彩如何浮于空中,那知识全备者奇妙的作为,你知道吗?”一连串的“你知道吗?”
神工作的奇妙,我们是被造有限的人,神才是创造者。信心若建立在自己有限的见识上,就会摇动;惟有神的话语,才是信心永久的根基。
信心的根基是神的启示,不是人的推论。你我的见识有限,神的智慧无穷。认清这个事实就晓得以自己狭窄的经验去诠释神的作为是愚昧的。不但自己得不着安慰,反使神的旨意更加模糊。
人有限的经验与推论,无法测度全能神的旨意。约伯的三位朋友的错误在于他们自认有一套“正确的神学”,却没有一颗“柔软的心”。他们看见约伯受苦,就自以为是地认定他必有隐藏的罪,却从未与他一起流泪祷告,或进入他的痛苦。
对他们而言,约伯受苦就是因为他是个假冒为善的恶人。他们一直劝约伯要悔改认罪。约伯的三个朋友,以利法、比勒达和琐法是圣经里面,“帮倒忙者”的写照。
约伯的三个朋友为了“替神辩护”,在急躁之下,都忽略了约伯的感受。为了证明神不会错,错在约伯,他们讲了许多让约伯难以忍受的话。
他们遇到了一道难题:“为什么一位善良的神会允许灾祸发生?”
约伯记前面两章已经告诉我们原因。神有许多的奥秘,不是人简单知识能够明白的。若神有特殊的带领,无辜者可能受苦。神为什么这么做,理由不在我们这里,在神那里。
神允许苦难临到约伯,是要堵住撒但的口,也要建立约伯更深的信靠。这是属灵的战争,非关因果。用自己的“推论”来解释神的作为,只会使神的旨意得暗昧不明。
义人怎么可能受苦?我若是义的,神就“应该”赐福我。是这样吗?约伯记告诉你不是这么简单。神许可约伯受苦是要证实,约伯敬畏神不是因为“期望被神善待”。约伯是真正爱神,他对神的敬畏不是建立在神对他的保护和赐福上。
我们很容易只关注神为我们做了什么,质疑祂的作为,而非神是谁。信心若只系于神是否照着我们的期待行事,那我们信的就不是神,而是自己“理想中的神”。
但信心,不是基于所见之“事”,而是对看不见的神的完全信靠。信心要长进,就要学会在不明白中持续信靠。在人生遭遇到的困苦、疑问、不解中,不是把自己的心交给感觉,而是坚立在神绝对无误的话语上。在苦难中寻找答案并没有错,但若离开神的话,就无法看清真理。
很多时候,我们一遇到困难,就沉溺于“自我推论”或“情绪漩涡”中,在那里“自言自语”,说“一定是这样……。”而不是仰望神。我们太习惯“自我解释”,而太少“等候神自己的默示”。
信心的核心就是“放下自我诠释”,放下自己的无知和骄傲,单单对神的启示说:“阿们。”信心是承认神才是那位“知识全备者”,我们不是。
每天都要选择从“我”的立场转向“神”的主权。神要做什么,不用跟我们交待。祂许可约伯受试炼,也没有先跟约伯商量,苦难就突然临到约伯。但从结局看,神仍是满心怜悯,大有慈悲。
不要只看一时,因为还有“后来”。信心就是“即便我不明白,但知道神仍然在掌权”。
苦难考验我们是否谦卑接受神的主权。经历苦难时,也让我们明白“重点”不是“自己能掌握一切”,而是对神的“彻底降服”。
我们会想要跟神争辩,让神解释为什么让我受苦,而不是敬畏神,承认祂有一切的主权。我们常常要神顺服我们的期望,而不是思想祂的话。
今天你是让环境决定你对神的看法,因环境而信心动摇,还是让神的话语决定你如何面对环境,根据神的话语来理解现实对你的意义?
就像月球,你始终只看见它的“正面”,没有看到它的“背面”。神有许多奥秘,如果你只是根据现实来评估神是否良善,你的信心就会动摇。
真正的信心,不再建立在你有限的经验,或像约伯的三个朋友狭窄的神学知识上,而是建立在神自己启示的真理上。
神没有把“为何受苦”的答案告诉马上约伯,而是启示了祂自己的伟大。让约伯的信心建立在对神属性的认识上,而不是对祂行动的理解上。
若耶稣对门徒说,“渡到那边去吧!”门徒就不用怕,因为祂说了。他们要做的是存谦卑的心依靠祂的话,不要因为过程不顺,让恐惧代替了信心。而是抓住主的话,相信祂是谁,并信祂所说的话是真实可信的。
若依靠自己浅薄的见识,经验、推论或感受,海上突然起了风暴,他们就会惊恐起来,说,“夫子,我们丧命了!”耶稣对门徒说,“你们的信心在哪里呢?”
主的话“言犹在耳”,面对困苦时,我们不是要“了解一切”,而是要“敬畏那知道一切的神”。
保罗‧区普牧师说,“你的安息,不在于弄明白一生诸事,而在于信靠神:祂已为你铺排一切,为你的福祉,为祂的荣耀。”
唐崇荣牧师说,“神不会错,因为祂是神!”
当耶稣说,“渡到那边去吧!”耶稣的话本身就有能力。要知道,出于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着能力的。
神的话“先”让我们知道该怎么做,让我们能够走下去,最后才知道“为什么”。神“先”让我们认识“祂是谁”,然后才明白祂的作为。我们并不总是能够理解祂的“方式”,但绝对可以信靠祂的“心意”。我们不是靠自己浅薄见识走天路,而是靠“应许”步步前行。
信心是“行完神的旨意,得着所应许的”。是在你能够“解释一切”之前,敢于放手交托。
对神你始终是敬畏,是颂赞。因为知道所信的是谁。把超越环境的颂赞,献给超越环境的主。
神的作为远超过人的推论,祂保留不启示的就叫“奥秘”。神的话语不是让我们“解释一切”,而是把我们带进祂的心意里。祂的作为难以测透,连天使也愿意详细察看。
谨防自己在无知中妄加推论,随意论断神,免得像约伯那样,厌恶自己,坐在炉灰中懊悔!
人生有许多挑战,考验我们是否信靠这位全能的神。谨记,永远要让神的话语成为你信心的根基。在混乱中,选择站稳在神话语这坚固的盘石上。
风暴来临时,靠人的见识会使我们摇动,但靠神的启示,我们就能得着安稳。
迈尔博士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有个小孩,在冬夜和他的寡母坐在一个没有炉火取暖的房子里,读到这篇故事问他母亲说,他可否将门打开好让神的乌鸦飞进来,因为他确信它们已在飞来的途中了。那个小镇的镇长刚好经过他们的门口,看到门敞开着,就进去询问原因。当他知道了原因后,就说,“我就是神的乌鸦。”以后他就主动帮助他们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
葛培理牧师在《天天有盼望》这本灵修书里说,多年前,我曾一度陷于黑暗,虽一再祷告,天色仍然晦暗,神仿佛消失了,我独自面对试炼与重担,真是一个属灵生命的黑夜。
我写信将这情况告诉母亲,她的回信令我永远难忘:“儿啊,许多时候神会隐退,试验你的信心,要你在黑暗中信靠祂。儿啊,你现在凭着信心,在迷雾中向上伸出你的手,会发现祂的手就在那儿。”
葛培理牧师说,“我含泪跪在自己床前,大大经历了一次神的临在,那强烈的感受几乎将我淹没。”
他说,“当人生道路似乎黑暗无光,无论能否感受到神的临在,都可以凭信心知道祂在,将自己的生命押在祂的应许上: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
弟兄姐妹,怀疑是自然的,恐惧是自然的。“信心”是神的恩赐,根基在神,不在自我。
我们不是神的咨询顾问,不是祂的谋士。神不需要询问我们,让我们指示祂。
遇到人生难题,不是靠“知道更多”,以为自己能“解释一切”现象,而是更多信靠绝对不会错误的神。
请我们一起祷告:
主啊,感谢你,你启示自己是全能者。你已经用你神圣的能力,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了。你的话语是我们脚前的灯、路上的光。今天,我们再次被提醒,我们的信心不是建筑在自己有限的见识、感觉或经验上,而是稳固在你永不改变的应许与真理之上。赦免我们常常倚靠自己、怀疑你话语的软弱。帮助我们像亚伯拉罕那样,纵然在环境中看不见成就的可能,仍旧信你。让我们每天以你的话语为粮,引导我们,使我们的信心越来越坚固。祷告祈求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