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本周金句:

“路得说:‘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随你。你往哪里去,我也往那里去;你在哪里住宿,我也在那里住宿;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路得记1:16)

背景和分段:

上周我们分享了士师记,本周就进入新的一卷书──路得记,一开始先一起看看士师记和路得记的上下关联。

1. 路得记在士师记之后
士师记描写以色列人民一再重复犯罪,离弃上帝去拜偶像,结果带来的是更多的灾难。路得记一开篇就说:士师秉政的时候,国中遭遇饥荒(路得记1:1)。而路得记是记载一个外族女子,只因为对婆家的认同,愿意以生命来跟随,结果却获得最大的祝福。这两卷书一前一后,进行对比,正好说明了整本圣经要传递的信息:对上帝忠诚一定会获得上帝的看顾保守,相反的,离弃上帝拜假神,结果将失去一切,并陷入更深的困境中。

2. 路得记有一个重要信息,就是约
上帝和祂的百姓有生命之约,这是整本圣经的一个中心信息,创世记2:24说到夫妻关系时,就说两个人成为一体,意味夫妇的生命是连结在一起,不能分开的。以色列人喜欢用夫妻关系来形容他们和上帝之间的关系,就是意味着他们和上帝永不分离。
本周要背的经文显示出路得对婚约的坚持。她的丈夫已经去世,路得仍然选择跟随婆婆,即使回去故乡,会有很大的挑战,但她并没有因此就改变,这也隐喻着以色列人和上帝之间的关系,就应该要像这样忠诚,不要在生命遇到困境时,就抱怨连连,甚至离弃上帝去拜偶像。

3. 分段
开幕:背景(路得记1:1-5)
第二幕:回伯利恒(路得记1:6-22)
第三幕:拾取麦穗(路得记2章)
第四幕:禾场的夜晚(路得记3章)
第五幕:城门口的会谈(路得记4:1-12)
落幕:大卫家的出现(路得记4:13-22)

思考:如果一个被以色列人民瞧不起的摩押女子,能够这样坚守婚约的关系,那么自认是上帝“妻子”的以色列人,不是更应该坚守和上帝之间的生命之约吗?

经文解释:

我们大概了解了路得记的背景和很重要的“约”的概念,现在我们要来看看拿俄米和路得这两个关键人物。

1. 拿俄米和路得的处境
一开始,拿俄米一家人因为饥荒而迁移到摩押地,但不幸的事发生了,拿俄米失去了丈夫又失去了儿子们,现在再也没有依靠了;她年轻的媳妇们可以再嫁,可是她已经没有机会了;一个寡妇背井离乡,寄居在摩押,生活怎样继续下去?对于拿俄米而言,痛苦只是她的一面,另一面是对现况的绝望。
拿俄米的儿媳路得,此时的处境也十分艰难,她和婆婆一样也失去了丈夫,甚至从来没有过子女。她或许可以返回她的摩押家族,但毕竟她嫁给一个以色列人,那时以色列和摩押是彼此为敌的,摩押家族还会重新接纳路得吗?
在这样艰难的处境下,拿俄米决定返回犹大,她多次劝这两个儿媳回娘家去吧。

2. 路得记1:16-17记载了路得对拿俄米的回应,这可以说是整本路得记最精彩的一段经文。
a. “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随你。”(和合本);“不要催我离开你而回去。”(吕振中)
b. 这里的“离开”在希伯来文的用字是指“弃决”、“离弃”,这个含义和“约”有关。路得失去了丈夫,看似婚约关系终结了,可以离开了,但她还是以“守约”的眼光来看待她和婆婆之间的关系,坚持跟随拿俄米。
c. “你的国就是我的国”,这句话表示路得愿意放弃自己的国,接受拿俄米的国,从今以后,以色列就是路得的国。但以色列人觉得摩押人是很肮脏、淫乱的,因此,路得在做这个决定时,就知道会面对很多歧视和排斥,但她愿意付这个代价。
d. 经文接着说,“你的神就是我的神。”要知道,路得当时所处是神权统治的时代,说出这句话意味着路得要改信,要离弃从小认信的神明,这对当时的人来说,简直是罪大恶极的,对家族来说是奇耻大辱,但这也是她的信仰告白,也是信心的宣告!
e. 路得记1:17的这句“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路得表明她不仅只是想陪伴拿俄米一段时间,而是永远与她同在,这个承诺直到生命的尽头,是生死都无法分开的程度。

思考:路得不惜一切代价坚定跟随拿俄米,为了跟随神,你愿意付上什么代价?

我们看到了路得对拿俄米坚定的回应,现在就把目光更聚焦在路得这个不一般的女子身上。

3. 首先来看看路得的身分,她可不是纯正的以色列人,而是个摩押女子。
以色列人看不起摩押人,因为摩押人的来源是罗得和大女儿乱伦所生下来的族群。而且,当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摩押人和亚扪人没有给予帮助,还诅咒他们。综合起来看,摩押人和以色列人民之间有很大的历史仇恨。
然而,路得记的主角却是一个摩押女子,这有什么意义呢?
路得记所表达的意义不仅是一个家庭之间的婆媳关系而已,作者要传递一个更重要的信息:谁才是将上帝的教导实践出来的人?
路得是来自被以色列人民所鄙视的族群,但她却对婆婆拿俄米那样尽孝、忠诚,对婚约那样持守,但以色列人呢?纯正的亚伯拉罕的后裔,却没有将上帝的教导落实出来,也没有持守和上帝的“约”。

4. 细细品味路得记,我们会发现拿俄米和路得对神的相信有些不同。
拿俄米相信神,是相信耶和华会施恩惠给那些善良的人,这是一种“平衡对称”的关系。但她的经历却是失去了丈夫又失去了儿子,年迈而孤单的老妇人要继续踏上茫茫前路,她把自己的名字从“甜”改为“苦”,她认为这一切苦难是耶和华使她受苦,她对人生、对耶和华都感到万念俱灰。
另一边,虽然路得也失去了丈夫,也面对迷茫未知的环境,但她选择对耶和华彻底降服。经文没有告诉我们她对耶和华了解多少,但我们可以在她的行动背后看见信心,正如,她不单在言语上说“你的神就是我的神”,而是在路得记1:17表示甘愿将自己交在耶和华的审判中;她坚决地舍弃了摩押身分,选择和以色列这个圣约群体联结在一起。她生命做出了具体的改变,从旧的身分转变为新的身分,成为耶和华的子民。我们可以从她身上看见这信心的果实、也注意到她生命的转向。路得不仅是跟随一个老妇人,更是跟随了一位神。

思考:亚伯拉罕的血统不能保证跟亚伯拉罕的神有关系;相反地,一个人像亚伯拉罕那样跟随耶和华,那么,亚伯拉罕就是她的属灵父亲,这对你来说有什么启发?

总结:

1. 在整个救赎历史中看路得记
路得记的故事发生在混乱的士师时代,那是一个以色列不断悖逆又不断被管教的时代,我们要问,以色列的希望在哪里?神又在哪里?
从整本圣经来看,路得记的出现,给这个黑暗的时代带来了一丝光明,神不仅没有离开,而且还在为以色列的未来做预备:
神借着拿俄米悲惨的遭遇带出路得,借着路得带出大卫的祖父──俄备得,由此产生以色列最伟大的君王大卫。路得记之后接着就是撒母耳记,大卫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在神的计划之中,这个伟大的计划在新约中实现,就是弥赛亚君王──基督就是从大卫家而出。
我们看见神的救赎在旧约就一直在不断发展,这份救赎不只是针对以色列,而是借着以色列把救恩带给所有人,路得进入大卫家谱的事实,象征着“因信”带来的美好结果,就是因信成为神家里的人。

2. 那么,路得记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呢?
路得记记载的不是像摩西、约书亚这样的民族领袖,而是像拿俄米和路得这样生活中很常见的普通人。这俩婆媳虽然遭遇生活的巨大变故,有不解、迷茫,甚至对神抱怨,但她们始终不离开神,神就翻转了她们的境况,使贫穷的变为富足,哀哭的变为欢呼,还成为了救赎历史的关键人物!
其实,我们大多数都是生活中平凡的人,活在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上下级等等关系中,或许我们觉得每一天的生活很普通,自己日常的工作也不像牧师传道那样伟大,但在你没有察觉的时候,神就在使用平凡而顺服的生命,成就祂的国了。正如,当你坚持为弟兄姐妹代祷,基督的爱就在彼此中流动;当工作中有人作假,而你却不妥协,同事们就看到基督徒的坚守;当你遇到矛盾,不选择报复而是和好,基督的生命就在你身上彰显了!这些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经历到的场景,也是耶稣可以使用我们的时刻!
亲爱的朋友,有时候你看不到所谓的“神迹奇事”,但如果你留心,“神迹奇事”正不断地以最平凡的途径显明出来:我们被基督改变的生命,就是真正的神迹!

思考:你在神的计划中是什么角色呢?你最近是否在平凡的生活中看见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