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金句:
“撒母耳将一块石头立在米斯巴和善的中间,给石头起名叫以便以谢,说:‘到如今耶和华都帮助我们。’”(撒母耳记上7:12)
背景:
1. 在上周的经文后,本周的经文前,就是撒母耳记上4-6章讲了什么呢?
这部分记载了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交战,结果以色列惨败,损失了三万步兵,祭司以利的两个儿子战死沙场,以利听到噩耗后也死了,不仅如此,甚至连上帝的约柜都被非利士人掳走了。但约柜被非利士人掳走后,耶和华却借此伸手攻击他们,使非利士人只好恭恭敬敬地带上礼物,将约柜送回以色列。但当约柜来到伯‧示麦时,有些伯‧示麦人却因为擅自观看约柜里面,而被耶和华击杀。后来他们只好派使者去请基列‧耶琳人将约柜接回去,于是,就开始了撒母耳记上7章,基列‧耶琳人将耶和华的约柜接上去,约柜便在那里停留了二十年。
2. 那时,以色列人在做什么呢?
撒母耳记上7:2记载,当约柜回归以色列后,以色列民的心在不断地痛悔,全以色列家都愿意归向耶和华。于是撒母耳明确地要求他们:一、除掉外邦神;二、专心归向耶和华;三、单单事奉耶和华。以此来表明他们是真心归向耶和华。
但撒母耳的这些要求其实并不简单。要知道,以色列民在进入迦南地之后不久,就跟随迦南人敬拜当地的偶像,受偶像文化影响已经三百多年。他们相信这些神明掌管风雨雷电及繁殖,能保佑他们的农耕收成和妇女的生育,现在要他们割断跟这些偶像的关系,把他生计及平安完全仰赖上帝,这个决定对他们来说是不容易的。
虽然不容易,但以色列人还是一致地除掉了这些偶像,单单地事奉耶和华。这可以说是在以色列的历史里,是很大的一次属灵复兴。
以色列的转变也让我们看见:真正的“悔改”并不只是停留在一些悲伤、痛悔的情绪,而是要实在地做出一些决定,例如:一、完全撇弃生活中得罪上帝的事物;二、在心思意念上只尊上帝为至高;三、谨守遵行上帝的一切吩咐,单单的事奉祂。
思考:请省察自己最近的生活,有哪些需要向神悔改呢?
经文解释:
1. 我们了解了撒母耳被神呼召后,以色列民的悲惨经历:被非利士人打败、约柜被掳走、以利家被审判等等,这些经历也让以色列反省悔改,于是撒母耳就将全体以色列人聚集到米斯巴,为他们祈求。
2. 然而,正当以色列民聚集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非利士人想乘以色列人没有防备,就突然发起攻击。在这个危急的关头,正好可以考验以色列民是否已经真心悔改,是否单单以耶和华为他们的倚靠。以色列人怎么做呢?
撒母耳记上7:8记载,以色列民向撒母耳呼求,说:“愿你不住地为我们呼求耶和华─我们的上帝,救我们脱离非利士人的手。”这次以色列选择了信靠上帝,接着撒母耳镇定地以献祭来祈求上帝的眷顾。经文特别指出撒母耳所献上的,是一只吃奶的羊羔作为全牲的燔祭。
“吃奶的羊羔”:可能指七天大的羊羔(参出埃及记22:30;利未记22:27)。
“全牲的燔祭”:表示完全奉献给神,没有留下一点给任何人,代表百姓向神完全降服倚靠。
这里的献祭表明向神绝对的委身,这也启发我们,既蒙召作圣洁国度的百姓,就应绝对地委身于神──《圣经精读本──撒母耳记上批注》。
3. 果然,上帝应允了撒母耳的祷告。
接着的战争场面,我们看不见以色列民怎样调兵遣将或布阵,经文只简单地交代是“耶和华大发雷声,惊乱非利士人,他们就败在以色列人面前。”在上帝的帮助下,以色列人只需要追赶和杀敌就可以了。
为了记念这一场胜利,撒母耳将一块石头立在米斯巴和善的中间,给石头起名叫以便以谢,说:“到如今耶和华都帮助我们。”(撒母耳记上7:12)
“以便以谢”直接翻译的意思是“那块帮助的石头”,它标志着上帝为以色列民洗净之前战败的耻辱,并且要他们紧记,虽然曾经因为不尊重上帝而被离弃,但只要他们真心悔罪,归向耶和华,上帝仍然会在他们中间,为他们战胜敌人!
思考:在以色列的这段经历中,我们看见人只要真心悔改,上帝仍然会给了他们回转的机会。这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
4. 以色列人打败非利士人后,撒母耳拿一块石头立在米斯巴和善的中间,给石头起名叫以便以谢。
在这里,“以便以谢”原文意思是“耶和华帮助”,但这并不是“以便以谢”这个名字在撒母耳记上第一次出现。早在撒母耳记上4:1就已经出现过:“以色列人出去与非利士人打仗,安营在以便以谢;……”
a. 失败之地的“以便以谢”(撒母耳记上4:1)
回看撒母耳记上4章可以知道,早前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交战时,扎营在以便以谢,但当时因为百姓没有悔改,还滥用上帝的约柜为护身符,结果惨败,后来约柜被掳,以利家遭到审判。“以便以谢”这个名字首次出现,成了倚靠宗教形式却失去真信心的警示。
b. 得胜之碑的“以便以谢”(撒母耳记上7:12)
但到了7章,撒母耳带领百姓禁食悔改,当非利士人再次进攻以色列时,神用雷声惊乱非利士大军,以色列大获全胜。于是,撒母耳似乎刻意再用“以便以谢”这个名字,去纪念以色列人第一次打败非利士人。“以便以谢”从此成为“耶和华帮助”的见证。
同一个名字,两种结局,这在告诉我们:从失败到得胜的关键,在于是否真正归向神。
1. 在这次的胜利中,以色列民向神发出赞美,说:“到如今耶和华都帮助我们。”(撒母耳记上7:12)
“到如今”三个字,让我们回想起一直以来神对以色列的看顾:神在旧约时代帮助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祂也帮助以色列人离开埃及为奴之地,使红海分开躲避法老的军兵;祂帮助以色列人抬着约柜经过约旦河;祂帮助以色列人得着迦南美地。
“到如今”三个字,也对今天的我们说话。当我们读到“到如今”这三个字的时候,我们的人生还没结束,前面还有很远的道路要走,还有很多的试炼、很多的胜利;更多的祷告、更多的应许;更多的跋涉、更多的力量;或许也有疾病、老年、死亡。求主给我们天上的亮光,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叫我们的眼睛能看见“到如今”三个字里面荣耀的盼望。
思考:弟兄姊妹,在你生命哪个层面觉得很艰难,觉得没可能改变,但今天的分享要告诉你:神是帮助你的,直到如今耶和华都帮助你。请你来到神面前为自己的难处祷告。
总结:
1. 撒母耳记上7:12让我们看见,当以色列人战胜非利士人后,撒母耳立下一块叫“以便以谢”的石头,其实,他这样做不仅是在庆祝一场战役的胜利,更是为唤醒百姓对神持续恩典的记忆。
2. 圣经中,神多次吩咐子民设立记号
创世记28:18记载雅各在伯特利立了一块石头纪念与主相遇。
约书亚记4:20中记载约书亚在吉甲堆石纪念过约旦河。
路加福音22:19中,主耶稣设立圣餐时说“你们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
这些行动都在强化恩典的经历,在这些经历中我们的信心就不断增长。
但人常常是容易忘记恩典的,以色列人在旷野抱怨时,神严厉提醒:“你也要记念耶和华─你的神在旷野引导你这四十年,”(申命记8:2)
3. 设立这些记号,到底在纪念什么?
真正的纪念,不仅是只记得事件,更是在事件中重新确认神的属性──祂是劈开红海的主,也是为你开职场之门的父;祂能震塌耶利哥城墙,也能粉碎你生命中的铜墙铁壁。每一次数算恩典,都是在宣告:你是又真又活的神!
4. 所以,让我们效法撒母耳,在生命中不断立起“以便以谢”的石头:当困境来临,去触摸那些恩典的记号;当你想起失业时神及时的供应,疾病中祂曾经的医治,孤独时祂同在的温暖,这些恩典的记忆会成为冲破绝望的利剑,让你看见:那位过去帮助你的神,今日仍然活着。
思考:今天,你可以写下三件过去经历的恩典,或保存一件象征神信实的小物件。当困境再来时,这些“石头”会发出宣告:耶和华是帮助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