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


Loading Player...

粤语


Loading Player...

听众朋友,你好。欢迎收听《穿越圣经》这个节目。很高兴我们又在空中见面。《穿越圣经》这个节目希望帮助每位听众能更加明白神的话语,成为遵行并传扬神话语的人。

上一次节目,我们查考与分享了马可福音14:3-25,让我们先来重温一下这部分的内容。

马可福音14:3-9讲述马利亚用珍贵的香膏膏抹耶稣的故事。马太和马可记载这件事是在最后的晚餐前两天发生的,但约翰福音却把这件事放在最后晚餐的一周前,就是刚好在耶稣光荣地进入耶路撒冷之前。这其实并不矛盾。我们要知道福音书的作者介绍耶稣的生平,并不是完全按照事件发生的准确日期、时序编排的。他们写作的目的是要准确地传达耶稣的信息。马利亚完全的奉献和犹大的叛变实在是一个强烈的对比。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为了突出这一点,就在马利亚的故事后记载了犹大卖主。

马可福音14:10-11讲述了犹大出卖主耶稣。犹大为什么出卖耶稣呢?犹大也像其他门徒一样,期望耶稣能发动一次政治叛乱,推翻罗马政权。作为管钱的,犹大也像其他门徒一样,深信自己能在耶稣的新政府中占据重要位置。不过,马利亚把一瓶价值相当于一年薪水的香膏浇在耶稣头上时,竟得到耶稣的称赞;当犹大出言表示不满时,却受到耶稣的质问。犹大终于认识到耶稣并没有政治野心。如果他继续跟随耶稣,就得不到金钱和地位。于是他把心一横,去见祭司长,密谋出卖耶稣,以换取宗教领袖的金钱和欢心。这个解释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理,但也只是某些学者的推理和想象罢了,缺乏经文理据,因为圣经对跟随耶稣三年的犹大为何卖主这个问题,并没有做出任何的解释。但我们应引以为鉴,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选择和决定负责。

马可福音14:12-21讲述耶稣和门徒共度逾越节。耶稣打发的那两个门徒是彼得和约翰。当时很多房子都有很大的阁楼,有时屋内和屋外也有楼梯。逾越节筵席的预备工作包括摆设桌子、预备羊羔、无酵饼、酱料,还有其他过节用的食品和饮料。要出卖耶稣的犹大也与其他门徒同席,犹大决意要出卖耶稣,却虚伪地与其他门徒共进晚餐。我们很容易会因犹大的所作所为而愤怒或者感到震惊。不过,有些信徒一方面说要委身于基督,另一方面却在生活上否认主,这其实也等同于出卖耶稣。不顺服主,是在否定主的爱;不信任主,是在否定主的真理;拒绝主的权威,是在否定主的神性。听众朋友,你是否言行一致呢?若你言行不一,就要改变自己的心思,以免犯下严重的错误。

马可福音14:22-25讲述主耶稣设立圣餐。这段经文中,马可福音记载了圣餐的起源。今天,我们在主日敬拜中仍然守这个礼仪。耶稣与门徒一同分享筵席、唱诗歌、读圣经、祈祷。接着,就是进行逾越节筵席中两个传统的部分:擘饼和喝酒。耶稣给饼和酒赋予了新的意义,就是主的身体和宝血,以解释主耶稣将要在十字架上成就的事的意义。

现在主耶稣已经接近被抓的时刻了,主耶稣和门徒相聚的最后一段时间是一起吃逾越节晚餐,在其中,主耶稣曾经警告犹大说:“在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了。”这是对犹大的警告,犹大可以不必卖主,可是他听了以后,就出门去做让自己悔恨不已的事。因为他行了这事,耶稣走向了受难之路。我们因主耶稣被卖、被钉死,复活、升天,我们得到救赎恩典。然后主耶稣在晚餐中设立了圣餐,要我们以后借着圣餐可以记念主。

马可福音14:26-31记载:“他们唱了诗,就出来,往橄榄山去。耶稣对他们说:‘你们都要跌倒了,因为经上记着说:我要击打牧人,羊就分散了。但我复活以后,要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彼得说:‘众人虽然跌倒,我总不能。’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就在今天夜里,鸡叫两遍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彼得却极力地说:‘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众门徒都是这样说。”

我们首先看到彼得向主耶稣宣告自己的忠诚,他是很诚心的,只是他不知道自己有多么软弱。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毛病,我们不知道自己有多软弱。心理学都没有办法完全帮助你,只有借着神的话,你才能看到自己。神的话是你惟一的镜子。

在现代的社会里,很多人都被误导,以为基督徒心理分析师好像能够念念咒语,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亲爱的听众朋友,没有人能知道人的内心深处,只有神的话可以光照我们,让我们知道自己是何等的罪人。如果我们有这样的认知,就会明白,惟有真正了解神话语,才能够靠着主的力量战胜困难。如果我们的焦点不在神的话语上,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心理学家帮助人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会继续有更多其他的问题,而那个人的光景就比以前更不好了。我们要很清楚地明白:惟有主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你不是先解决了问题才来到主的面前。不是这样,你要先到主的面前,因为祂才是那最重要、最伟大的医生。主耶稣才是最伟大的心理医生,惟有祂能了解我们。

基督是那位独一的神。我要坚持重复这一点,因为太重要了,非说不可。事实上,只有神的话可以医治我们。神必亲自动工,我们只要来到祂的面前,把自己交给主就行了。也许我们过去有个悲惨的童年,其实我们都有很悲惨的过去!但我们有一位爱我们的救主,我们可以到祂面前。有主可以倚靠真好。

主耶稣告诉门徒,祂复活后要先往加利利去。主耶稣宣告自己将要复活,祂告诉门徒羊群要被分散,但祂会在复活以后来到加利利,主耶稣应许将会在那里和门徒们见面。但西门‧彼得不希望这些事情发生,他说即便众人都跌倒了,他是绝不会跌倒的。彼得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主耶稣先告诉彼得将会发生的事情,好让彼得知道:主知道一切。亲爱的听众朋友,在这种时刻,主耶稣也会这样支持你。在我们最绝望、最懦弱的时候,主都与我们同在。主耶稣一直与彼得同在。今天,主耶稣也必与你我同在。

马可福音14:32-34记载:“他们来到一个地方,名叫客西马尼。耶稣对门徒说:‘你们坐在这里,等我祷告。’于是带着彼得、雅各、约翰同去,就惊恐起来,极其难过,对他们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警醒。’”

客西马尼园应该是他们很熟悉、常来的地方。“客西马尼”,意思是“榨油坊”。客西马尼园大概位于耶路撒冷城东,坐落在橄榄山的西山腰,园内有茂盛的橄榄林,“客西马尼”因在那里榨橄榄油而得名。因为他们常来这里,所以犹大是知道的。我们的主这几天没有在耶路撒冷过夜。耶稣和门徒来到客西马尼园,现在只剩下十一个门徒了,主耶稣把外围的八个门徒留下,只带了彼得、雅各和约翰三个人去祷告。从文字记载可以看出主耶稣在园子里经历了极痛苦的考验。“就惊恐起来”这几个字应该以更强烈的字眼表达才对。经上也说祂很“忧伤”,意思是极其伤痛。

主耶稣在这里所面临的灵里极大的艰熬,恐怕胜过身体在十字架上所受到的痛苦。在园中,主耶稣是不是又面对那个试探者了呢?我想是的,事实上,我们只能站在外围旁观,园中有些奥秘的事是我们无法理解的。当人们唱着“我愿跟随主到客西马尼”的时候,我觉得太大胆,我不敢唱。我们敢跟主一起到客西马尼,你不知道我有多么软弱、多容易跌倒、多么会犯错。我不敢与主一起进到园子里,我只敢站在旁边看祂祷告。主耶稣要我们警醒祷告,免得落入试探。

马可福音14:35-36记载:“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倘若可行,便叫那时候过去。’他说:‘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将这杯撤去。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的意思。’”

马可福音记载说,主耶稣祷告希望让这个时候过去。主耶稣不是怕死,而是在十字架上的时刻,也就是将世人的罪背负在自己身上的时刻,那种痛苦和折磨是常人所无法忍受的。哥林多后书5:21说主耶稣“替我们成为罪”。马可把“时候”和“杯”列为同义词。希伯来书5:7-8说:“基督在肉体的时候,既大声哀哭,流泪祷告,恳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诚蒙了应允。他虽然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

“阿爸”这个词,在亚兰语中是对父亲的亲密称呼,但是犹太人认为用“阿爸”来称呼神是不洁净的,所以他们不用这个称呼。耶稣使用这个称呼却显得极为自然,因为耶稣作为独生子,与父神是最亲近的关系。耶稣恳求神免去十字架的苦难,一方面证明祂所背负的十字架极其沉重和痛苦,另一方面也让我们重新认识到“在神凡事都能”的真理。“只要从你的意思”,表明耶稣对神完全地顺服。

主耶稣回到三个门徒所在的地方。马可福音14:37-38记载:“耶稣回来,见他们睡着了,就对彼得说:‘西门,你睡觉吗?不能警醒片时吗?总要警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

三个门徒都不警醒,他们都睡了。彼得根本没想到他会否认主耶稣,他应该警醒祷告才对,但他睡着了。今天我们想要避免落入试探的方式,就是警醒祷告。请注意主耶稣又回去重复刚才的祷告。

马可福音14:39-40记载:“耶稣又去祷告,说的话还是与先前一样,又来见他们睡着了,因为他们的眼睛甚是困倦;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门徒还在睡。门徒白天作了很多事,并且夜已深,大概很疲倦。在危险即将临到的紧要关头,他们理应警醒。在31节,他们才刚刚发出誓言,说要和耶稣同死,而且不会不认主;现在,他们就昏昏入睡。这足以使他们感到羞愧,而且这也暴露他们属灵的无知和迟钝,他们尚未体察到耶稣的痛苦,也尚未认识到当时是黑暗掌权的时候。门徒的入睡也如实地证明人肉体的软弱,因此耶稣敦促他们要警醒。门徒无法解释他们的失败,我们从这里学到一个功课,就是不能信任肉体。

马可福音14:41-42记载:“(耶稣)第三次来,对他们说:‘现在你们仍然睡觉安歇吧!够了,时候到了。看哪,人子被卖在罪人手里了。起来!我们走吧。看哪,那卖我的人近了!’”

耶稣对门徒说:“现在你们仍然睡觉安歇吧!”并不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试炼,让门徒解除身体的疲劳的意思。看到门徒睡觉,耶稣紧接着说:“起来!我们走吧。”这句话分明含有反问的意味,好像再问:“你们还在睡觉安歇吗?”

马可福音14:43记载:“说话之间,忽然那十二个门徒里的犹大来了,并有许多人带着刀棒,从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那里与他同来。”

现在仇敌们来了。他们本来说不会在节期间抓人的,现在却这样做了。

马可福音14:44记载:“卖耶稣的人曾给他们一个暗号,说:‘我与谁亲嘴,谁就是他。你们把他拿住,牢牢靠靠地带去。’”

在这里记录了最可耻的背叛,真是又下流、又恶心。犹大很清楚主耶稣习惯在这里休息,他就把敌人带到这里。“亲吻”是爱和热情的表示,但犹大却用来作为背叛主耶稣的记号。这使犹大的行为更加的卑鄙可恨。在这里我们看到主耶稣的人性和一般人没有两样,主耶稣需要在人群中被指认出来。

马可福音14:45记载:“犹大来了,随即到耶稣跟前,说:‘拉比’,便与他亲嘴。”

请注意,犹大称耶稣为“拉比”,而没有称祂为“主”。哥林多前书12:3说:“若不是被圣灵感动的,也没有能说‘耶稣是主’的。”

马可福音14:46记载:“他们就下手拿住他。”

这个记号就把主耶稣交在恶人手中。主耶稣谦卑自己,走上十字架的道路。西门‧彼得想救主耶稣脱离他们的手。

马可福音14:47-49记载:“旁边站着的人,有一个拔出刀来,将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个耳朵。耶稣对他们说:‘你们带着刀棒出来拿我,如同拿强盗吗?我天天教训人,同你们在殿里,你们并没有拿我。但这事成就,为要应验经上的话。’”

“如同拿强盗”,耶稣以这个方式被捕,成就了圣经的预言,先知以赛亚在以赛亚书53:12说:“所以,我要使他与位大的同分,与强盛的均分掳物。因为他将命倾倒,以致于死;他也被列在罪犯之中。他却担当多人的罪,又为罪犯代求。”主耶稣指出这件事是要应验经上的预言。如果这些人相信圣经的话,就会迟疑,甚至改变主意不捉拿祂了。

马可福音14:50记载:“门徒都离开他,逃走了。”

在约翰福音18:10,经文告诉我们,彼得用刀把那人的耳朵削下来的。耳朵被削掉的人名字叫做马勒古,西门‧彼得是个优秀的渔夫,但是用刀砍人显然刀法不准,他本来要砍那个人的脖子,结果却把人的耳朵削掉了。“门徒都离开他,逃走了。”这是应验经上的预言。

接下来,我们看一个少年人发生了什么事。马可福音14:51-52记载:“有一个少年人,赤身披着一块麻布,跟随耶稣,众人就捉拿他。他却丢了麻布,赤身逃走了。”

很多人都在猜这人是谁。有人认为是约翰马可。四福音书中,只有马可记载了这件事。马可为什么记录耶稣被捕的事件时,加插了这段插曲呢?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其中一个看法是,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马可本人。马可讲述“一个少年人”的故事,虽然没有记下名字,但是为了强调当时所有人都背叛耶稣的事实,马可选择揭开自己羞愧的往事。

“麻布”这个词在希腊语中是指麻纱,在巴勒斯坦非常贵重,犹太人一般用来裹尸体。但财主会用麻布作睡衣或外套,这也增加了少年人为马可的可能性。马可福音的作者约翰马可是耶路撒冷富有的财主。

在这个重要时刻,曾经发誓要和主一起受死的众门徒都逃之夭夭。尽管耶稣恳求父神“倘若可行”就免去祂的死亡,并为这件事难过痛苦,但到了这个时候,耶稣却坦然勇敢地面对一切,体现了祂对父神的顺从。

听众朋友,今天的节目时间到了,我们先停在这里。如果你对节目中所分享的内容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你来信询问,我很乐意为你再做说明;若是你生活中有什么难处,也请让我知道,我们可以彼此记念代祷。

我们下次节目再见。愿神赐福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