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
粤语
听众朋友,你好。欢迎收听《穿越圣经》这个节目。很高兴我们又在空中见面。《穿越圣经》这个节目希望帮助每位听众能更加明白神的话语,成为遵行并传扬神话语的人。
上一次节目,我们查考与分享了那鸿书1:14-2:4,让我们在重温的基础上稍作补充,然后再继续查考与研读这卷书2:5-10的内容。
读罢那鸿书1:14-15,或许有人会说:“犹大人因罪受罚,也因神的信实蒙拯救,这是真的吗?”圣经告诉我们,有好信息临到被亚述欺压的犹大:那攻击和折腾犹大的将会遭受毁灭,而且永不复兴。果不其然,尼尼微被完全摧毁了。直至主后19世纪,其遗址才被发掘出来。
读罢那鸿书2:1-4,有人或许会发出疑问:“2章所说的预言结果如何?”根据历史书的记载,这章经文的预言在主前612年应验了,那时候,玛代和巴比伦联军攻陷了这个看似坚固的尼尼微城。
那鸿书2:4让我们体验到错误解释圣经的例子。我为一种解释预言的方式感到悲哀,可是我们常常会看到这种解释方法。比方说,有人说这节经文是预言将来会有汽车!这简直是解读预言的疯言疯语。大家对预言都很有兴趣,因为世界各处都有危机。但要知道,这会造成对预言的过分狂热、过度着迷。很多人爱讲预言,也沉迷于自己解释预言的方式。这个预言和汽车完全没有关系,而且也不可以这样应用,理由很简单,因为汽车不会在街上急行。有时在塞车的时候,开车的人会很不耐烦,但汽车不会不耐烦。有时汽车会抛锚、动也不动,因为汽车出了故障!汽车不会“在宽阔处奔来奔去”。如果两辆车子互不相让,就会发生车祸。我们常在新闻中看到连环车祸,不是汽车不对,而是开车的人对路况不明,或是喝了酒,还有不守交通规则的人开快车。重点在于:汽车不会在宽阔处奔来奔去。
那鸿说:“车辆在街上急行,在宽阔处奔来奔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你去过展示亚述人遗迹的博物馆,你就会看到战车轮子的遗迹,你会看到战车的车轴有会发出尖锐声音的叶片。叶片就像一把刀,或像镰刀,从车轴伸出来。驾驶战车的人会把战车靠近敌人,这时这个尖锐的器具就会切掉敌人战车上木制的轮子。如果你切掉对方一边的轮子,这样那辆战车就倒了。那鸿在这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与汽车毫无关系。
那鸿说:“形状如火把,飞跑如闪电。”当时的战车速度很快,亚述人开发战车的技术很高明,敌人也学会了,当他们在城市宽阔的地方,或在城外发生冲突的时候,这场战争是让人触目心惊、感到很恐怖的事。那鸿在这里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相信你会把神的话应用在道德上和属灵的解释上,但我认为你不可以用现代的话从字面上来解释预言。你看到了吗?那鸿书是多么精彩的一卷书。我们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则,帮助我们解释神的话。
举例来说,当你读以赛亚书17:10时,经文说:“因你忘记救你的神,不记念你能力的磐石;所以,你栽上佳美的树秧子,插上异样的栽子。”在这里,你不能把“异样的栽子”解释作现在在那片土地上常见的柳橙树。柳橙树的产地就是以色列,甚至远在所罗门的时代,那个地方都种满了柳橙树。所罗门在雅歌2:3提到新妇停留在苹果树下,这里的“苹果”其实就是柳橙树。我的意思是,我们不能在不同的时间,针对不同的人,试着用不同的方式解释经文,不能用今天新潮的方式解释经文,以符合现代的需求。
我要重申,约拿书和那鸿书这两卷小先知书是在一起的。你可以在约拿书中看到约拿书不是讲预言的书,而是叙述约拿宣教之旅的书,约拿到尼尼微城传讲悔改的信息,结果尼尼微全城的人都悔改归向神了,神赦免了他们的罪,免了对他们的审判。但是渐渐地,他们又再离开神。约拿之后的一百多年,神兴起那鸿说预言,也是指向尼尼微城的。因此那鸿书生动地预言尼尼微将要被毁。尼尼微真的完全被毁了,直到主后19世纪,考古学家才发现并挖出尼尼微城的遗址。透过考古学家,我们才能对尼尼微城和亚述文明有更多的了解。
那鸿书2:5说:“尼尼微王招聚他的贵冑;他们步行绊跌,速上城墙,预备挡牌。”
玛代人攻打尼尼微城,把尼尼微毁灭了。当时的巴比伦还不是最强大的国家,他们与玛代人联合一起打仗。亚述王倚赖自己的军事将领,可是因为他们心生恐惧,所以被打败了。当然,尼尼微的围墙是战争时最主要的防护墙。
“贵胄”是指精锐部队。尼尼微城外有护城河,宽二百余公尺,城墙本身有内外两重,外城墙长约五十公里,内城墙长十三公里,有城楼十五座。这城池在亚述人心目中有着固若金汤的地位。这节经文说亚述王率精兵上城墙应战。
“挡牌”指的是护盾,这个字在圣经中出现仅此一次,可能是来自于亚述人及其围攻者所用的亚喀得语。这个词在亚喀得语指的是塞子,或是堵塞某物用的东西。由于下一节提到操弄水门,试图使宫殿倒塌,塞子可能是用来阻挡上游水坝的,水漫过城墙之处。
那鸿书2:6说:“河闸开放,宫殿冲没。”
在这里,那鸿预言底格里斯河会淹没这城。当时双方正在打仗的时候,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造成底格里斯河的河水大涨,洪水泛滥。大洪水冲破了部分城墙,使得全城变成水乡泽国。
先知那鸿描述说:“河闸开放,宫殿冲没。”洪水冲毁了宫殿的根基,使得整个宫殿坍塌。世界历史记载,这城的一部分围墙被洪水冲破了。尼尼微的城墙大约有二英里半,位于底格里斯河的河边。这个城市的水位高,但是当河水泛滥的时候,河水冲破了部分城墙,让敌人轻易地攻进这城。换句话说,敌人本来要靠武力攻破城墙的,现在泛滥的河水替他们把城墙冲破。神看起来似乎是定意要毁灭这城。洪水的水闸一旦被打开,其威力相当迅猛,连宫殿也被洪水冲垮了。据我们所知,敌人打开了灌溉的水闸,整个宫殿完全被淹没在大水之中。
“河闸开放”,这说明底格里斯河虽拥有完备的水利设施,但神的审判临到。水闸崩溃,江水泛滥,使尼尼微在倾刻间成为废都。这是使醉心于科学的现代人,可以认识神的绝佳契机。
尼尼微城倾倒的真实光景只是在2:6中被简略地提及,而倾倒的结果却是在2:7-10被详细地描绘。
那鸿书2:7说:“王后蒙羞,被人掳去;宫女捶胸,哀鸣如鸽。此乃命定之事。”
王后的名字原文是“命定”的意思。这节经文读起来应该是:“神命定,王后蒙羞,被人掳去;宫女捶胸,哀鸣如鸽。”
“命定之事”,意指遵照神的旨意。“王后”与其说是亚述的王妃,倒不如说是如女王般君临周边国家的亚述。“宫女”自然是指亚述众多的城邑及其居民。
这节经文所描述的情形是神所“立”的,是神所决定的,要使尼尼微被人掳去,承受亚述先前加于征服地,包括以色列在内的同样命运。亚述的覆亡,借着“宫女”的捶胸和哀鸣而更加强调,显出了她们的痛苦。
在那鸿书2:8-13,为凸显尼尼微的荒废,作者对比了尼尼微在巴比伦与玛代联军入侵前后的面貌,预告了即将降临到尼尼微的灾难是多么可怕。
那鸿书2:8说:“尼尼微自古以来充满人民,如同聚水的池子;现在居民却都逃跑。虽有人呼喊说:站住!站住!却无人回顾。”
“聚水的池子”比喻尼尼微的居民多得不可胜数。事实上,最为繁荣的时候,尼尼微城的人口达到六十万。在古代社会,人口众多是力量的象征。
“尼尼微自古以来充满人民,如同聚水的池子;”这是指洪水来了,整座城成了大湖。“虽有人呼喊说:站住!站住!却无人回顾。”这句描述了尼尼微居民在敌军围困下落荒而逃的情形,虽然指挥官的命令叫他们站住,但是他们看到洪水和敌人一起进来,决定不听命令,逃命要紧。
那鸿书2:9说:“你们抢掠金银吧!因为所积蓄的无穷,华美的宝器无数。”
那鸿描述:“你们抢掠金银吧!”这说明尼尼微城的人无力反抗,任由敌人抢掠金银。那鸿紧接着又指出:“因为所积蓄的无穷,华美的宝器无数。”尼尼微城非常富有,装饰华美。宫殿辉煌,百姓过着奢侈的生活,因为过去打仗屡战屡胜。亚述人从战争中掠夺了很多战利品,连南国犹大也向他们进贡,使得他们非常富有。
当巴比伦与玛代联军攻城时,王后被人掳去。人民逃出城,毫不理会“站住!”的命令。尼尼微的宝器、积蓄和金银被洗劫抢掠。这时都城已变得荒凉,人人的脸上都充满惊恐。
现在,先知那鸿以尼尼微作为描述整个景象的主词。尼尼微的军队在这里暗喻为灌溉用的、聚水的池子,但这池子的水却都流走,表现出它无用的光景。亚述大军的溃败,甚至无法以“站住”的呼喊来遏止。所有人都逃跑了,无人回顾。结果亚述的仇敌现在可以抢掠并掳去那个一度骄傲的城巿。亚述自己过去曾抢掠别人,所以财富无穷。
尼尼微城被强敌攻破,百姓如同破裂水池中的水,四散奔逃,没有人能止住。入侵的军队忙着掠取战利品,据历史记载,巴比伦人掳去大批财物。随着首都尼尼微的被毁,曾经辉煌无限、不可一世的亚述国就此没落,要为自己所犯下的罪行受到应有的惩罚。
那鸿书2:10说:“尼尼微现在空虚荒凉,人心消化,双膝相碰,腰都疼痛,脸都变色。”
先知那鸿宣告说:“尼尼微现在空虚荒凉,”亚述从世界各地掠夺了许多战利品,把战利品全都放在一个地方,但是敌人来了,这些曾经辉煌一时的战利品也全都被抢走了,地处军事要塞的尼尼微城终被敌军践踏、洗劫一空。
“人心消化,双膝相碰,”这是怎样的一种境地呢?当你的膝盖相碰,表示你很害怕、很恐惧。这是当时亚述人的情况。“腰都疼痛,脸都变色。”这是内心感到极大恐惧和害怕,因为亚述人知道,当时世界列国都痛恨他们。因为亚述人很残忍,周围的国家都憎恨他们。现在,向亚述人报仇的时候到了。
那鸿说:“他们的脸全都变色了。”受击打后的尼尼微显得极为可怕,在这里被先知那鸿以其恐惧时的生理表现,生动地描绘出来。那鸿更用了三个希伯来词语来强调尼尼微的“荒凉”与“消化”。
这一段经文预言尼尼微沦陷后的情景,昔日繁华大城,如今一片死寂,人心惶惶不可终日。作者紧接着用狮子来比喻尼尼微城旧日的凶残横暴,把从各国掠来的财宝收藏在城中,考古学家在遗址中发现当年饲养狮子的许多洞穴。
那鸿指出:“尼尼微现在空虚荒凉,”这里的“空虚”,是指尼尼微已被抢劫一空。“荒凉”和“空虚”在原文中是相同的字根,不过程度较严重,是“荒芜”的意思。当时的诗是诵读之用的,原先是先知的证道词,一定有很好的效果。“空虚荒凉”展现出尼尼微城被蹂躏后的一片“荒废”的现象。诗中每一字的字尾都是同音,意境凄美,让人感受到这座城的“荒凉、荒芜与荒废。”
“人心消化”意思是人心害怕,吓昏了。“双膝相碰”,中文翻译的双膝可以说妙极了,因为希伯来文及中文都有双数,而其他文字都只有“多”数。“双膝”翻得太好了。“相碰”看似动词,实际上是名词,或名词当作形容词,解释作脚步“蹒跚”。敌人来了,城里的居民吓得想走路也走不动了。
“腰都疼痛”,这句的“腰”同样是“双”数,也许可以译成“两腰”,这里的腰是力量储藏所在,例如打架时先束紧腰带。这里的“腰”是疼痛的极处。“疼痛”描写最大的痛苦,几乎像产妇生产一般的疼痛。
“脸都变色。”这里的“变色”也许是无可奈何中最好的译法,因为这句话应译为“红色都到了脸上来了。”这是难为情的表示,所以有人解释为相反的意思:“红色都从脸上褪掉了。”后者就成为“脸变土灰色”,或“脸无人色”,那是惊慌失措以后,毫无血色了。
尼尼微人失败了,在敌人攻击下,国王连忙召集高级官员,举行御前会议,但是他们吓得跌跌撞撞,连举步走路都感到困难了。敌人的尖石不断地射进城来。国王吩咐部下即刻上城去,把挡箭牌竖起来,但是太晚了,城已经攻破了,敌人像潮水一般冲进来,把宫殿也拆毁攻倒了,王后也赤身露体地掳去了。宫女只有边走边捶胸,泣不成声。想当年尼尼微城是多么地富强,可是城破民散,城里都是败兵,在四面窜逃。军官们高叫:“站住!站住!”他们还盼望这些士兵作最后的抵抗,可是谁也不理会,连头也不回地逃亡出去了。侵略者趁得胜之余,却是另一种姿态,战胜者中发出“抢劫金子吧!掠夺银子吧!”的声音。尼尼微是一个富有的国家,以往夺获了许多的战利品,无数的宝藏,以及许多无价之宝。可是一下子就被抢劫一空,留下来的是荒凉、荒芜和荒废。当年的大逃亡实在凄惨,人心惶惶,都恐慌得路也走不动了,个个脸无人色,惊慌失措,都成了难民。
听众朋友,今天的节目时间到了,我们先停在这里。如果你对节目中所分享的内容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你来信询问,我们很乐意为你再作说明;若是你生活中有什么难处,也请让我们知道,我们可以彼此记念代祷。
我们下次节目再见。愿神赐福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