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第96句: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的回归
年份:被掳七十年后(主前537或538年)。
人数:五万。
当时的波斯王:古列。
带领回归的领袖:所罗巴伯。
回归后主要任务:重建圣殿。工程一度受阻,最终在主前516年竣工。
2. 第二阶段的回归
年份:第一次回归后八十年(约主前458年)。
人数:两千。
当时的波斯王:亚达薛西。
带领回归的领袖:以斯拉。
回归后主要任务:重建圣民(神子民生命重整,恢复敬拜)。以斯拉斥责以色列人悖逆神,他们痛哭悔改且休掉外邦妻子。
3. 第三阶段的回归
年份:主前445年。
人数:一小队人。
当时的波斯王:亚达薛西。
带领回归的领袖:尼希米。
回归后主要任务:重建耶路撒冷城城墙,复苏以色列人的灵性。以斯拉领百姓认识律法。

思考
为什么犹大人回归后,先建圣殿、后建城墙?

第97句:所罗巴伯──大卫后裔

所罗巴伯其人
1. 神激动所罗巴伯为神建殿(该1:14)。
2. 所罗巴伯是约雅斤的后裔(代上3:16-19)。约雅斤十八岁即位,登基三个月被废,被掳巴比伦(王下24:8)。约雅斤被囚三十七年后获释,可在王前吃饭(王下25:27-30),因此所罗巴伯很可能生活在宫里,有机会从但以理认识耶和华及知道被掳的历史。
3. 在神的掌权下,所罗巴伯受命于古列,带领第一批百姓回归耶路撒冷(拉1-2章)。他也成为犹大省的第一任省长。他率领约五万人回去。首要任务是重建圣殿,恢复献祭、恢复跟神的关系。所罗巴伯最先重建祭坛,幷献上燔祭,代表他们愿意完全把自己奉献给神(拉3:2)。

回耶京后重建圣殿经过
1. 百姓各归本城:让犹大人各归各城,住在自己的城里(拉2:1)。
2. 修坛献祭:回归该年的七月初一(新年),犹大人聚集耶路撒冷筑坛献燔祭(拉3:1-6)。
3. 重建圣殿:到了回归第二年二月,动工重建圣殿,立殿根基(拉3:8-13)。
4. 勇抗仇敌:所罗巴伯不许敌人参与重建工作。后来敌人对波斯王说重建工作必令王受亏损,圣殿工程被叫停(拉4章)。
5. 先知鼓励:神借先知哈该和撒迦利亚劝勉犹大人(拉5:1-2;该1:1-15),圣殿重建工程重新开始。
6. 神主王心,王准重建:河西总督上奏大利乌王,王下令准许重建,不准人拦阻建殿工程,经费可出自王库(拉6:1-12)。
7. 圣殿竣工:大利乌王第六年(主前516年),圣殿重建工程完毕,这年也是圣殿被毁满七十年。

第98句:以斯拉──文士精通律法

以斯拉其人
以斯拉是大祭司亚伦的后裔(拉7:1-5)。拉7:6、8、10记着他的身分和立志。经文突出祭司以斯拉是“文士”。可能这时文士为律法的教师与解释者的角色被确立。文士最基本的意思,是书写的人。之前在旧约时代也有人扮演类似文士的角色,例如担任书记、文书等工作的人员。在以斯拉的时代,文士的主要工作是研读、保存和抄写经文。虽然在异地没有圣殿、没有祭坛,可是以斯拉仍然渴慕神的话。经文强调他是个“敏捷的文士,通达摩西五经”,立志研究神的话;遵行神的话;教导神的话。

小结
圣民的复兴,与神的话密不可分。教会领袖必须致力研读和遵行神话语,而后教导真理。

回归经过(拉7-8章)
得神施恩的手帮助,亚达薛西王准他一切所求,让他带大批财物从巴比伦回耶路撒冷(拉7:6-22);又令人不得阻扰,反要提供协助。神也保守回归队伍脱离仇敌之手。

回耶京后做了什么?
1. 以真理教导百姓,带动灵性复兴。
2. 发现领袖和百姓娶外邦女子为妻,俯伏在神前祷告,哭泣认罪。
3. 后所有百姓聚集一起痛哭认罪,起誓离弃外邦妻儿。

第99句:尼希米──看重祷告,智勇双全

尼希米看重祷告
1. 尼希米是波斯王的酒政,住在书珊城(尼1:11)。
2. 他是个事事以祷告先行求问神的人。他听见耶路撒冷的光景(墙遭折毁、城门被火焚烧、民生贫困、百姓遭大难,受凌辱),就坐下哭泣,数日悲哀,禁食祈祷。为犹大人认罪,抓紧神的应许,求神施恩,使他在王面前蒙恩(尼1:2-11)。
3. 尼希米也是个以祷告来开展工作的领袖。他常一边工作,一边祷告。他短短的祷告散落在各章:尼2:4,5:19,6:9、14,13:14、22、29、31。
4. 正因为尼希米重祷告,与神同工,神也听他祷告赐福他,使他作工“亨通,在波斯王面前蒙恩”。
5. 蒙神施恩的手帮助,尼希米获王差遣他往犹大去重建故国;他又获配套安排。波斯王赐诏书通知大河西的省长准他经过通道;还获军长和马兵护送;波斯王又赐诏书通知管理王园林的官员,给他建筑材料。

尼希米智勇双全
1. 重建城墙
他在出发前部署一切;回国后先观察城墙再定建造方案;看到敌人企图搅扰工程,他命百姓一手作工、一手拿兵器。借神施的恩,并神赐的领导力,尼希米最后迅速在五十二天里,完成了重修耶路撒冷城墙的工作。
2. 尼希米推动的改革
2.1. 分配居住地区,使耶路撒冷和各城邑都有人居住(尼11:1-36)。
2.2. 请以斯拉向百姓宣读律法,让大家立约遵神律法(尼8:1-18,10:1-39)
2.3. 分配圣殿事工(尼12:44-47)。
2.4. 驱逐外邦人离开圣殿,洁净上帝的殿(尼13:4-9)。
2.5. 恢复对利未人的供给(尼13:10-14)。
2.6. 严禁安息日做买卖(尼13:15-22)。
2.7. 禁止百姓与异族通婚(尼13:23-29)。
3. 尼希米的勇气
3.1. 勇敢面对敌人的威吓(尼6:10-14)。
3.2. 有正义感,看到穷人受富人欺负,马上纠正(尼5:10-13)。

反思
尼希米的祷告生活给你什么启发?

第100句:沉默四百年──静候弥赛亚

继先知玛拉基后,神没再差先知到以色列人中传达信息达四百年。因此,这段时期称为“沉默的时期”。在这四百年的沉默时期中,耶路撒冷先后被多国所辖管;期间有马加比王朝成功独立,但不长久(公元前143年-公元前63年)。同时,这段期间以色列人热切期待弥赛亚到来,而大多数人期待的是军事强人弥赛亚。

思考
三位回归的领袖,所罗巴伯、以斯拉、尼希米,哪一位最触动你的心,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