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希腊时期(公元前332年-公元前167/168年)
背景
1. 公元前332年起,亚历山大和他的继承者当权。期间犹太人分别受希腊、多利买王朝和西流古王朝统治。
2. 希腊时期初:犹太人和希腊政权关系不差。希腊亚历山大前来耶路撒冷,犹太人没有反抗。
3. 亚历山大死后:其帝国被四大将军瓜分,南方巴勒斯坦属埃及多利买王朝。公元前约200年,北方叙利亚西流古王朝击败埃及,夺巴勒斯坦。
4. 受希腊统治期间:希腊文化借语言、哲学、艺术和生活方式渗透犹太社群、城市精英阶层。

希腊主义盛行
1. 缘起:希腊主义指从亚历山大大帝起,至之后约三百年的文明。亚历山大每征服一地,都积极在当地推行希腊文化、风俗和文字,可能想通过希腊文化使民众团结,帝国稳固。
2. 希腊城:在犹大地区,有撒马利亚、斐拉铁非(安曼)、多利买(亚柯)、斐罗多里亚、伯善等希腊城。城里有大量希腊移民,其中有叙利亚的安提阿和亚历山大港等世界级大城巿。
3. 新约里希腊文化的痕迹:徒19章谈到保罗在以弗所的剧院遇到骚动。剧院那半圆形露天建筑,就源自希腊,罗马时期也盛行。希腊多神偶像崇拜、理性思辩和哲学,都影响犹太人。耶路撒冷一些犹太精英欣然接受希腊化。他们改了希腊名字、参与希腊体育活动,学习希腊哲学(尤其是斯多亚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斯多亚学派强调理性、道德自律、泛神论。伊壁鸠鲁学派追求快乐,认为灵魂死亡即灭,否认复活和神的干预。)
4. 希腊主义对犹太人的影响:希腊文成为犹太人通用语言。流散各地的犹太人大致都说希腊话。新约时代,希腊文是当时整个地中海共通文字,用希腊文写的旧约七十士译本已成流通圣经版本。新约圣经也用希腊文写成的。

七十士译本完成
1. 过程:亚历山大在埃及时,建造了亚历山大城。这城后来成为多利买王朝的首都。那里住着不少犹太人,随着希腊化,他们只会说希腊语而不懂得阅读希伯来文。多利买王朝时期,多利买二世(公元前285-公元前247)委任七十二个犹太学者,将希伯来圣经翻译成希腊语,供给那些只会希腊语而不懂阅读希伯来文的犹太人读,也提供给会堂崇拜的人使用。
2. 名称:实际上翻译的有七十二名学者。但七十二被四舍五入为七十,所以叫七十士译本。在接下来的一个多世纪里,还有更多不同的人加入,将希伯来圣经翻译成希腊语。
3. 内容:七十士译本最初包括摩西五经,后来扩展到其他希伯来圣经书卷。
4. 影响:使犹太经典传播到散居地的犹太人(此译本是散居犹太人阅读的主要版本)和非犹太人社群。
5. 贡献:在翻译方法和内容上都给后来者启发。七十士译本译希伯来文圣经时直译时意译;又加强了新旧约的连系。有学者说:“只要用心研读七十士译本的文字,就会使我们对保罗书信的注释知识更进一步”。七十士译本用语给新约明显影响,如:新约耶稣的头衔“基督”(Christos)是七十士译本中希伯来文“受膏者”(maschiach)的希腊文翻译。“荣耀”(doxa)、“主”(kurios)和“福音”(euangelion)的希腊原文,都源自七十士译本。新约引用旧约,也常用七十士译本(如太1:23“童女”引用的是七十士译本赛7:14,而不是希伯来圣经的“少妇”。

犹太社群分化
在耶路撒冷里一些犹太精英欣然接受希腊文明文化,但也有犹太人认为希腊文明很世俗化,冲击了犹太的信仰传统。以下是一些史料:
1. 著名犹太学者约瑟夫曾说:“……我们……不靠与别人交流抬升自己。……我们所住的地方远离大海,我们的居民丰衣足食,我们的精力专事耕作。我们认为我们生活的首要事务乃是,体察神赐予我们的律法,保守先知传递给我们的关于虔诚的诫命。因此我们有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我们以前从未跟希腊人来往,而他们则与埃及人、罗马人交易混居,进出口商品;或者与居住在海边的腓尼基人来往,这也是出于商业贸易的需要。”从这些文字看到约瑟夫认为犹太人没必要希腊化。
2. 《马加比一书》1:11-15记:“那时,在以色列人中出现一些歹徒,煽惑民众说:我们去和我们四邻的外邦人立约……他们便照外邦人的风俗,在耶路撒冷修建了一座体育场,且弥补割损的痕迹,背离圣约,为服从外邦人的规律,自甘堕落。”这里是说西流古王朝安提阿古四世时,有犹太人想参加希腊人的运动会,想尽办法除去身体上的割礼痕迹(古希腊运动会上,运动员通常裸体参赛)。他们这样做,当然是希望融入希腊化社群。
3. 新约中记述希腊主义造成分化的例子:撒都该人受希腊主义影响较深,法利赛人是抵抗希腊世俗化的律法保卫者。他们之间常有冲突。

多利买王朝,祭司制度再起变化
1. 多利买王朝统治犹太人年期大概是公元前301-公元前200年走左右。
2. 多利买王朝对管辖区采取包容政策、犹太人有自治权,可保本土文化宗教。只需每年向埃及政府纳贡。
3. 祭司制度再有变化:多利买王朝,祭司要在圣殿献祭和教导律法,兼任审理和仲裁。虽祭司世袭制未被废除,但王朝会通过罢免、征税、指派亲信,操控祭司或制衡祭司的权力,使大祭司从宗教领袖蜕变为政治代理人。当时祭司开始以“代管圣产”名义合理化拥有土地。这实在违反了摩西律例(民18:24)指明利未人不可在以色列人中有产业的规定。
4. 西流古王朝安提阿古四世时,腐败加剧。大祭司位分可以通过贿赂安提阿古四世得到;大祭司职位可以价高者得。大祭司或其家族可在王室默许下,合法拥有土地,从事商业活动。祭司以“代管圣产”名义拥有土地的情况更为普遍。

西流古王朝,帕尼亚战役称霸
西流古王朝约在公元前200-公元前160多年。
亚历山大死后,国土由四大将瓜分。其中最强盛的是多利买和西流古。他们的继承者连年争战,公元前200年,西流古安提阿古三世,在约旦河源头的帕尼亚(公元一世纪改名为“该撒利亚腓立比”,见太16:16)打败多利买王朝的斯哥帕,接管巴勒斯坦。安提阿古三世对犹太人采宽容政策,许宗教自由,不过,当他被罗马打败,要交赔偿款项,就要求犹太人交重税。

安提阿古四世,残害犹太人,污秽圣殿
1. 公元前175年,西流古王朝安提阿古四世登基,对犹太人肆意迫害。他将大祭司的职位出卖给不是撒督后裔的人。他在安息日突击耶路撒冷城。几千犹太男丁被杀死,大批妇女孩子被卖作奴隶。耶路撒冷城墙被烧毁。他发命禁止犹太人研经、受割礼、守节期、献祭给耶和华,下令犹太人为希腊神明筑坛,违者斩首。公元前167年基斯流月,他在犹太人的圣殿里,以猪为祭献给偶像宙斯。犹太人忍无可忍,终于爆发马加比起义。
2. 安提阿古四世的恶行,但11:28-32已预言:“北方王必带许多财宝回往本国,他的心反对圣约,任意而行,回到本地……他必兴兵,这兵必亵渎圣地,就是保障。除掉常献的燔祭,设立那行毁坏可憎的。作恶违背圣约的人,他必用巧言勾引;惟独认识神的子民,必刚强行事。”这里的北方王,学者相信,是指安提阿古四世。

反思
1. 面对希腊文化和政权的冲击,有些犹太领袖(包括祭司)向其靠拢,目的是亲近希腊王朝,获取利益;另一些犹太人则坚守传统。设想你是当代的犹太人,你会怎样面对希腊化的冲击?
2. 在你所处的信仰群体里,有没有面对文化冲击?如有,如何面对?(例如有外地人来到你的教会,你们怎样和他相处呢?)